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北京女子图鉴》相比,真实的北京女子是什么样的?


朋友时常会跟我说,好些前年,他在夜色中看着北京的万家灯火,心里想,什么时候,能在这个城市里有一间自己的房。

那时,我们都刚来北京不久,我住在宾馆的半地下室里,对一切都充满新鲜感,还没顾上想房子的事儿。十几二十年过去,按户籍算,我早就北京人了。对这个城市,既不算太熟悉,也不算太陌生,可能,我天生就是那种可以四处飘荡的人,家乡呀,故土呀,对我没什么特别强的概念,即便是在国外旅行,也很少有身在异乡的感觉。

漂泊感这个词,其实不在于你有没有房子,有没有归宿,有没有朋友,而是一种心里的感受。心安然,也就无所谓故土与异乡。

固执的父亲一直瞧不起文科,嫌没一技之长,耍嘴皮子,拒绝给我的文理分科表签字;母亲好言相劝:写文章不是咱能干的,弄不好惹事!争吵、冷战,我最终坐进文科班的教室,除了读新闻系,又多了一重打算:去外地,不要人管!

考完填报志愿,一水儿的外地大学新闻系。第一志愿的那所学校,全省只招一人,父母认为我根本去不了,普通人家的孩子,心别太大。我不服气:凭什么就不行?现在想想,有些勇气,真的只属于年轻。最终,我成了那个全省的“唯一”(后来知道,是系里全国统考的最高分),兴高采烈地开始了自己的新闻之路。

因为目标很明确,所以,每个假期,我都在新闻单位实习。第一个暑假,去市里的电视台找师兄,想让他帮忙联系实习。去了才知道师兄出差了,怅怅然离开他的办公室,在走廊的尽头,看到一间办公室上挂着“台长室”的牌子。我犹豫几秒,心一横,举手敲了门。估计台长都有点儿懵,一个不认识的小姑娘,理直气壮地要求:我要来实习!

那次实习,我认识了省报的老师,下一年的暑假,就去了省报。有了这些实习经历,当我真正开始毕业实习的时候,就有了经验。没过两周,部门主任就拿着我的稿子四处讲:看看人家实习生!那是一个特别关爱我的老师,很快,报社的领导就知道了我。我毕业,突然决定读研时,他跟我说:名额给你留着,等你研究生毕业再来。

读研是一个缓冲,让我确认以后的去向。去北京,去那家新闻系学生心中的理想大报。信心就是这样,在一点点的成功中慢慢培养起来。两年后,我再次以实习生的身份,开始在心仪的报社实习。

如今来看,这应该算是我北京生活的起点。前面的絮叨,是为这一选择做铺垫,或者可以说,以前的经历(学习和实习),为北京的生活奠定(学历和能力)的基础。

大报实习的第一天,就备受打击。部门主任告诉我:我这里不要女生,你来实习可以,想留下来没可能。凭什么?性别歧视啊?心里愤愤,却只能点头微笑。

大学同学在北京读研,有一间可以休息的办公室,我暂时借住。办公楼里,晚上空无一人,我去卫生间打水,摸索着想开灯,碰到裸露在外坏掉了的开关电线,差点儿电着。那一刻,突然觉得自己好可怜。一个人,这么折腾,到底为什么?

不服气。为什么我就不能来北京进大报?

那个夏季,北京特别多雨,我在北京几所高校间晃荡,不时换住处,蹭校友的寝室住。倒也没觉得苦,或许,自由自在做自己想做的事,也就不觉得太难。其实姨妈家就在北京,可我宁可不受约束四处“飘荡”。

相比辛苦,我更爱自由:)

心里最没底的还是能不能留在报社。女生,非北京生源,没关系,再加上部门不要女生,这些叠加在一起,让前途渺茫。可我就是不甘心。在有些事情上,我确实是一条道走到黑那类,按理,应该多去几家单位试试才好,可我就认准一家报社。唯一能做的,就是好好表现,认真写稿。

对于有业务追求的领导而言,在能力水平有所差距的情况下,他不会太在意性别。也就是说,一个男生和一个女生,水平差不多,他会选选男生;如果女生能力更强,他多半会放弃性别考量。

后来我参与单位的招聘,发现这其实是一个普遍规则。确实,有一定程度的性别歧视,这是现实,并且,这个现实,不是一时半会儿能改变的。但是,作为女性,你能改变的是让自己比别人更优秀。

有人问我,招聘中,能力和关系哪个更重要。我说,肯定会存在照顾关系的情况,但是,如果你足够强,也一定能留下。因为任何一个领导都不是傻瓜,他需要能干活的人,你要努力把自己变成有用能干的人。你足够优秀,没有关系也一样能成功。

我留在了北京,进了想进的报社,开始“北京人”的生活。

没有房子,租住在单位对面宾馆的半下室里。后来,和人合租了一套房。那时候年轻,基本没想过买房之类的现实生活;那时候的媒体,也还算不错的工作,能养活自己,不会颠沛流离。

再后来,部门主任突然离职,成了轰动一时的热点事件。风口浪尖上,我被试试看地找来“负责工作”。“负责”了一年多,估计没有更合适的人选,我的业绩也还不错,于是,就正式被任命,成为当时业界该领域少有的女主任。

再再后来,基本比较顺利,按班就搬地走到现在。要说职业感受,勉强能总结几点:

选择你喜欢做的事情,坚持,就有机会;

如果你没有关系可以依靠,就把自己定位为一个“干活儿”的,哪个单位都需要能干活的人;

简单地做事做人,尽可能把复杂的事变简单。

有同事曾经说我:不是二百五,就是城府太深。我其实就是一个二百五,考虑问题比较简单,用老领导的话说是“有着傻傻的安全感”。一篇稿子压在领导那里,迟迟没回音,别人会揣测为什么,思忖各种原因,旁敲测击地打探,我会抓起电话来直接打给领导,问为什么。可能正是这种简单,反倒成了事。

至于婚姻嘛,我在那个年代算是晚婚吧,好在30岁之前嫁掉了。选人的标准也简单:人品不差,好玩。如果现在改标准,依然两条:靠谱,有趣。这世界,既靠谱又有趣的男人太少,所以,只能把自己变成这样的人。哈哈~

我是在大街上被人领回家的。有没有房产,有多少钱,是不是精英,一概不知。就看到一脸阳光灿烂。反正我也能养活自己,大不了离婚呗,有啥好怕?以前没靠老爸老妈,不也一切如愿?靠谁都不如靠自己,哼哼!

至于未来,谁又能说得好呢?当年,一群人成双成对出去玩,我逗某人,你分析分析看,谁有可能分手?他随口说了一二三四,没想到一语成谶,前几对儿都被说中了,第四对儿是我们,结局不明中。这几年看到好几对80后“小朋友”离婚,很感慨地跟某人说:我居然没跟你离婚,多奇葩啊……

每个生活在北京的人,尤其是女性,都有自己的故事,但那故事一定不像《北京女子图鉴》那样,都是依靠男人。这个世界,最可靠的其实是自己,没有人能陪你帮你一辈子,除了你自己。我承认,靠男人实现梦想也是一种本事,可我缺少这种能力。

多年以前,我在外地,母亲念叨:也不知道娃过得咋样?父亲回她:你娃给个梯子敢摘星星!

其实,我摘不了星星,只记得老爸的名言:就是卖红薯,也要比人卖得好!


女子兵法

我没有看剧,但从评论中大致了解了剧情,不能说认同不认同,某个人大概只能代表自己,无法整体代表所有的北京职场女性。我就说说我自己吧。

我是2002年年底来的北京,在正义路的一家律师事务所,属于挂名律师,没有任何工资收入。我和一个画家姐姐合租在通州,距离单位一个小时路程,每天挤公交上班。房子租好后,兜里只剩下一千元钱,要省吃俭用,煮挂面拌辣椒面是家常便饭,处处得算计着花。



后来,经过朋友介绍,我在郊区的某法院附近跟别人合租门店,其实就是一张桌子,然后可以偶尔接待上门咨询的客户,那会我记得咨询费是二三十块钱每小时,写个诉状50元。然后我就索性转到法院附近的一家小律所,靠着上门的业务能够维持着基本生活,继续做着各种杂七杂八的小案子。每天也都非常辛苦但很充实。


二年以后,我开始不满足于郊区小所的环境和局限,转到室内大一些的律师所,还是继续做广告和回答法律网站的问题。大所的好处就是专业分工,大家还可以交叉合作。这个期间,我开始选择专业方向,并积极参加各种行业的学习、培训,积极参加社区活动和各种公益活动及媒体普法活动,逐渐积累了一些客户资源,业务也逐渐好起来。


再过三年以后,我又跳槽转到更大的律师所,做了真正的投资合伙人律师,并加入了是律协的专业委员会,担任区律协民委会副秘书长。过去的几年里,出版了基本法律专业书籍,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媒体活动也多了起来。目前的情况是,每天都很忙,咨询的很多,案子会筛选,会与团队律师合作,每天忙得算计着时间。


可以说,我在北京的十几年,从一无所有到合伙人,全靠自己的坚韧和努力,全凭自己的勤奋和执着,不断给自己设定更高的目标,不怕吃苦,始终鞭策自己不断学习和成长,终于有了今天的收获。


刘辉律师

海明威在《流动的盛宴里》说,“假如你年轻时在巴黎生活过,那么你此后一生中不论去到哪里她都与你同在,因为巴黎是一席流动的盛宴。” 巴黎换成北京,就是大多数姑娘的整个青春。

我想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姑娘看《北京女子图鉴》会忍不住湿了眼眶。

北京,这座令人倾倒的城市,它是我们的战场,也是命运的胎记。

1我们这样的姑娘,注定离开家乡去闯荡

如果当初知道,在北京奋斗得这么艰难,我还会义无反顾离开家乡吗?

跟随着剧情的节奏,我好像又回顾了一遍我的青春——

四川女孩陈可,家境和学历一般,她本来可以像多数女孩那样,早早安定下来,结个差不多的婚,过个差不多的日子。可是,她不甘心。

镜头掠过热闹的市井,人们悠闲地打牌,聊天,买菜,公交车徐徐穿行,一派熟悉的岁月静好。

陈可的妈妈托关系给她安排工作,月薪2000多块,“你不知道多少人打破头想进来”。

又被安排相亲,对方抽烟,抖脚,对她作为四川人却“不喜欢打牌”表示震惊。

闺蜜结婚,两家人为份子钱而算计,女孩淡定地挑婚纱,“等我生了儿子,一切还不都是我的。”

这一切令陈可窒息:小城市工作机会有限、反智风气、狭隘单一的价值观、错综复杂的人际、彼此相互制约的家庭关系……

必须离开的念头,像一只小野兽在噬咬着她的灵魂,令她,和千千万万的我们,夜不能寐。

我们这样的姑娘,注定会离开家乡去闯荡的。

因为对熟悉的环境、生活方式和价值体系,做不到“理所当然”地接受;

因为对远方和未知,怀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不用双脚去丈量,怎么肯甘心;

因为胸口写着勇字,心里住着乱世,野心勃勃的人,自带天真的勇气。

陈可终于来到北京,“这座闪光的城市”令她兴奋眩晕。可是,也很快被现实狠狠教训:投了那么多份简历,期待的月薪从6000降到5000,再到不敢提要求。




是的,北京到处充满奇迹,这是一座恢弘的巨大的城,总让人喟叹皇城泱泱,山河浩荡。长安街无比宽阔,整个城市高楼林立,高架桥四通八达,地铁呼啸而过。

它如此辽阔,如此立体,如此丰盛、包容、自由,它是无数人追梦的热土。可是,也残酷而冷漠,势利而疏离。

没做好头破血流的准备,别想在这个城市活下来。

2承认吧,每个女孩都想过靠男人, 也都有过虚荣心

《北京女子图鉴》最触动我的,是它的真实:每个年轻女孩,都想过靠男人,也都有虚荣心。

陈可刚到北京时,投靠住在清河的一个男同学。她帮人家洗衣服,分摊水电费,却在某天晚上遭遇男同学性骚扰。

原来她以为的友情,如此不牢靠。把对方暴打一顿后,仓惶离开。但是又咬咬牙回去,争取到一个创业公司前台的工作机会。

一个女孩子,单枪匹马闯北京有多难?陈可拖着行李住到老乡佳佳的家里,没有想到,多年前就来北京的佳佳,外表看起来时髦又洋气,却租住在半地下室,花800块买一只假的Gucci,为了一条裙子可以对男人处心积虑撒谎+撒娇。

陈可借佳佳认识了吴总,被吴总带着去见识北京的高端饭局,体贴地帮她挑蟹肉,开车门,她的眼睛在一只漂亮杯子上多停留了几秒,饭局结束马上就收到那个杯子作为礼物。

当她心动地以为爱情来临的时候,吴总往自己衬衫上喷白酒,大方地承认“老婆管得紧”。原来她只是老男人饭局上的一道点心。

陈可换了新工作,也终于交到势均力敌的男友。可是再次跳槽拿到更高薪水时,男友却不高兴地说“有欲望的女人,让男人不喜欢”。
他计划着两个人回他的家乡买房结婚生子,带她吃金钱豹还精打细算做攻略,给她的生日礼物是网购的299块的仿LV的吊带睡裙。

陈可主动提出分手,“我爱你,可是我好像更爱我自己。”是的,他的地图没有她要的风景。
分手后的陈可立即申请信用卡去买了一只LV包——是的,站在我这个年纪,早已对名牌包云淡风轻,可是当我只有20出头月薪几千的时候,也是踮着脚尖想拼命够到我当时买不起的奢侈品。

虚荣心,是我们年轻时必须要穿越的魔障;也正是这份想要最好物质的虚荣,让我们后来走了更远。



3后来我们自立为王,感谢野心勃勃的青春时光

剧中有个女高管顾总,是陈可的偶像。

顾总在北京有好几套房,开好车,拎名牌包,活得又美又自由。她把房子租给陈可住,陈可忍不住问她,“你怎么赚到这么多钱的?”

顾总神秘一笑,“我离了两次婚,拿到不少赔偿金。”

后来的陈可,交了一个多金男友,穿一千多块的bra,背几万块的包。

可是我敢肯定,女孩子要走很长的一段路,才会明白男人是靠不住的。

想要在北京真正活得好,你必须彻底断掉依靠男人的念头,因为你为此付出的时间机会和试错成本,可能比自己去踏实奋斗多得多。

就像佳佳说的,“在北京,除了你自己,谁也不知道谁几斤几两。”

人生从来没有捷径。你想要的,自己去闯出来,“那双可以去参加舞会的水晶鞋,既然全城的女孩都在抢穿,那我不如自己挣钱买一双,或许能到达得更快。”
可是在回望青春的时候,依然想感谢那个曾经野心勃勃的自己,那个跌到谷底依然不服输的自己,那个哭完之后就会穿上高跟鞋去战斗的自己。



PaulGraham在那篇著名的《cities and ambition》里说:

“最终决定一座城市是否吸引我们的,是它是否满足我们对生活的雄心。野心高低决定着我们可以多大地忍受环境并追求自我可能性。你要是在一个城市过得很自在,有找到家的感觉,那么倾听它在诉说什么,也许这就是你的志向所在了。”

献给我始终热爱的,北京。


律夫人

说起北漂,特别是妹子肯定不是和剧中那样,可能某些人是吧,但是就普通女孩来说肯定不是的。我认识的一个小姐姐,88年的,去年还没结婚,今年就不知了,她就是一个很典型的北漂女孩。

她来自安徽的小地方,家里有个残疾的哥哥,而她妈妈也是蛮多病痛的,她真的是一个人撑起一个家。本科时读的美术设计,毕业以后在一家广告公司上班,中途准备换工作的时候,公司给加了工资,现在应该有1万多快2万工资了吧。

而我和她认识,是在一次做淘宝达人的时候,那时她做的是淘宝达人,而我做的是爱逛街,因为那时候,她找人写帖子,而我也刚好也想试试做淘宝达人,于是就和她聊起来。那时她也对我很好,给她写了100多个款,一个月赚的钱,就和我对半分。因为那时她忙着上班,没有怎么更新,不过也算是我占便宜了。

从她的自我介绍里,我就知道,她虽然毕业于美术学院,但是梦想是做服装设计师,但是现在却在广告公司上班,可以说她的钱很大一部分都被花在家庭里,很拼的一个女生。

她白天在广告公司做设计,晚上就接私单,一个logo800块,一个户外广告设计稿就几千左右,那时有些固定找她的客户,一是她设计真的很美,很专业,二是她收费还算合理。一个星期几乎有几天需要熬夜。然后除了做设计,有时还做一些简单的类似淘宝达人的兼职。那时她也赚了一些吧,后来达人不好做了,就还是专职做设计。

看过她的设计,算是比普通的要高级,比较专业,而且自己也花很多时间去做学习和接单,在这点上我很佩服她,但唯一担心的是她时常熬夜,身体会有问题啊。再后来和她聊天,才知道,她又在北京买了一套房子,才70平方,却要100多万,还是很郊区。之前她就跟我说,她以后是要买车买房的。那时就感觉这个女的真的很努力,而且有时还听说她妈妈住院做手术就要4万块,她那次就说一下子就给她了,自己没什么钱用了。

但这个姐姐,虽然比我大一岁,但是感觉就像是自己的姐姐,其实有时蛮心疼的,有次交了男朋友,就变得很卑微,因为这个年纪大家都想结婚了吧,但她之前认识一个要出差的男的,聊了快一个月了,那男的若即若离,她还有点眷恋。其实都知道这种男人不靠谱,但是她抱有希望,最后怎么样也不知道,就是和我聊的时候很不安定那样。也不靠男人,这些年就自己踏踏实实的过来了,每个月3000-4000的房贷,然后自己租房子,每天上班运动排行榜都看到要走1万步左右。

但现在她至少过得很好,虽然一身债,也没有去靠男人,有时自己也去旅行。有时感觉生在贫穷家庭确实很让人很无奈。像她这样的女孩子,其实北京很多,几乎群像都是这样的,而不是和剧中那样,去哪里都靠男人,要什么都是靠一时的运气,和旁人的优待。

其实如果我是她身边的人,知道她的故事,或许能写出一部比《北京女子图鉴》更真实的剧本,这才是真的《北京女子图鉴》。


行走在小城

当影视剧遇上了北京总会引起很多人的关注,《北京女子图鉴》自开播以来也是引起大家的广泛讨论,剧中的陈可刚毕业就想着摆脱自己的母亲的安排,不顾一切的去自己向往的北京,故事才一步步展开;作为一名北漂接下来就讲讲自己身边的北京女子的生活状态吧:

北京这样的一线城市有着很大的魔力,每到毕业季都会有很多大学毕业生从四面八方涌向这里,困扰着大家的问题不过是租房、工作、恋爱、户口等相关问题,剧中的陈可经历大抵也是如此,但是也有很多不一样之处:

其一独立自主、有能力

其二崇尚自由、不依赖

剧中的陈可可以说喜欢依靠男人,分手后的打击挺大,先是不靠谱的同学再是和有妇之夫搞暧昧,然后就是和富豪于扬谈恋爱,满足自己虚荣心;到关键时刻自己买房甚至自己母亲的来的时候,男朋友都不愿意出现,很可悲只能分手,与陈可分手后不就便直接与富二代结婚。

而现实中我的同学朋友们,遇到合适的也会谈恋爱,但是也不会想着依靠男朋友让自己前行之路走得更容易,很多时候为了工作也是很拼命加班,自己也慢慢工作的如鱼得水。

热闹繁华的北京自然也不总是失落和痛苦的记忆,剧中的陈可也有自己的小姐妹可以帮助,一起聊天逛街,现实中北京的女性朋友他们或是在互联网公司、传媒公司、新闻媒体工作,也是三天一小聚、五天一大聚,一起吃火锅谈人生、一起去旅行感受生活的美好与自在。

总的来说,北京是一个值得奋斗的城市,剧中的陈可刚准备买房就遇到限购,而现在大家也都是要交够社保或者有北京户口才可以有买房资格,很多人也都是将青春挥洒在北京,若干年之后也会离开回到自己的家乡。

电视剧无论怎么写实都无法和真实的生活完全一致,《北京女子图鉴》并不是全部在北京生活工作女子的状态。


行摄青年

36岁不婚族和40岁单身外企员工挤在一个套一里;

只身到北京工作,在公司结缘了现在的老公,住在北京的房子里;

专科生,再专升本后来到北京发展去了央视,再到现在互联网的商务总监;

这些都是在北京奋斗的女生的真实故事。

《北京女子图鉴》我没看过,但是北京并不是一个只有要“有梦想”才能去的地方,或许只是因为家里的小地方没有就业环境?或许是想去充电多学习一些再回到家乡?又或许是不管有没有混出名堂都想要扎根在北京的。所以北京并不是电视剧里演的那么的物欲横飞,职场也并不是那么的枪林弹雨。

只是每个人都在通过自己的努力过着自己想要的日子。

单身的外企员工挤在五环外的月租金不到1000的小房子里,但每年都要给自己立个flag买个名牌包;

靠自己本事在北京闯出一番事业的商务总监在北京三环买了自己的房子,事业也是风生水起。

(自己拍的)


再来说说北京本地土著女生。

大部分北京本地的女生都是挺可爱的,不会因为你是外地人就高人一等的感觉。但也有“蜜汁自信”的人,尽管衣品很烂,但也必须背名牌包,并且看人第一印象取决于你背的是什么包。总体来说,北京本地的女生比本地的男生要好相处的多,大部分北京男生感觉自己是爷,只会娶北京女生,严重一点的,会有区域歧视,比如男生家是东城区,那么也只能娶东城区的女生。


在北京工作的时候,没日没夜,没有自己的生活,每一天都是24小时待命,凌晨三点叫你起来处理紧急事情也不是不可能的。

但我觉得,大部分还愿意留在北京的人们,都或多或少有一些冲劲,并且向上的活泼劲儿很足,似乎不管别人说北京有什么不好,他们也会认为“我生活在这里,这里就是我的家”。


另外,虽然我离开了北京,但我也依然很喜欢她!

祝愿每个在北京拼搏的人们都能得到自己所想所愿。


栖栖大发


长叶柳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北京人,我没有陈可依从小城市来到北京打拼的那种艰难和无助的经历,但作为女人,我一直认为靠谁都不如靠自己。


HR老枪

真实的北京女子是什么样的?

作为一个父母原籍北京,然后我出生在外地,成年以后又在北京当“北漂”一十八年,可以说是“半截子”北京人的外地人,也许回答这个问题会很中立和客观,所以不妨略谈一二。

直截了当的划分,真实的北京女子分为两大阵营,北京土著和外来户。而每一大分类又有几种情况,下面就按照两大分类简单聊聊吧!

北京土著的真实北京女子;

  • 首先,不论什么样的北京土著女子,她们身上都带感,就是一种帝都人家的优越感,只是根据个人修为和脾气秉性,所暴露的轻重程度不一而已。

  • 其次,北京土著女人的见识和眼光确实高于一般城市的女人,所以追赶时代潮流的步伐也是快人一步,比如留学热潮,比如经商热潮,比如时尚热潮,总之就是得风气之先的地域宠儿。

  • 再次,北京土著女人的性格开朗大气,又不失幽默和睿智,与北京男人好侃的习气相得益彰,给人容易相处和不矫揉造作的良好感觉。


  • 最后,是人就得分成三六九等,北京土著女人也不例外,优秀的知书达理,顽劣的也真是浑不吝,各色人等兼具,但都带有个性鲜明的共同特点,那就是绝对的务实和世俗。

外来户的北京真实女子:(外来户也是部分北京人对非京籍人员的通用称谓)

  • 这部分群体的来源和成分就比较复杂了,有学有成就的高知女子,有经商有道的商海女子,有出来挣钱和见世面的打工女子。

  • 学有成就的高知女子,一般都分布在北京的各类机关和外企之中,她们是外来户中,最有条件和能力可以融入北京这个城市圈的女子,而北京这个其实建国以来,人员就来自五湖四海的城市,因为这种传承,也绝对不对歧视这些外来人口的。

  • 经商有道的商海女子,早先得风气之先挣了钱的,早就在北京买房置业了,甚至她们的后代因为长期生活在北京,口音和行为作派已经于北京人无二了,唯一欠缺的就是那一纸户口,不过既然家庭条件好,就学和医疗的基本的生活保障也不算什么大问题,毕竟北京也有那么多为有钱人服务的学校和医疗机构。


  • 以上两种外来户,可以说是在北京已经如鱼得水,基本就把自个儿等同于北京人了。

  • 最为纠结和困惑的就是在北京打工的这种女子,文化不能安身,经济不能立根,真正意义上的“北漂”,而且她们也是占有外来户中的绝对基数的广大人口,她们大多数人临了还是要回归故园的,只有极少数的也许能够在北京创出一片天来。

最后的结语:地域的差别是人类由来已久的问题,对此本人无言以对,谢谢各位阅读者。


东流西落

几个露面的北奔女性角色总是有定制金句,可我们不难发现,大胆发言的女性很多,有独立见解的很少,说到底也就是停留在口号上的奋斗婊。

先拿心心念念去北京奋斗的陈可依来说,毕业后待业在家。妈妈帮她找了当地月薪2000元多的税务局工作,她还推辞嫌弃。没有工作经历与技能的她,就连去到北京的第一份工作也是厚着脸皮赖着意图猥亵她的老同学找到的。不仅如此,在前六集就和上司谈恋爱,认识现任领导找了新工作…… 编剧是否可以再大声告诉观众,这就是拒绝“差不多人生”的励志女孩?命运,要靠男人和闺蜜来改变?

女主并不是唯一的双标角色。陈可依初到北京时,暂时借住在老乡王佳佳的家里。没想到外表光鲜亮丽的佳佳,却住在信号微弱的高档小区里的地下室,连手机都要放在窗边才能接受信息。 王佳佳虽然说“你别占着茅坑不拉屎,你得赶紧让自己优秀起来”,另一方面,却让仅见过两次面的吴总为她买单高价裙子,还理直气壮地接受奢侈品牌香水和2000多元的日料。当可依辗转纠结时,她却当起了人生导师:“这算什么啊,人家不图咱们什么,不就大家在一起开心开心吗?”


大概只有女主的妈妈是相对清醒独立的女性,在陈可依去北京前,就给了最实在的提醒,“这个世界,必须靠你自己”。很可惜,在“靠自己”这件事上,女主仅仅在改名字这些小事上做足了表面功夫。

要说这些人代表了真实的北漂,我是拒绝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