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典故——三千年前的“一國兩治”

3600多年前,我國發生了一場震古爍今的大事件——武王伐紂,它結束了殷紂王朝的殘暴統治,開啟了西周之治的新紀元。

在伐紂的浴血奮戰中,有三大功臣,他們是國師姜太公,武王的同母兄弟姬旦和異母兄弟姬奭(shi)。

分封勝利果實時,武王把“齊地”封給了姜太公,把岐山以北的地帶封給姬旦,把“薊地”封給姬奭。
歷史典故——三千年前的“一國兩治”

姬奭派了大兒子去管理薊,自己仍留在鎬京輔政。因為他一開始的封地叫“召”,所以後人稱他為召公或召伯。
歷史典故——三千年前的“一國兩治”

西周王朝建立四年後,周武王姬發便去世了,年僅13歲的周成王繼位,確定周公旦和召公奭兩人輔政。當時,天下初定,局勢不穩,加上成王年幼,周公擔心殷商後裔不服叛亂,:就代管政務,主持國事。這引起了包括召公在內不少人的猜忌不滿。

周公仁厚,為表明心跡,專門給召公寫了一封信《君奭》曰:“君奭!弗吊天降喪於殷,殷既墜厥命,我有周既受。我不敢知曰厥基永孚於休。若天棐忱,我亦不敢知曰其終出於不祥嗚呼!君已曰時我,我亦不敢寧於上帝命,弗永遠念天威越我民;罔尤違,惟人。在我後嗣子孫,大弗克恭上下,遏佚前人光在家,不知天命不易,天難諶,乃其墜命,弗克經歷。嗣前人,恭明德,在今予小子旦非克有正,迪惟前人光施於我衝子。”

信的大意是說:天意滅殷,由我大周承受,誰敢保證大周基業萬世永固。我不避嫌疑,主持國務,並無其他想法,主要是害怕天下人背叛周朝。先王辛苦這麼久才打下了如今的天下,如果在我們手中丟掉,怎麼向先王交代啊!武王去世早,成王又小,我這麼做都是為了咱大周朝啊!

於此同時,他還向召公表示,願與他共同輔佐成王。 周公的誠心消除了召公的疑慮,眾人在召公的勸說下,也都一致擁護周公主政 ,史書稱召公的舉動有“安集王室”之功。


歷史典故——三千年前的“一國兩治”

公元前1109年,東都洛邑(今河南洛陽)建成,這時西周就形成了東西兩個政治中心並立的局面。為更加方便地治理國家,周公和召公決定把西周劃分為兩大行政區各自管轄。

分界點幾經協商,最後確定在“陝”,具體位置在那?《水經注》說以陝城或陝陌為界,《括地誌》則說以陝原為界。雖說法不一,但差異不大。

史籍《左傳·隱公五年》記載:“自陝而東者,周公主之;自陝而西者,召公主之”。


分界點確定後,讓人鑿了一根3.5米高的石柱立在陝塬,也就是今天的陝縣張汴塬上。石柱以東區域屬周公管轄,以西則由召公主事,“陝西”也由此得名。 這便是歷史上有名的周召分陝,也稱“分陝之治”,“分陝之重”等。

三千多年前的“一國兩治”,成效是令人滿意的。周公和召公在各自的轄區兢兢業業,勤政愛民,獲得良好口碑,被譽為“皆美政”,為周王朝走向安定繁榮奠定了重要基礎。
歷史典故——三千年前的“一國兩治”

“周召分陝石柱”原立於陝塬(今河南省陝縣張汴塬),後移至陝州北城牆上,唐朝時期有人作銘於上,謂“周召分陝所立界石”。考驗其字,屬於唐朝武則天時期所勒。今名漫漶,字剝蝕脫落不可復識。召公像民國二十一年(公元1932年)3月,“周召分陝石柱”北移至陝州民眾教育館。1957年因三門峽大壩蓄水,陝州城屬淹沒區,移至人民公園。1967年移至市圖書館。1977年移至文化宮。1981年移石於三門峽博物館,當時石柱位於院子正中間,1988年移到車馬塑像展廳門口的水池旁保護收藏。2005年7月20日,採用封閉式保護。據歷史學、考古學、地質學專家考證,“周召分陝石柱”是中國歷史上有文字記載的最早一塊界石。
歷史典故——三千年前的“一國兩治”

陝:古地名,今河南省三門峽市一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