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煎餃和中國鍋貼有何不同?這樣吃才叫日式正宗,你試過嗎?

中國料理中的“餃子”是在小麥粉里加入水擀成薄薄的皮,把各種蔬菜切成碎末(白菜、捲心菜、韭菜、大蒜等)和豬肉等食材包在裡面而成的一道很有代表性的食物。關於做法有很多種,根據水煮、煎、蒸、炸等做法可以稱為“煮餃子”、“煎餃子”、“蒸餃子”、“炸餃子”。在中國本地的話“煮餃子”是最主要的吃法,而在日本,把餃子煎到滋滋流油,皮到焦黃的“煎餃子”是最受歡迎的。

日本煎餃和中國鍋貼有何不同?這樣吃才叫日式正宗,你試過嗎?

日本的煎餃子是在普通家庭都可以做出來的一道很流行的料理。在超市有各種餃子皮,每個家庭可以根據不同的喜好來配餃子餡兒以及做法。所謂的“媽媽的味道”是指媽媽給孩子做的家庭料理。現在的年輕人中,咖喱飯和炸雞塊以及“餃子”被並列稱為媽媽的味道的代表。在外面吃餃子的話,不止是中華料理店,在拉麵店的菜單裡,餃子經常會和拉麵一起作為套餐提供,也是很常見的事情。

日本煎餃和中國鍋貼有何不同?這樣吃才叫日式正宗,你試過嗎?

餃子盛在長碟子裡的同時,還會有小碟子被一起端到飯桌上。裡面有醋、醬油、辣椒油等調味料調和而成的蘸料,可以用餃子蘸著吃。很多店的餃子本身是沒有什麼味道的,所以根據自己口味和蘸料一起會更好吃。蘸料的搭配一般是醋和醬油以一比一的比例調和。紅紅的辣油要小心放,不然不能吃辣的話會辣到舌頭噢。最初的話從兩三滴開始嘗試比較好。好啦,調好蘸料,就可以開始品嚐餃子吧!

日本煎餃和中國鍋貼有何不同?這樣吃才叫日式正宗,你試過嗎?

那是餃子美味吃法的建議之一。餃子一般有“一人份”“兩人份”之分,一人提供幾個作為單位,用長碟子盛著端上桌。每家店的餃子大小以及一人份有幾個餃子都不同,所以在點菜的時候問一下服務員比較好。另外,一碟餃子的價格從180日元到700日元不等,一定要確認一下價格再決定要幾碟。

日本煎餃和中國鍋貼有何不同?這樣吃才叫日式正宗,你試過嗎?

很早以前,放入了大蒜和韭菜的餃子因為和啤酒一起食用,會讓人有消除疲憊感而充滿精力的感覺,因此深受男性歡迎。但是吃完口中會留有味道,所以很多店家用蔬菜代替了大蒜和韭菜,做出來的餃子更加健康,也受到更多女性的喜愛。小小的外形容易入口也更為大家接受,和朋友們一起食用時也變的更加優雅。

日本煎餃和中國鍋貼有何不同?這樣吃才叫日式正宗,你試過嗎?

那焦黃焦黃的餃子皮也是很好吃的。煎得恰到好處的焦皮配上蘸料的話,失去那原始的脆脆的口感會很可惜的……所以試著用沒有煎到的那面軟軟的餃子皮蘸著調料一起吃吧。還有,如果用筷子從中間弄開的話,要小心餃子餡兒的肉汁會溢出來噢。因為剛煎出來的話,餃子餡兒會比較燙,朝著它吹兩口氣,待微涼的時候,一口吃掉才會充分感受到那脆脆香香的口感。

日本煎餃和中國鍋貼有何不同?這樣吃才叫日式正宗,你試過嗎?

不只是煎餃子,軟軟爽滑口感的水煮餃子,皮炸得吱吱冒油酥脆口感的炸餃子等等,各種各樣的做法都有。如果你會做飯的話,不妨試試餃子的各種做法,說不定會品嚐到之前沒吃過的味道,發現餃子吃法的新世界。

還有更多美食等你呢~

金黃酥脆的肉餅,自己做真不難,不僅吃的健康,而且有家的味道!

外形酷似饅頭,其實是個麵包,外殼酥脆,內有嚼勁,適合在家做!

海島大叔在家做的章魚燒,金黃酥脆,配著木魚花,真的超級滿足!

端午節就包粽香排骨,香酥Q彈,帶著粽葉香氣,清爽不油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