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連線提醒|手上的倒刺別亂撕!小心感染

隨著北風呼嘯~~~在這個大家都被凍的“宛如一位帕金森患者”的季節,伴隨著乾燥的氣候,一件讓強迫症患者興奮到蠢蠢欲動的事產生了......

嘿嘿,那就是——撕倒刺!

健康連線提醒|手上的倒刺別亂撕!小心感染

前不久,有位姓李的女士,因為撕倒刺引發感染,幸虧及時就診,感染沒有危及到手指骨骼、肌腱。要任其發展擴散的話,李女士的手指可能都要截肢了。

不少人認為長倒刺是缺乏維生素才有的,那你就錯了。維生素表示:這個鍋,它們不背

告訴大家:長倒刺確實很常見,但絕大多數都和缺乏維生素無關,而是由於物理摩擦或洗手過多所致。

“倒刺”是一種比較形象的說法,實際上是指手指甲周圍皮膚的角質層,失水較多形成的而出現的皮膚乾燥和剝離現象,醫學上有個學名叫“甲緣逆剝”。

我們指甲甲周皮膚與手部其他部位的皮膚結構不同,在指甲覆蓋甲板近端1/4的稱為近端甲褶,甲板近端附近的皮膚稱作甲褶,這部分皮膚缺乏毛囊,皮脂分泌極少。

冬季皮膚乾燥,很多人經常接觸洗手液、沐浴乳、洗潔精等,這些洗滌清潔物品中含有一些鹼性物質,破壞了這層皮脂膜,加劇了皮膚乾燥,從而導致倒刺的產生。

一旦手指長了倒刺,不要一味地想要撕下乾燥的表皮,當心一發不可收拾,“倒刺”只是皮膚淺表層的損傷,本不足為患,但隨意撕掉它,往往造成倒刺的進一步撕裂,其結果是越撕越大,越撕越深,進而引發皮膚炎症。

那有倒刺了,這時候應該怎麼辦呢?

最好的方法就是:將雙手放置於溫水中5-10分鐘,將倒刺泡軟一點,然後利用專業的去死皮刀一點一點沿著皮膚剔除。

沒有去死皮刀的也可以用指甲刀代替。注意,用鋒利且清潔的指甲剪整齊地剪掉倒刺,要小心點貼著皮膚剪,不要留有殘餘。

如何避免手指長倒刺呢?

首先,做好手部保養措施是很有必要的。

其次,每天適量增加身體的水分攝入,可在膳食中補充,也可直接飲用。

例如,每天多吃些新鮮水果和蔬菜。

然後就是勤勞的你們做家務時要戴上防護手套,雙手不要直接接觸各類洗滌劑、肥皂等,減少皮膚保護層油脂的流失。

最後,在洗完手後可以塗上護手霜,要時時刻刻呵護你的小手,免受乾燥的侵襲,這樣讓倒刺無從下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