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數民族的腦洞:竹片、鐵片的freestyle——口絃琴

昨日,“世界口弦文化藝術展”首展走進武漢,此次展覽由中國民族博物館與湖北省博物館聯合舉辦,展覽展出全球50個國家和地區200餘套口絃琴,均為中國民族博物館精選藏品,除了展示美國、英國、俄羅斯等多個國家的口絃琴,中國少數民族口絃琴也在此中展現。


少數民族的腦洞:竹片、鐵片的freestyle——口絃琴

湖北省博物館“世界口弦文化藝術展”開幕式現場

據湖北省博物館音樂考古研究學者張翔教授介紹,口絃琴在我國發源於東北西南地區的彝族、蒙古族、回族等少數民族,口絃琴的材質經歷了從竹子、骨頭、金屬的演變。本次展覽中,年代最久遠的是西漢時期的金屬口簧,此件藏品是世界上唯一一件金屬打造一體簧結構。

少數民族的腦洞:竹片、鐵片的freestyle——口絃琴

西漢時期口絃琴

昨日開展當天,口弦非遺傳承人彝族的馬國國、回族的安寧歌和蒙古族的文麗女士到現場與市民交流,市民可以現場試聽,還可以嘗試演奏口絃琴。

少數民族的腦洞:竹片、鐵片的freestyle——口絃琴

本次參展的彝族銅製口絃琴

值得一提的是,我們的回族和蒙古族,流行的是手指彈撥的口弦;高山族流行的是抻動的口弦;彝族則兩種口絃樂都流行。

彝族口絃琴

少數民族的腦洞:竹片、鐵片的freestyle——口絃琴

彝族口絃琴

口絃琴亦稱口弦、口簧鐵製撥奏體鳴樂器,彝族口弦據說有九十三調之多,彝族的金屬口弦,用鐵片或銅片製作,呈窄長三角形,中間開出三角形長舌。

由於口絃音色柔美,姑娘們常常用它來向情人表達愛意。在雲南少數民族地區中樹林裡、小河邊或是幽靜的夜晚,總會傳來陣陣悅耳動聽的口絃聲,這可是姑娘們在向心上人傾吐她們心中的愛情~

彝族口絃琴傳說故事

相傳,從前有個老阿媽,生了兩個姑娘,姐妹倆聰明伶俐,勤勞能幹。但不幸的是兩個姑娘都先後病死了。老阿媽日夜思念女兒,非常傷心,就削了一厚一薄的兩塊竹片,在竹片上刻出了舌頭和腦袋。想念女兒時,她便把兩片竹片含在嘴裡,用手指輕輕動“女兒的腦袋”,兩姐妹就唱起歌來,講起話來,安慰她不要難過和悲傷。老阿媽做的這種竹片後來發展成現在吹奏的口弦。

少數民族的腦洞:竹片、鐵片的freestyle——口絃琴

黎族阿媽吹口絃琴

從此,老阿媽便把雲南省紅河州彝族口弦保存在一個十分精巧的小竹筒中,時時揣在懷裡。思念女兒時,就掏出口弦來悠悠彈響,聽女兒唱歌、講話。後來,口弦就成了雲南省紅河州彝家人傳情的樂器。

雲南省紅河州彝族男青年向姑娘求愛,就是用雲南省紅河州彝族口弦傳情達意的。姑娘則用口弦表露內心的心願,不用語言,雙方都能會意。在紅河南岸的彝族村寨,青年們愛口弦像寶貝一樣,雲南省紅河州姑娘們把彝族口弦放在精心製作的口弦筒裡,隨時帶在身上,在田間小憩或勞動回家後,在月光皎潔的夜晚,圍在火塘邊,男女青年成雙成對輪流撥動口弦,傾吐知心的話語……

回族的口絃琴

少數民族的腦洞:竹片、鐵片的freestyle——口絃琴

回族口絃琴

口弦是回族姑娘的一種民間小樂器,又稱“口扣”、“口琴子”或“口銜子”。 回族口弦有兩種類型,一種是鐵製的,一種是竹製的。鐵口弦在當地也有,但竹口弦卻是回族姑娘所獨有的。

竹口弦,顧名思義是用竹子削的,看起來簡單,但做時頗講究工藝。一般好的口弦,都是把竹子選來,切成長三寸左右,可切若干根,放到油鍋裡炸一炸,然後才拿出來用刀精心去削。這樣做出的口弦,從顏色上看,好像塗了一層清漆,鋥亮光滑;從質量上看結實耐用,不宜破裂;從效果上看,音量適中,清脆柔和。

少數民族的腦洞:竹片、鐵片的freestyle——口絃琴

回族小姑娘吹口絃琴

回族姑娘製作的竹口弦,弦身一般都是三寸長,一頭大,一頭小。奏時左手捏住弦尖,將舌簧的一端輕輕含入雙唇間,右手中指和拇指挽住另一端的絲縝子,均勻地扯動,使口弦簧產生顫動,發出一種“咕咕咚,咕咕咚”的具有特殊魅力的聲音。 回族口弦並沒有什麼明顯的音調,主要是姑娘通過口形、氣力、節奏等去表達喜怒哀樂各種複雜的思想感情。

回族姑娘一般都隨身帶著心愛的口弦,寧夏南部山區的回族姑娘還喜歡把口弦當作裝飾品,拴在胸前第二個鈕釦上,她們帶著口弦,一有機會就彈起來。有的獨自坐在家裡解悶、消愁;有的兩人坐在一起抒發感情,互相逗趣;有的三五成群坐在一起相互比賽,彈奏一些回族男女都熟悉的合調,如珍珠倒卷蓮、駱駝鈴、五哥放羊、腳戶歌等等。

過去,回族婦女一方面受到封建禮教的束縛,另一方面還受到宗教的束縛,不許出門,不許唱歌、跳舞,更不能自己出去談情說愛。她們經常被關在家裡,心情壓抑、煩悶,所以就用口弦來解憂消愁。現在,回族人民的日子越過越紅火了,回族姑娘高興了又用口弦彈奏逗趣。有的以彈口弦為號子,來找男朋友約會。現在回族姑娘這種傳遞心聲的行為,已演變成為音樂與舞蹈動作相結合的文藝節目,搬上了文藝舞臺,受到廣大回族人民的喜愛與好評。

回族口絃琴傳說故事

關於“口弦”在回族民間有許多傳說,寧夏六盤山地區有一個故事講道,早先,有一個財主看上了一個非常漂亮的有對象的回族姑娘,要強迫與之結婚,姑娘不從,財主就挖掉了她的雙眼,並使她變成了啞巴。這個姑娘就用竹子做了個口弦,向眾青年和鄉親們控訴財主的罪惡。後來姑娘們為了紀念她,人人都做了個口弦。

蒙古族口絃琴

少數民族的腦洞:竹片、鐵片的freestyle——口絃琴

內蒙古口絃琴

蒙古語稱口絃琴為“特木爾•胡爾”。蒙古人素有彈奏口弦的習俗,尤以婦女為甚。明代以來,口弦在蒙古音樂中的作用更加突出,被納入了宮廷樂隊。

蒙古族的口絃琴多為鐵製(也有用銅製),長約12-15釐米(或六至十公分),由琴庫和琴簧兩部分組成。琴庫通常是將一根長約二十公分的鐵條或銅條打製成形。琴簧是用一根長約八公分,寬端四或五毫米,細端僅為二至三毫米的極細薄的銅片。也有的口絃琴是在一個銅片中間切割出一根細長的琴簧。手持部分為圓環形,聯接兩根“梢形”鐵條,中間夾一條薄鋼片,鋼片一端纏一點棉花或鑲柳木柄,以便於用手來彈撥。

演奏時,演奏者左手握琴庫的根部,將琴簧部分置於口唇之間,右手食指抵住琴庫尾部,同時用大拇指撥動琴簧,簧片震動後發出“嗡嗡”的聲音。聲音靠口腔、唇的開合,呼吸強弱來配合調節音量和音色。隨著演奏者撥動的力度以及氣流大小的不同,使音域、音量發生細微的變化,整個口腔也起到共鳴箱的作用,將“嗡嗡”的聲音轉換成“哇哇”的聲音。

少數民族的腦洞:竹片、鐵片的freestyle——口絃琴

內蒙古口絃琴演奏家塔林圖雅

男人多用食指的第一、二關節中間彈打,力度大,甚至身體也隨節拍擺動,表現出一派男子漢的風度,音色也較為渾厚洪亮。女人則用指尖輕輕彈撥,聲音也較為柔弱。音量很小時,即使在很安靜的場合中演奏,也只能使幾個人聽到。由於口絃琴的音域狹窄,音量微弱,一般只能彈奏極為簡單的樂曲,供演奏者自我欣賞。這種樂器不僅要靠著空氣的振動來發音,同時還須用手指撥動簧片,再用口形的開合動作,並借用口風的作用配合發出樂音。構造分琴鞘與簧片兩部分。琴有大、中、小之分,型號越大、聲音越低、越渾厚。演奏時,用左手拇指、食指、中指持琴柄,並把琴身虛含在口中,然後用右手食指或拇指撥動小柄,用小柄牽動簧片條振動而發音。

蒙古族口絃琴傳說故事

相傳,很早以前的一場瘟疫,使一個村落幾乎所有人都死於這場災難,只有一個女嬰被一位過路老人救了出來。後來,這個女嬰在老者的撫養下長大。當她聽到老人講述這悲慘的往事時,因過度傷心痛哭變成了啞巴。好心的老人特意為她做了一隻口絃琴,使她又有了一副能講話的嗓子。不幸的是,她的口絃琴被一隻獸神偷走,女孩歷盡艱險找到了獸洞裡的口絃琴,可是看守獸洞的石頭老人卻告訴她:“這隻口絃琴已被獸神吹過變成了法物,用它能救活你的雙親,不過,三天以後你自己就會變成石頭!”善良的女孩沒有顧及自己的生命,用那隻口絃琴吹響了生命的音符,救活了父母和鄉親;她自己卻在三天後化成了美麗的石頭人。從此,口絃琴流傳下來了,石頭姑娘的形象也活在了蒙古族人民心中。

各位親故~

是不是對昨天沒去現場觀看感到很遺憾?

沒關係,此次展覽將會一直持續到11月19日

週末湖北省博物館照常開放

歡迎大家前去觀賞哦~

少數民族的腦洞:竹片、鐵片的freestyle——口絃琴

狂奔而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