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你眼中,上海人到底是什么样子的人?

白水坝总瓢把子


这个标题还是那么地吸引我。

作为一个观察中国社会的外国人,我始终认为,考虑到中国的地大人多,以及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等多样性,外人绝不能以一个角度和标准来分析和讨论“一个中国”。

我大约7年前在日本出版过一本书叫《脱・中国论》(日经BP社),想表达的意思不是像一些日本人想象中的“日本要脱离中国(市场)”,而是“日本人了解中国社会、民族、市场等时候不应该从‘中国’、‘中国人’等单一的角度和标准去分析和讨论,而应该把中国天生或后生的多样性和多元性考虑进去”。

站在这样一个本人始终贯彻的立场,去关注和剖析“上海人”到底是什么样的人,还是很有吸引力和感召力的命题和过程。不过,每当听到一些中国人主张说“我们江苏人XX!”;“你们北京人YY!”;“他们东北人ZZ!“等说法,我也难免产生反感和怀疑,因为,上海人、北京人、东北人当中或里面也有各种各样的人,断章取义、以点概面、以面盖点是我们观察一个事物、人物、世界等时候最不应该犯的错误。

以上作为我的基本立场和观点,下面,我想表达纯属于我个人的,本着本人相当有限的接触和观察的,对于上海人的看法。

一,务实。

上海人做事很务实,不会轻易地出卖自己的利益,但在大的局面和权益关系当中,该妥协的会妥协,而不停留或执着于不值钱的面子上。他们不轻易膨胀和牛B,该收敛的时候会收敛,甚至愿意隐藏自己的实力和真面目。韬光养晦,有所作为。他们也不轻易冒险,说不好听,胆子不大,说好听,他们是明白人,明白自己的长处和局限。

二,精明。

这一点应该说与务实形成一张硬币的双面吧。上海人,尤其生意人总体来说能够以清晰的头脑和理性的判断做出最佳的选择,还识大局。曾经有一个日本在上海的企业家跟我说过的一句话留下了深刻印象:”我宁愿在上海做生意,被上海人欺骗“。

三,”排外”。

这样说,肯定有很多人一定指出质疑,作为对外开放的先锋,上海和上海人怎么可能是排外的呢。上海这个城市当然不排外,它在一些中国人看来甚至是崇洋媚外吧。它确实是依靠对外开放与接触发展到今天,上海人也很明白开放对它来说的意味和重要。我作为一个外国人,工作也好,生活也罢,令人最舒服的也是上海。我想说的是,上海人对于中国国内上海以外的外地人还是有一些文化意义上的排斥,他们甚至看不起外地人,尤其是北方人。

四,文明。

纵观全中国,上海这个地方,以及在那里生活的人还是最文明的一群人,由在那里劳动生活的人们形成的城市秩序和文明程度在中国还是数一数二的。那里的人还是讲究公共精神和公民意识,愿意为公共秩序而牺牲个人小小的利益和面子。我相信,为什么众多的外国人,包括(或尤其)日本人愿意在上海谋生发展的根本理由也在这里。


加藤嘉一


上海人给我的感觉,可以用七个词来形容:讲究、自我和小资情调、精明、门当户对观念强、契约意识、自傲、怀旧。



一、讲究

我认识的上海人,吃穿用度和仪态一般都有个讲究。拿吃饭来说,夹菜不爱夹不在自己面前的菜,吃鱼不翻身,如果家里有人感冒还会添上一小碗汤,还会给他设置公筷。穿的呢,有几个特点:1、穿舒服的衣服;2、穿干净的衣服;3、很少有穿一身黑的。总之简单大方就好,没有特别注重的,对面料会看重一些。用的,对于自己喜欢的地方和品牌会记得特别清楚,并且会持续使用。

二、自我和小资情调

把这两个特点合在一起说,其实有好的意思和坏的意思。小资代表着某种品味和对幸福感的追究,这点是上海人独特具备的。但如果男人自我感和小资情调加在一起,男从就会显得婆婆妈妈的。女人还好,一般会显得很优雅。也是很多人不愿意嫁上海老公的原因,其实上海男人比较体帖,很多都是模范丈夫。



三、精明

上海人的精明,该得到的,他们一分也不让。这使得上海人常常为一点点小利而斤斤计较。在生意场上,上海商人都是行家里手,既识货又明理,又敢于和善于据理力争。上海人的钱不好挣。精明已经成为上海商人人格的组成部分。上海商人的精明可以说是骨子里的。

上海在长期的工商业历史的影响下,实惠哲学成为上海人根深蒂固的观念。追求实惠的上海人总是会在各种复杂的情况下,迅速找到自己的最大利益所在。在商业活动中,上海人较北方人较少地考虑面子、名声等非经济因素,而是明确地将经济利益放在第一位。

四、门当户观观念强

上海人在在人际交往上,特别是私交比较注重门当户对(物质和精神上的都包括),你也可以理解为理智,或者“不那么性情”,在这里,你可以找到精神上的知音,却别指望两肋插刀的哥们。所以上海出了不少银行家、商人和学者,却难出诗人和武将。



五、契约意识

因为自我优越感强,并且自我约束能力强,所以上海人的契约意识和法制观念强,追求合理化、追求平等与规范是上海人的固有观念。如果遇到什么新情况,上海人的倾向是立即制定管理办法,而市民也基本服从管理。在商业合作上,即使再精明,不重视商业规则的也不是很多。

六、自傲

上海人的自傲自负是众人皆知的。上海人的自负感,源自上海在中国首屈一指的地位,在计划经济的年代里,上海对全国工业贡献最大,上海人也以此为傲。在良好的自我感觉之中,上海人看不起外地人。上海人对外地人有一个特别的称呼:乡下人。在他们眼中,只有上海人是城市人,因此在上海,能操一口流利的上海话就像获得当年租界的领事豁免权,又像今天推行的银行金卡,将会获得众多优惠。这使得上海人以自己的身份为荣,不愿离开上海,人称的“恋沪癖”成为上海人的一种文化心理特征。

七、怀旧

上海人骨子里有传统,谨慎有余,但创新精神不那么强。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不当勿怪!


美人丰盛


上海人从来不会看不起外地人 是看不起不守规则的人 也许是外地人也许是上海本地人 有时候会脱口而出乡下人 上海人是中国最接近西方思维的城市 最讲究契约精神 只要守规则 最后往往皆大欢喜 而且上海人是不喜欢与人过分亲密的 距离感是上海人的另一个特点 第三个特点是敬佩优秀者 无论你来自何方 足够优秀 与上海人是很容易相处 被上海人接纳的 第四无论男女上海人比较追求生活品质 即使生活不是很宽裕 也会穿的干干净净 出外旅游 丰俭由人 第五上海人做事认真 五六十年代上海工人是全中国最好的工人 这种工匠精神也传代了 当然上海也有不足 大气不够 精致有余 但依然抹杀不了 上海 上海人是中国最发达繁荣富裕的城市 也吸引着众多优秀的外地人前来


行走的温泉蛋


05年第一次去上海,那时候还没有上海中心,只有金茂大厦。和电视上看到的不一样,只有在在眼前,你才能体会到它的高大。看过一段资料------140米以上的高楼,上海世界第一多。结对是中国的骄傲。

关于上海人,大家不要有偏见。就像潘石屹说的“人与人之间的差别,永远大过地区和地区之间的差别”有特别有好的上海人,愿意帮助别人,非常有礼貌,从内心尊敬他们。也有看不起外地人的,应该是自己也混的不怎么样,请大家原谅他们。也有根本就不是上海人的假上海人冒充上海人,歧视外地人。我生活一段时间后来知道,他们一般是安徽,苏北的农民。我不歧视他们,但也不要败坏上海人的名声。

我,一个北方人,还是非常喜欢上海的,文化丰富,信息流畅,南京路上外国人占了一半。交通发达,警察也非常负责,全国来说能排第三,北京,广州更好。

就是有很多台湾人很讨厌,假装自己很文明,整天要求这,要求那。我想对台湾人说一句没人请你们,实在无法容忍可以走,绝不会留你吃晚饭。台湾人在上海据说有一百万反正整天都能碰到。

上海人其实非常包容,南来的,北往的都有在上海发了财的,这足以说明上海人比一些小地方包容,也许上海有歧视你的,但一般不会有欺负你的。你就像在自己的家乡一样发展,总之非常喜欢上海,老欢喜喽。


手机用户67182104039


真正的上海人,应该是清未民初到上海的那代人的后代,这些后代人基本上居住生活在上海的郊区。还有一部分是1843年上海开埠前后,居住在原上海县,即上海原南市区的上海最早的土著居民。这些早期的移民,才是上海的真正土著居民。上海解放前后由苏、浙等地到上海的人,基本上是来做生意人,严格意义上还不能算是真正上海人。那些早期来上海的上海土著居民,为人



诚实,厚道,勤奋,耐劳,好客,这些土著人没有那些自以为上海人的精明,自私,小气,抠门,所以,造成好多人对真正上海人的误解。


徐国良律师


上海人给我的感觉是精明强干,比较务实。可能是地理区位优势加上得天独厚的经济条件,上海一直被称为东方巴黎,魔都。所以上海人的眼光都比较超前,思想前卫,思维方式也要比一般人高出一等。中西文化的融合造就了独特的海派文化。这种文化塑造了上海人精明干练的品质。但是上海人也比较排外,在他们眼中,只有上海本地人才算是城市人,对于所有来上海的外地人都觉得是乡下人。在骨子里给人一种居高临下的距离感。没办法,人家有骄傲的资本。精明的上海人也欣赏外来人,那就是你要非常的务实,不在他们面前玩虚的,除非你的那点小聪明小伎俩可以玩得非常高明让他们佩服。如果你以实在厚道务实来赢得他们的欣赏与尊重,你还是可以融入这座城市里的。



王秋禾


上海人…精明能干、男人疼老婆、家务事一把手…女人操持家务一把好手精打细算,会打扮、个个觉得自己就是小公主、走出来有模有样…上海人看不起外地人,除上海以外的来上海都说、上来、去上海以外的地方都说、下去…

小时候因为伯父家在上海、全家每年都要去上海小住几天、所以多少晓得一些……

曾经有一年住虹桥机场的一个宾馆,那时候浦东机场还没有呢,在前台要交一千元定金、明明给了一千、那个女服务员竟然用上海话对另一个女服务员说、算伊900吧,她以为我听不懂上海话呢,她不知道本人地地道道的苏州人、怎会听不懂上海话?不要说你上海话了、本人还会说五个地方话、会三国外语呢…我说你再点一下、应该是一千吧。她重新点了的确是一千。

打这以后,上海人在本人眼里多多少少打了折扣…那个宾馆进门处、墙上还挂有模范单位好几个金牌,不知怎么评审的?


小小绿叶开满园


贴一篇我自己的随笔吧


首先说明,我对上海人没有偏见,我最铁的哥们是上海人,曾经共事过的同事也有很多是上海人,交往很融洽,我自己是武汉人。


上海人是永远也不会这么想问题的。


上海人一定就富裕吗?


我不知道,但我知道上海一定很富裕,不然也不能叫魔都。


任何一座富丽堂皇的都市,支撑它的,绝对不仅有衣着鲜亮的白领金领,还有更为广大的默默无闻的人,他们注定很难被铭记。


都市的霓虹映照在每个人的脸庞,而能享用它的,注定是少数。


这个魔咒一样适用于上海。


读过不少作家笔下的上海市民生活,可以说,并不如外界想象般那般宽裕,无论是收入,还是居住面积。


曾经听罗胖讲过一个例子,有外地人去上海朋友家做客,住在弄堂里,早上起床多占用了水龙头一会儿,就遭到了诸多白眼。


这个事可以被用来说明上海人斤斤计较小心眼,但上海人有自己的逻辑。水龙头就这么几个,你要用我也要用,那好,大家轮流用,你算好时间我也算好时间,谁也别占谁便宜。


所以,这个故事的表里是完全相反的,表面看,你会觉得上海人爱占便宜,但恰恰相反,他们计较的原因是为了不让自己被占便宜也不占你便宜。


当然啦,有便宜不占那啥啥啥是通行全国的古训,这个板子你打谁都行,只不过打上海人似乎总能被赋予额外的意义。


北京人所不能理解的,包括其他地方的人,是上海人那种对于生活的饥馑记忆,他们似乎永远在奔忙永远为了多扒一口饭而神色紧张奔波不停。


“至于嘛,吃不好还吃不孬?”


“至于,侬不晓得,真的至于。”


上海人的生活节奏是分为三段论的,先为生计而奔波,毕竟哪怕是上海本地人,混生活也是不易的,要知道,他们的对手来自全国各地啊。


渐渐的,发现凡事精打细算,开源节流,这就是来钱的基本姿势啊。


如果说北京人做份差事,是为了那种感觉,被需要。那上海人做差事,真的就是把生意经悉数倾尽到这事里去,那是真的做生意。


但无论怎么忙,上海人还是要给自己一方小的天地,音乐也好,咖啡也罢,灯饰也好,花卉也罢,必须给自己留一点小而雅的趣味,忙碌里无法言说的心情,全旖旎在那物品的精与雅里去了。


大葱侃侃侃


上海人?

在上海工作过一段时间,离职后也偶有出差到上海,倒是有几个同学一直在上海打拼。

其实上海人和大多国人一样:

年轻人抱怨老一辈不理解工作的辛苦,公交车上催着让坐也就罢了,晚上还在小区广场吵得不行;

而老一辈也经常语重心长的说着“世风日下,人心不古”。

学生们越来越不服管教,当然他们认为那是体罚;

老师还是喜欢吐槽“你们这一届学生不行啊“。

上班族像工蚁一样忙忙碌碌,背着房子、车子踽踽前行;

老板跟员工们讲市场经济,讲狼性文化,讲理想,就是不讲工资。

活跃在园区的创业者,天天舌灿莲花,把自己比作马云乔布斯,然而要是半个月内拿不到投资就要滚回老家了;

骗到A轮投资的创业者,先给团队每人买辆车,再租一套豪华的办公室,然后接着准备”B轮招骗书“。

......

上海人没有多么脸谱化,你可以在最繁荣的地段数着豪车,也可以在市井看人们嬉笑怒骂;可以在公园看到打太极的老头,也可以在天桥看到乞讨说唱......

总之,你是哪个阶层的人,决定你见到的是哪些人!


谋略无双鬼谷子


我是75年上海兔,幼时经历过喝酱油汤,猪油炒饭的日子,现在房子几套,没有贷款,最大的感触是,我们年轻时买房便宜,努力后守住资金有钱时多买几套房,现在生活会毫无压力,而我们这一代还有很多保守的人,没买房的,现在就更亚历山大,因为已经步入中年,还贷压力更大,而对于现在新上海人,那么大的贷款压力,实在感觉活的很辛苦,希望上海房价回归理性!

对于排外,看不起外地人,真的没有,只要大家讲文明讲礼貌,上海人还是尊重每一个人,不管是哪里人,哪怕是外星人!

上海男人,大多数对老婆都是宠爱有加的,可能是代代相传吧,男人愿意养家,也愿意承担一定的家务的!

80后,90后的上海人,可能比我们70后的思想更开放点,但是,没有吃过苦,还需要时间的磨练才可以成为社会的中流砥柱!

总之,上海人比较务实,不矫情!博爱!比较快速接受先进 ,优秀的思想观点!还有就是,生活节奏太快,上海人去过成都了,才知道原来可以把工作和生活过的这样悠闲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