为什么说相机的终点是旁轴?

SmileyMaggie

这话应该是某些商家吹嘘而得出的结论,有些耍流氓。

所谓旁轴相机,其光路与取景器是相互独立。

而普通的单反光路的光线通过五棱镜传入取景器,为同一条光路。

要说旁轴的优势,那便是没有五棱镜相机更加轻便且光路与取景器相互独立会有视觉差。但在数码微单高速发展的现在,这种轻便已经被消除。在单反为主流的现在我宁愿相信相机的终点是手机也不愿相信相机的终点是旁轴。


涉影新视界



虽然现在不再使用旁轴相机进行拍摄了。但是我始终有一颗旁轴的心。我非常赞同:相机的终点是旁轴!这句话绝对正确。







20多年前,从EOS开始专用徕卡M6。那个时候遇到一位我很尊重的老师。他很年轻的时候就是徕卡II的玩家,而和他同时代的朋友大部分都是禄来福来的玩家。


老师和我说,他一直不太喜欢禄来福来。因为,禄来福来是“窥视”的。从四周黑暗的取景器里看出去,不是在从一根管道中窥视吗?(单反、微单都是如此)


而旁轴机的缺点就是你什么都看得见,但是就是看不见景深效果,看不到你拍到的照片是什么样子的。


所以,用旁轴机的人就必须先思考再拍摄。我曾经写过一段关于变焦镜头用法的文章。其实就是老师传授给我的。


从此以后开始了多年的练习。


虽然,我现在不再使用旁轴相机了,可是我心中一直保持了一部旁轴相机。



请恕我直言。50mm镜头是所有镜头焦距中最难以掌握的一种。布勒松能用50mm镜头拍出的决定性瞬间,绝大多数人未必拍的出,哪怕是非常资深的老法师。

而接着这个话题,我今天想真正想讲的是:99%的人都用错了变焦镜头。

亨利.卡地亚.布勒松 以最擅长使用50mm镜头而著称

布勒松的绝大多数作品由50mm镜头拍摄

虽然很多大师都喜欢用50mm镜头。但是这个绝对不代表普通人可以用好50mm镜头。在摄影教学中,我一直是反对使用50mm镜头的。哪怕是已经很资深的摄影人都不一定能用好50mm。我的一位老师就坦言,他也只擅长35mm。布勒松的50mm,他学不会。

35mm-50mm-75mm 这三个焦距是我们最常用的,但是又是最难用的。(上图这个18-55mm的变焦镜头,等效了24-85mm,几乎涵盖了35mm-50mm-75mm 这三个定焦镜头的焦距)。作为业余级最常见的变焦镜头几乎都覆盖了35mm-50mm-75mm 这三个焦距。但是要想用这样的镜头拍摄出非常靓丽出彩的照片却非常困难。您遇到过这种情况吗?

说说35mm的难度: 拍风景,视角不够开阔;凑近了拍人像,透视差异带来脸部变形,鼻子大,耳朵小。

说说75mm的难度:作为长焦,焦距不要够长;压缩背景和虚化背景的效果不明显,主题不够突出

最后说说50mm的难度:介于35mm和75mm之间,就是50mm最尴尬的处境,近不可攻,退不可守;拍风景,视角明显太小,拍人物,焦距明显太短。

所以50mm又是这3个焦距中最难使用的。我着实搞不懂为什么网上那么多人推崇50mm。

所以,我很直白的说:建议大家从变焦镜头开始用起。35-70mm、24-70mm、24-85mm、24-105mm这些都是训练的最好工具。

我看到绝大部分入门人士,也有非常多的资深人士,在用变焦镜头的时候,都会旋转变焦环来构图。俗称:“拉风箱”。就是站在一个机位不动,靠变焦转动来改编构图。

但是,变焦镜头的用法,绝对不是“拉风箱”。

如果您想进阶,那么正确的用法是:

事先想好一个焦距,先旋转变焦环,确定好焦距。然后去构图。构图过程中,依靠前后移动脚步来构图。

如果您发现构图很难看,没关系,再思考一下,重信确定一个焦距,再移动构图。

说白了,就是将变焦镜头作为几个不同的定焦镜头来使用、来训练。

这样一段时间下来,您对焦距、透视的概念就进一步提升了。渐渐的,您会发现自己不再需要移动脚步了。恭喜您,此时您已经从摄影杂工有资格晋级为摄影助理了。我冒昧地将这种状态称为:有了镜头感!

如果您有兴趣,跟着我们学。请来《91拍照》网看看我们的系列教程。




91拍照聊相机

我从来没有听说过这种结论!

旁轴相机最大的优点是取景明亮,不受镜头焦距和光圈大小的影响。


旁轴相机全称是旁轴取景式照相机,原理是取景光轴与相机镜头的光轴各自独立平行设计,取景器位于镜头旁边,所以取名“旁轴相机”。在照相机的整个发展历史上,旁轴相机是发展最多的一种类型,在结构上也是各不相同,但都是通称旁轴相机。徕卡是旁轴相机的代表品牌,至今依旧不放弃这种旁轴情怀!曾经的双反镜头相机也属于旁轴结构相机,代表是大名鼎鼎的禄莱双反,国产的海鸥等等。旁轴相机是照相机发展历史过程中的重要阶段和组成。

单反结构的照相机经历了腰平取景形式到五棱镜的发明之后,简短捷说,时间来到上世纪四十年代。

1949年,当时的东德蔡司公司生产了第一台固定五棱镜平视取景单反相机康泰时 S(Contax S),它的出现正式确定了135单反相机的典型结构:镜头、反光镜、五棱镜、平视、通过镜头取景。至此,单反相机的标准结构已经正式确立了,今天我们知道的各个档次的主流数码单反照相机依然保持着这个基本的结构。从目前来看,这样的主流还将继续发展下去,因为它的结构最专业,最科学,最得到主流摄影师和广大摄影爱好者的追捧!



虽然单电,微单相机跻身专业摄影器材行列,但是在短时间内撼动单反的机会还不可见!总而言之,旁轴相机取代其他结构形式相机的可能性几乎没有!所以说旁轴是相机发展的终极目标简直是无法理解的理论!


呐喊55118286658

摄影穷三代,单反毁一生。这一句已经够夸张了,怎么又来个相机终点🏁是旁轴呢?真的穷到卖尽设备,只留旁轴来满足摄影欲望了?

摄影器材各有利弊,所拍效果也截然不同。同设备不同人拍来还不一个风格呢!拿器材说终点,无稽之谈😂😂😂


晨风微视觉

我认为到此时为止,还没有出现一种摄影技术能超越单反系统。

有人说微单能代替单反!但是还需要客服一些技术障碍,比如说液晶取景的强光下看不清的问题,对焦精度和速度的问题!电池续航能力,把握手感等等。

有人说智能手机取代单反!我不信,光是光学变焦和半画幅,手机就实现不了!随便拍拍可以,玩技术,太嫩了点!

不过智能手机在快速占据拍照市场,留给相机的份额越来越小这是现实!

但最具技术含量,最漂亮的照片还是单反拍出来的!这个一时半时改变不了!

将来也不一定能改变。


烛光一点

这个问题我个人觉得是个伪命题,相机从诞生到普及,经历了几个阶段,旁轴只不过是发展过程中的“一站”而已,随着技术的进步,更便捷的拍照方式的相机取代旁轴相机是必然的结果。

至于有些人还沉迷旁轴,有很大的个人习惯、喜好在里面,就像有的人还喜欢大画幅胶片,有的人还喜欢拍立得一样,只要你喜欢大可以坚持自己的设备一直拍下去,在这一点上,根本不存在什么终点。

如果说拍照设备的终点,现在无反微单大有取代传统单反的趋势,这就是科技的进步,随着科学的发展,那么今后出现机身和镜头都有纽扣般大小、随手携带、亿万像素、超高K摄像等等夸张功能的拍照设备,也不是不可能,到那时候,大多数人还是不会选择笨重的单反甚至旁轴相机的。

说到底,这还是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就好比现在自动挡无级变速汽车已经很普及了,但就人就喜欢开手动挡车子,就说手动挡比自动挡好开一样。


装个涡轮出气

取景器的作用,就是取景,构图,观察对焦,观察景深,微单还可以观察曝光和白平衡效果。旁轴取景器后面三项无能为力了,至于取景构图最核心这项,由于取景器光路与镜头光路分别是两个系统,尽管有校准,误差也相当的大,被摄体离相机越近误差越大。如果你想微距摄影,拍摄小昆虫,旁轴相机就相当困难了,甚至取景器里已经看不到被摄体了,单反,微单却得心应手,所以相机的终点是旁轴,我不敢相信。


诚信168272021

现在的富士的旁轴已经不是原来的旁轴,只是个旁轴的外形,真正的旁轴在徕卡那里。富士的旁轴本质上是微单相机。旁轴相机由于取景器观看与实际照片效果有出入,不能所见即所得,对新手不太友好。


我是一瓶番茄酱

旁轴虽早,但本身结构决定它并不适合工作。更适合娱乐和玩耍,也就是艺术家口中的创作。之所以会是终点,可能是因为工作机多了,自动的用多了,玩玩手动,毕竟每个摄影师都有一个视摄影为艺术的心吧,享受控制和操纵机器的一种感觉而已。快餐再好,自己做饭的过程也是个享受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