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gmentFault CEO高陽:區塊鏈項目如何構建高質量的開發者社群

SegmentFault CEO高陽:區塊鏈項目如何構建高質量的開發者社群

嘉賓介紹:

高陽,1990 年5月4日生,退學創業;現為開發者平臺 SegmentFault CEO、思否區塊鏈創始人;中國最大的黑客馬拉松組織者,杭州青年企業家協會唯一的 90 後理事會員,中國 90 後青年企業家社群發起人;2014 年入選福布斯中國 30U30 創業者,2016 年入選聯想之星 CEO 特訓班第八期。中國第一家天使投資平臺AngelCrunch創始成員,超過10年互聯網行業創業、投資、媒體、遊戲等跨界的從業經驗。

SegmentFault 是中國最大的年輕開發者社區,擁有超過 200 萬註冊開發者用戶,每月有超過千萬的開發者通過 SegmentFault 社區平臺交流和學習技術。SegmentFault 先後獲得頂級投資機構 IDG資本、軟銀賽富數千萬投資。

以下內容根據聊天記錄整理:

高陽:今天我分享的主題是關於打造開發者社區方向,區塊鏈項目如何構建自己高質量的開發者社群。

首先先介紹下我以往做過的一些事情,我是社交網絡產品的重度用戶和深度參與者。之前做的很多事情,對參與區塊鏈項目的構建和落地有很大的作用。

2009年在大學待了一個學期(在北京待了兩週選擇退學,就待在北京了),跑到北京參與的創業公司是做社交遊戲,做全球市場,當年我們表現比較好的市場是巴西的Orkut(Google 做的,後來關閉),以及俄羅斯市場的VK(跟Telegram同一個founder,我是最早的一批 Telegram用戶)。

當年的社交遊戲創業公司應該是中國最早一波做出海的。

對應現在區塊鏈項目,一上線就面向全球市場。所以說做過出海項目和有全球化視野的團隊在做區塊鏈項目的時候會非常有優勢,比如Andy的Gifto,Andy當年也是社交遊戲圈前輩。

其次在2011年作為早期成員,一起參與國內最早的天使投資(股權眾籌)平臺 AngelCrunch 的創建。股權眾籌的概念和現在大火的ICO(首次代幣發行,更低成本的募資方式)在某些邏輯上有一些相似。這個經歷對我快速理解ICO有很大的幫助。

2012年開始我們利用業餘時間開發SegmentFault,2013年開始公司化運營SegmentFault社區。

我跟我現在的兩位技術合夥人Joy Qi、Fenbox,我們是一起通過我技術合夥人Joy Qi 2008年發起的一個開源項目Typecho.org認識的,一個非常輕量級的開源博客系統。最早我們通過Gmail郵件組和Google code進行協作開發。

開源項目的粉絲成為了我們創辦SegmentFault 技術社區的關鍵因素。

區塊鏈項目大都是開源項目的形態進行落地建設,所以項目的開發者(開源)社區尤其重要。

一個社群的構成是什麼樣的?我之前做過一個圖,給大家分享一下。

SegmentFault CEO高陽:區塊鏈項目如何構建高質量的開發者社群

這是一個抽象出來的社區人群結構圖譜。社群裡面的用戶基本劃分為三個類別:STAFF官方人員(比如開源項目維護團隊)、意見領袖(大V)和普通用戶。

工作人員,也就是社群的構建者,類似城市的政府,建立城市的準則法律等等,引導社群的方向。

往往一個活躍的社群,都會有一(核心)意見領袖,每一個意見領袖可能都有粉絲群體的概念。這些用戶就是社區中的超級節點,他們會帶來更多的潛在用戶群。

所以說在做一個社群的時候,一開始的社群構建者以及你的項目起著很大的作用,但是後來社區的高質量發展跟社區中的power user密切相關,在開源社區中也就是你的參與討論的開發者以及contributor貢獻者數量息息相關。

SegmentFault CEO高陽:區塊鏈項目如何構建高質量的開發者社群

好的開源項目社群,還是其他社群,我們的目的就是從更多的用戶中發展更多的核心用戶,在開源社區中就是發展人更多地貢獻智慧到項目中。

一個開源軟件的誕生,生態的完善,非常依賴於社區當中的開發者。

中本聰最早發表比特幣論文,其實是在一個加密郵件組裡。這個郵件組就是早期的社區,很多對於比特幣這個概念感興趣的開發者投入到這一生態的建設中。因為這些網絡、這個生態是開源的,會有更多的對這個領域感興趣的開發者投身其中。

包括像以太坊的誕生,Vitalik Buterin非常早把以太坊的白皮書發給了在社區中他認識的十幾個人。這些人看到白皮書非常興奮,甚至直接找到他,要跟他一塊去投入開發建設。他們都是開源社區的開發者,只有這些人的投入和參與,才能讓這個生態越來越繁榮。

其實開發者參與開源項目,就是不斷建立對開源項目價值認同和建立共識的過程,一個好的能創造價值的開源項目會有特別多開發者因為認同或者基於興趣,投入其中去貢獻自己的力量。這對於軟件的生態及功能完善,都有非常大的推動作用。這些開源軟件再從大的社區找到核心的開發者,保證軟件能有一個穩定、長期的發展。

開源社區中的很多精神跟區塊鏈的一些特性其實是息息相關的,公開、透明、分佈式協作。

其實區塊鏈的技術對於開源社區更好的構建也提供了一些新的思路,就是可以讓開發者通過 Token 經濟更好的得到收益,提供新的激勵方式。

要構建好的開源社區,我們需要理解開發者為什麼願意參與開源,他們的目的是什麼?

以前對於開源項目,開發者的目的,我的一些思考

1、希望認識志同道合的的人,結對編程不孤單;

2、開源世界大神很多,學習大神的代碼,提高自己的技術水平;

3、通過參與貢獻開源項目,貢獻自己的智慧,在社區也獲得聲望。

所以說,要構建開源項目的社區的前提是:你得有一個開源項目;發佈開源項目的前提當然是你得有一個技術團隊。 如果你的技術團隊中已經有在開源社區的KOL,那對項目構建開源社區來說是非常好的事情。

下面我就說在已經有開源項目的基礎上,如何構建好的社區,我的一些思路,跟大家一起分享。

一、首先,我認為一個好的開源項目一定要有一份良好的文檔(說明書),講清楚項目邏輯、優勢、跟同類項目相比的不同和參與貢獻的邏輯,里程碑路徑等等。吸引對此感興趣的開發者參與。說真的現在大量區塊鏈項目都沒有文檔……

在這裡我推薦一下以太坊的文檔,他有一個專門的網站:http://www.ethdocs.org/en/latest/

非常的全面,這樣一個想了解以太坊的新人,其實基於這個文檔網站就能把大部分的問題解決了。其實通過以太坊的文檔網站的構建結構,和一些維護的渠道,都能學習到很多開源社區的構建精髓。建議對這塊感興趣的技術同學,可以看下他們的文檔設計結構。

一個好的文檔設計結構,是能反饋項目方對社區的治理理念的。

二、在有開源項目發佈基礎,用代碼說話,有了良好的文檔說明後,就可以找好的渠道去推廣,海外:Github、Stackoverflow、Reddit、Hashnode、加密技術社區郵件組等,國內:Segmentfault、CSDN、開源中國、以太坊愛好者等開發者社區,關鍵節點:一些技術領域的 KOL 的社交媒體。

四、重視關注社區開發者的反饋,構建反饋溝通機制,社區、社群跟用戶運營是一個重要工作,在溝通交流的過程中能不斷的收集到更多需求和信息,一般都是在Github 上提issues\pull request。反饋-社區討論-官方人員-改進-合併上線-反饋用戶等。

五、明確規則,建立、完善和塑造自己的社區氛圍和風格:在社區裡,哪些可以做?哪些不能做?哪些會受到鼓勵?(其實這個在一開始的文檔中就構建,不過文檔的更新都是動態的,可以根據新的情況不斷的更新和迭代)

六、建立激勵機制:對於核心貢獻者表達感謝,比如知名開源項目頁面加上貢獻者名單等方式;區塊鏈的Token模型其實能很好的解決開發者貢獻激勵的問題。也發現國外有團隊在做類似的方向,比如Gitcoin。

七、定期發佈里程碑,跟社區的開發者反饋項目進度,以及下一階段的規劃。

九、注重品牌和影響力:項目品牌,靠代碼說話;核心開發者品牌,參與社區分享、佈道、行業貢獻。

最後好的品牌和影響力會重新加速社區,品牌就是另外的一個維度策略了,它是一個項目整體的運營策略和邏輯:產品項目品牌(業務品牌)、創始人品牌、公司品牌(僱主品牌),不同維度品牌的構建。

好的社區 - 好的開發團隊 -好的項目 - 好的品牌,是正向循環,互相聯動的。

我對於構建開源社區,或者同類社區的觀點暫時就這些,其他很多細節和執行策略,可以隨時互動交流溝通。

同時我們會在線下組織技術的交流沙龍,以及我們在2012年開始一直堅持組織Hackathon 黑客馬拉松比賽,我們今年5月底會啟動區塊鏈主題的SegmentFault Hackathon,從杭州、北京、廣州、然後香港,以及聯動其他國家的社區一起,歡迎大家一起參與,感受開發者的力量。

最後我分享一個段子結束今天的分享,今天看到的,哈哈。

有一次 Telegram的創始人Pavel Durov來硅谷,和Facebook扎克伯格在一個私人場合見面。扎克伯格開玩笑說:“我們有幾千個程序員,你們很難和Facebook抗衡。”Pavel Durov 一句話噎死了小扎,他說:“可是我們只有五個人。”

所以真正優秀的開發者所創造的價值是非常非常大的,這種例子不管是互聯網時代還是區塊鏈時代都有很多,未來也會更多,這是屬於開發者的最好的時代!

問答

問題1

王華春:高總,據您觀察,國內投身區塊鏈的技術人員多嗎?區塊鏈的技術門檻到底高不高?

高陽:從技術人員的角度來看,目前的需求量遠遠大於供給,開發者的數量依然還是比較少。區塊鏈技術源於海外。有比較多的開發者參與到開源的社群中,國內也有越來越多的人關注,但是做區塊鏈相關的開發者還比較少。

我把區塊鏈開發者的人群定義成兩類:

一類是做區塊鏈應用開發,偏 DApp 這一類的開發者。任何一個懂編程開發的人,通過學習像以太坊開源的 DApp 代碼,可以比較快掌握這門技術,熟悉腳本語言。2-3 天,甚至更快,即可完成一個 DApp 的開發。再熟悉一下,1-2 周就基本能掌握區塊鏈應用的開發。

另一類區塊鏈開發的技術人才是做底層公鏈,偏服務端的開發者。這些開發人才可能在大公司工作,但真正參與這部分的開發者非常少。因為這個行業剛剛發展,很多人還在觀望這個行業到底是什麼樣子。但是現在有更多的資金進入,更多的底層開發者也看到這一機會。這些開發者因為已經有服務端底層的開發知識,學習起來應該很快。

現在還沒有系統性培訓區塊鏈技術人才的機構和公司,但已經開始有這方面的關注,關注這一市場機會。開發者數量無法滿足現在的需求,所以很多技術性公司也開始去培訓區塊鏈的技術人才。同時,除了技術方面的區塊鏈培訓,現在關於區塊鏈商業相關的培訓也越來越多。

目前行業井噴式的人才需求尚無法得到滿足,處於一個比較早期的階段,大家都在摸索。但是我覺得接下來會越來越好,而且相關培訓的公司和機構也會越做越完善。

Edison:現在大家都想做公鏈, 公鏈能不能成功技術只是一方面, 開發者社區和生態有時候比技術更重要。

高陽:後期的生態構建確實很重要,這個裡面的生態構建其實跟大公司做開放平臺的邏輯一樣,比如Facebook的開發者生態,App Store的應用生態。

問題2

Edison: SegmentFault主要都靠UGC吧,很多技術大神喜歡在上面做分享。

高陽:兩位運營同學,其他都是產品和技術。核心的社區用戶運營組大概100多人,協助我們一起維護社區,這個人群是動態的。

問題3

王華春:協助維護社區的人是怎麼從社區內選拔出來的啊?

高陽:主要根據社區活躍度、貢獻程度。我們內部有一套聲望體系去記錄用戶的活躍度。

問題4

王華春:從無到有的建立一個技術社區,有什麼有效的推廣案例嗎?

高陽:這個可以藉助已有的開發者社區基礎上去構建,通過Github 通過我們Segmentfault,我們今年一個目標就是推動更多軟件開發者關注區塊鏈技術,另一個就是幫助區塊鏈項目構建開發者社區,幫助好的項目技術落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