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片要拍的都那麼真實,誰還忍心罵

一部好的電影不僅僅是視覺和聽覺上的享受,更應該給觀眾留下思考的空間,過後再回味起來的時候是有所收穫。

國產片要拍的都那麼真實,誰還忍心罵

《米花之味》就是這樣的電影。影片沒有龐大的演員陣容,但是它卻用真情實感打動了觀眾,導演用當下最熱門的話題再結合自己的思考為我們帶來了一部值得回味的電影。

《米花之味》入圍“威尼斯日”競賽單元,第74屆威尼斯電影節威尼斯日單元特別提及。豆瓣7.5。

國產片要拍的都那麼真實,誰還忍心罵

影片主要從關注留守兒童入手,現實的反映了當下社會話題中最為敏感的部分。

偏遠山區的家長多數都選擇外出打工,而作為留在家的留守兒童來說,又該如何面對自己與父母的關係?

物質生活的改變卻帶走了最寶貴的親情,作為家長該如何挽回。

同時,影片也從人與自然和民族文化方面下手,向觀眾展示了多層次多角度的觀影感受。

國產片要拍的都那麼真實,誰還忍心罵

影片的取景地為雲南,本身雲南就是一個充滿神秘色彩的地方,不管是風景還是當地的民族服裝,總是五顏六色,流光溢彩。

所以影片為暖色調,特別是路邊的莊稼和泛黃的土地,在影片中也數次出現。

國產片要拍的都那麼真實,誰還忍心罵

影片中大量運用大遠景、遠景來表現整個環境,正如雲南的美麗一般,導演運用鏡頭語言將其盡收眼底。

樸實的臺詞和當地方言也有其代入感,片中母親和女兒的溝通並不多,甚至有時候是用沉默帶過,但是這種沉寂並不會讓影片尷尬,這是一種代入感,有時候一句話不說比千言萬語來的更有爆發力。

國產片要拍的都那麼真實,誰還忍心罵

母親的特寫畫面很多,大多都是無奈、傷心的神情,與女兒相處的不順利,和村子裡的人格格不入,甚至是誤解,但是在溶洞中與女兒翩翩起舞時,母親和女兒的笑容都是發自內心的。

國產片要拍的都那麼真實,誰還忍心罵

片中的音樂總是在恰當的時機烘托了整部影片的氛圍,時而搞笑,時而傷心,沒有過多的音樂鋪墊,卻在恰當的時機帶動了氣氛。

該片把女主人公定為一個在外打工的離異母親,再次回到家鄉後與女兒的相處並不順利,同時,她與整個村子的人都顯得格格不入。

國產片要拍的都那麼真實,誰還忍心罵

導演將視角定在“留守兒童”這一話題上,其次將母親這一角色定為離異的單親媽媽,首先,在話題的敏感度和人物的定位上就已經博得觀眾的眼球。

她的女兒喃杭從小缺失父母的關心,與爺爺相依為命,母親再次回到家中,不是小女孩的撒嬌依賴,而是和母親作對,甚至逃學打架。

國產片要拍的都那麼真實,誰還忍心罵

在我們大多數人的心中,貧困地區的小孩應該是學習成績優異的乖乖孩子,而這部影片不同的是,導演塑造了一個叛逆頑劣的小女孩。

不光是喃杭,就連她身邊的小夥伴都是調皮搗蛋的形象。人民教師一直都是人們心中偉大的形象,他們不單是教書育人,更是人生路上的指路燈。

國產片要拍的都那麼真實,誰還忍心罵

母女二人的相處在一開始並不順利,從小缺乏溝通的母女二人在歲月的流逝中更加疏離,想和女兒親近的母親卻得不到女兒的理解。

其實所有誤會的化解和感情的升溫是在喃杭的朋友喃湘露生病開始有所轉變。而喃湘露的生病也反映了社會的冷漠和人在自然中的渺小。

國產片要拍的都那麼真實,誰還忍心罵

令人印象深刻的有兩個片段,第一個就是在喃湘露生病的時候,村民為她籌集看病的費用,但是在她去世之後,一堆人卻圍坐在一起討論要分攤募捐得到的錢,他們認為自己出了力,這是他們應該得到的。

真是具有諷刺意味!我們不應該對一個人進行道德綁架,但是站在情理的立場上,這種做法確實不人道。

國產片要拍的都那麼真實,誰還忍心罵

第二個就是影片的結尾,母親和女兒在溶洞中翩翩起舞,他們逃離了村莊的人,在溶洞中與大自然融為一體,兩個人的倒影映在溶洞的石壁上,略顯溫馨,但是在大自然的面前我們依舊是渺小的,浩渺宇宙,人在其中也是無能為力。

就像無法改變的人生,喃湘露去世後,喃杭和母親說,她沒有真實感,無法感受到喃湘露已經去世了。

其次在影片中,我們看到了當地人民對於民族文化的繼承,他們信奉石佛,會在節日中敲鑼打鼓。對佛祖無盡的虔誠,這是一種信仰,是誠懇的心態。

國產片要拍的都那麼真實,誰還忍心罵

當明亮、樂觀、俏皮成為觀察中國現實時的一種異類,《米花之味》帶來的感動與驚喜才顯得珍貴。希望更多人珍視這塊米花簡單真摯的味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