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手失手(民間故事)

二黑是個賊,這天他開車在街上閒逛,有輛高檔轎車突然變道超車到了他前面,幸虧二黑剎車及時,才沒造成交通事故。二黑惱火地鳴笛抗議,讓他沒想到的是,高檔車上的中年人不但下車和他對罵,還十分囂張地衝到他面前搧了他兩耳光。

二黑深諳好漢不吃眼前虧的道理,忙換了副笑臉對中年人說:“大哥,我錯了,你就饒了小弟吧。”

瞅著中年人得意洋洋地跳上車絕塵而去,二黑捂著還在火辣辣發疼的臉突然笑了,他決定用他的開鎖絕技狠狠地報復中年人。

原來,二黑爸是個有名的鎖匠,他小小年紀就耳濡目染學了不少本事。成年後,二黑不但好吃懶做還好賭,沒錢他就去偷。最讓二黑引以為榮的是,6年時間作案35次,他居然一次也沒被捉住。

二黑從不輕易下手,他總是先摸透了目標的所有情況,然後制定出最佳方案才行動。經過一段日子的跟蹤調查,二黑打聽到中年人名叫胡大發,是個開工廠的老闆.胡大發很有錢,一家三口住在郊區獨門獨院的三層大別墅裡。

經過進一步瞭解,二黑才知道胡大發開的竟是防盜門廠,且那棟別墅的防盜系統是胡大發親自設計的。得知這一情況,二黑猶豫了,經過反覆斟酌,實在咽不下那口惡氣的他還是下定決心要冒一次險。

主意打定,二黑開始踩點,通過細緻觀察,他不得不承認胡大發的確很專業,所有門窗設計得都很堅固嚴實,不要說一般小偷進不去,就連蒼蠅蚊子也輕易飛不進。不過讓二黑驚喜的是,也許是胡大發太自信了,他竟然沒裝監控。

於是,二黑先把自己關在家裡五天特製了一套開鎖工具,然後他就耐心地等待著機會的出現。

半個月後的一天,胡大發開車帶著妻兒去外地遊玩。二黑抓住這一難得的機會,當天夜裡1點多開始行動。靠著嫻熟的開鎖技術,很快他就打開了院門的鎖,接下來又順利進入屋中。搜遍了三層樓所有房間,二黑沒發現太值錢的東西。二黑認為,以胡大發的實力,家中必定藏有保險櫃。憑經驗,他判斷胡大發很可能把保險櫃藏在地下室,於是他下到了地下室。

下了最後一階臺階,一條走廊映入二黑眼簾,走廊一側牆上裝著個防盜門。二黑花了一個多小時,差不多把工具包裡的工具都用上了,終於打開了鎖。當他興奮地拉開門的那一刻卻傻眼了,面對他的竟是一面堅硬似鐵的水泥牆壁。二黑一怔才反應過來,他上了胡大發的當,他打開的是一個鑲嵌在牆裡的假門。

領教了胡大發的厲害後,二黑休息了一會兒開始找門。他站在原地觀察牆壁半天,終於看出門道,牆壁上貼著一張巨幅風景畫。他走過去把畫上的幾個圖釘拔掉,一個防盜門就現出了真容。二黑也顧不得疲累,拿起工具一鼓作氣,僅僅用了二十多分鐘就拆下了門鎖。

二黑拉開門不禁又傻眼了,又一扇門出現在他眼前。二黑盯著第二道門研究了半天門鎖,突然他一拍腦袋笑出了聲,其實第二道門安的只是很普通的門鎖。二黑輕輕扭了下旋鈕,一推,門就開了。

進門後,二黑感覺自己不是進了地下室,而是進了一個小型野生動物園。地下室裡到處都是籠子,籠子裡關著果子狸、穿山甲、蛇等各種動物。二黑掃視了一遍地下室,在地下室南邊的牆角發現了一個保險櫃。

二黑沒費太大力氣,就用自制的萬能鑰匙打開了保險櫃。保險櫃裡共有二十多萬現金。二黑把錢裝在一個提前備好的黑塑料袋裡後,就志得意滿地朝門口走去。

二黑來到門口一拉門卻發現門被反鎖了,一絲不祥的預感湧上他的心頭,他仔細一瞅,門上除了有個指紋輸入裝置,根本沒有鑰匙插孔,二黑頓時驚出了一身冷汗。怔了片刻,他只好死馬當活馬醫,用所有工具試了一遍。然而讓他失望的是,鎖不僅沒開,有件工具還因用力過猛斷了。

二黑徹底絕望了,直到此時,他才不得不承認他敗在了防盜高手胡大發手裡。二黑倒不擔心胡大發報警,他雖沒什麼文化,也懂得販賣野生動物是犯法的。思來想去,他認為結果無外乎兩種:胡大發狠揍他一頓放了他;胡大發和他私了,詐他一大筆錢再放他走。

為了避免第一種情況出現,二黑打算一見到胡大發就主動選擇破財免“揍”。接下來,二黑還站在胡大發的角度考慮了一下,私了後胡大發也不怕他出去後會亂說甚至報警,他也有把柄在胡大發手中。

想清楚這一點,二黑反倒不那麼怕了。忙了大半夜,二黑也很累了,居然靠著門睡著了。

二黑睡得正香,讓他做夢也想不到的事發生了,有條裝在塑料袋裡的蛇,因塑料袋口沒紮緊竟掙扎著逃了出來。那條蛇爬到二黑身邊,對準二黑的左腳就是一口。二黑疼得怪叫一聲醒了過來,當他看清那條蛇後,打了個激靈,一瘸一拐地跑到保險櫃跟前,坐到保險櫃上。當他把雙腳也放到櫃上後,轉過頭看了蛇一眼,這才發現蛇並沒有追來。

原來,他收購販賣野生動物已有兩年多了,因他只和信得過的熟人打交道,所以非法生意一直做得順風順水,從未失過手。根據胡大發提供的線索,警方順藤摸瓜,不僅摧毀了一個盜獵珍貴野生動物的團伙,還把十多家暗中經營野生動物的餐館老闆繩之以法。

幾個月後,被判刑入監的二黑悔恨交加,他爸曾告誡他,就算技術再好,也千萬不能做壞事,否則害人害己,終會後悔莫及。和二黑一樣,在另一處坐牢的胡大發也天天在後悔,他後悔他太貪也太自信了,不得不服那句老話:“天網恢恢,疏而不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