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小吃——千层百蒸重糕粿

汕尾小吃——千层百蒸重糕粿

在很多人的心里,重糕粿是一种很考究耐心的粿。做重糕粿的人,需在炉灶边站很长的时间,计算着时间,开盖、下浆、盖盖,无数次的反反复复,最后才能成就那一铜盘层层叠叠、层次分明的重糕粿。在海丰,有部分村庄的传统是农历七月十五要蒸重糕粿。七月是夏季水稻收割的季节,新收的稻米,散发着阳光的味道,被磨成粉,调成浆,带着阳光,带着农民对大自然的感恩之心,对祖宗的孝敬之情,在烧得旺旺的灶火中,一层层,摊进铜盘里。

汕尾小吃——千层百蒸重糕粿

要做一盘好吃的重糕粿,先得有好的粘米,好的大米,蒸出来的重糕粿有浓郁的米香。而米浆的浓稠度决定了重糕粿的硬度,喜欢吃软滑一点的,米浆可调得稀一点,喜欢硬一点的,则可以调得稠一些。调米浆时是缓慢往米粉中加水,边加水边揉压米粉,这样调出来的米浆口感比直接加够水的更好。做重糕粿,还可视口味做成甜重糕粿或是咸重糕粿。甜味重糕粿工序比较简单,在调米浆时直接把红糖加进水里去就可以了,最后可以放些芝麻之类,但也可以不放。咸重糕粿一般都要先炒熟配料,配料可随各人喜爱,花生、猪肉、虾等都可以,同样在最后的时候放上去。蒸重糕粿需用稍高点的铜盘,盘底抹点油,锅里水烧开,铜盘隔水架上去,舀入两勺米浆,用勺子把米浆均匀铺在盘底。雪白的米浆,在铜盘上流动,像浓稠的白墨汁勾勒一幅美图,只一会,便凝固了。盖上盖子,大火蒸2分钟左右,再打开盖子,重复之前的动作,直到一层层的米浆把铜盘铺满了。重糕粿一般要蒸十多层,在最后那一层上面撒上配料,盖紧盖子直到米浆蒸熟。

汕尾小吃——千层百蒸重糕粿

同学做的重糕粿

海城的重糕粿,印象最深的莫过于红城电影院门口那个推着车子的流动摊档。那个档主很长一段时间在每天早上的10点左右,会在那里卖重糕粿,他的重糕粿重配料、重调料,香气扑鼻,深受部分吃货的喜爱,经常有人提前守在那里,等待他过来开摊,而不时有晚到的人,失望地听到一声“卖完了”。但是对于他的重糕粿,也有人表示不喜欢,原因是他的米浆太稀,粿太软,完全没有重糕粿那一层层层次分明的粿皮,所谓的好吃,只是依靠配料来吸引人,这对于崇尚传统味道,追寻重糕粿那份原汁原味米粿香的人,是不耻的。

汕尾小吃——千层百蒸重糕粿

看起来非常好吃

传统的的重糕粿必是层层米浆蒸出层次分明的粿皮,形状必得划成棱形小块。若是甜的,可一层层撕下来,薄薄的一层,拿在手上,颤微微地抖动,红糖色的粿皮,在阳光或是灯光下,透着暗亚的光。带着韧劲,却又显得软糯的口感里,有红糖和米香汇合在一起的香甜;而咸重糕粿虽然也是层层分明,但一般不像甜的那样可以一层层撕开,洁白柔滑的重糕粿上铺盖着各种配料,浇入特别制作的蒜香辣汁,细细品味,原味的粿皮有着浓郁的大米清香,各种配料和蒜香辣汁渗入粿中,却又各司其职,保留着各自的独特香味。

汕尾小吃——千层百蒸重糕粿

海城一家摆路边的重糕粿摊味道还可以

市场上已经很难觅到花很多心思蒸出来的好吃的重糕粿了,而家中,如有那么一位贤慧之人,花很长的时间,站在炉灶旁,一遍一遍,重复着一个动作,那是她婉约地把一层层的心思,透过一次次的蒸煮,化成一盘千层百蒸的心思,等待着最爱的人,一层层地解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