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寧這對婆媳住在一起,一年見面卻不超過10次!真相暖人……

無數次聽過來人說,婆媳關係是天底下最微妙的。處不處理的好,emm……有時可能還需要動點腦筋。

海寧有這麼一對婆媳,他們生活在同一屋簷下,可是每年見面的次數卻不到10次……

是不是好奇心上來了?

今年母親節的時候,這位兒媳婦做了一件事,讓婆婆終生難忘……

在說故事前,我們先認識下她們~

這是兒媳,名叫汪玲玲,今年33歲,看這架勢就知道,她是大元公交的一名女司機。開公交車已經有2年了。

海寧這對婆媳住在一起,一年見面卻不超過10次!真相暖人……

這是婆婆,名叫鄭葉華,今年54歲,是大元運輸的一名專職開機場快線的女司機!開車24年。

海寧這對婆媳住在一起,一年見面卻不超過10次!真相暖人……

看出端倪了嗎?

婆媳倆從事著同一份職業,說起來,汪玲玲的工作還是婆婆介紹的。

今年母親節,汪玲玲“預謀”了這樣一件事——

母親節的蛋糕

那天中午,鄭葉華出車回來,被同事拉到食堂吃飯,這時,兒媳突然端出了一個蛋糕,蛋糕上面還寫了幾個字:“媽媽你真棒!”

海寧這對婆媳住在一起,一年見面卻不超過10次!真相暖人……

海寧這對婆媳住在一起,一年見面卻不超過10次!真相暖人……

“祝你母親節快樂,身體健康!”說完,汪玲玲擁抱了婆婆,鄭葉華瞬間淚流不止。

海寧這對婆媳住在一起,一年見面卻不超過10次!真相暖人……

“真的沒想到,太感動了,幸福。”鄭葉華說。

這是兒媳精心準備的驚喜!

為什麼媳婦要精心策劃這樣一件事呢,我們現在就開講故事。

兒媳:從乘務員轉行成公交女司機

汪玲玲開的是6路公交車,瘦瘦小小的她開起這麼一輛大公交,挺穩當的。遇到斑馬線,她嫻熟地停下車,用手揮揮,示意行人先行通過。

海寧這對婆媳住在一起,一年見面卻不超過10次!真相暖人……

汪玲玲是2012年進的大元公交,也是婆婆介紹的。不過剛進來時,她是乘務員,後來公交車用了刷卡系統,用不著乘務員,於是公司建議:可以考慮當司機!

汪玲玲覺得,自己可以嘗試。可當她把想法告訴家人後,丈夫不同意。“做駕駛員很累,還是隨便找個輕鬆點的工作,朝九晚五吧。”丈夫心疼妻子。

倔強的汪玲玲卻不這麼想,她當即就搬出了婆婆:“你看媽媽也是女的,開了這麼多年車,不是挺好的。”

另一邊呢,鄭葉華聽到兒媳要去開車,也有點擔憂:“做駕駛員很累,我這麼壯,你這麼瘦,我們體質不一樣。”

海寧這對婆媳住在一起,一年見面卻不超過10次!真相暖人……

不過,話是這麼說,在汪玲玲的堅持下,一家人最終還是同意她,並且支持她做女司機。

起初,汪玲玲開得還是手動擋,對體力是個考驗,一天下來總感覺手腳都不是自己的了。鄭葉華就指導她:“不要用蠻力,要用巧勁。做久了就會習以為常了。”

海寧這對婆媳住在一起,一年見面卻不超過10次!真相暖人……

婆婆:開大車20多載,鐵打女漢子一枚

在兒媳提出要做女司機的那會,鄭葉華已經開了22年車了。1994年,在汽車還未普及,她已經開起了“招手停車”。(年長的人可能都有印象,算是公交車的前身,在路上揮揮手就能停車那種)

鄭葉華非常認真,每次出發前,都會檢查發動機。

那時候,整個海寧開這種公交的女司機可能不超過5人。而在鄭葉華要當女司機時,也曾遭遇家人的反對。

不過鄭葉華性格直爽,特別女漢子的那種,說做就做了。

後來,公交車慢慢出現,她就開起了1路公交。“那時的環境可不比現在啊,沒有空調,手動擋,夏天時整個車廂像蒸籠一樣,身上都是痱子。我們女人就像男人一樣,脖子上圍根毛巾,每天打好幾個來回。”

鄭葉華耐得住苦,2004年有了城鄉公交,有空調了,她去開了城鄉線,環境漸漸好轉。

海寧這對婆媳住在一起,一年見面卻不超過10次!真相暖人……

出發前,對乘客進行安全承諾。

不過最值得說的,還是鄭葉華開海寧到嘉興直達線的那幾年。

直達線是外圍線,屬於運輸條線。城鄉公交和市內公交是屬於公交條線,如果要從公交線轉到運輸線必須符合幾個條件:幾年安全無事故、無投訴,各方面都出類拔萃。鄭葉華完全符合條件。

海寧這對婆媳住在一起,一年見面卻不超過10次!真相暖人……

開通海寧到嘉興直達線時,海寧有意打造一條特色風景線,就是開這條線的清一色女司機。

“她們共七八人,統一白手套、西裝革履,英姿颯爽的,特別羨慕她們。”大元運輸客運分公司車隊長高海龍說。

不過呢,工作強度也是蠻大的,每天5個來回,有些同伴身體吃不消,鄭葉華就會去頂上,加班特別多,幾乎從來不請假。

1年見不到10次……

正是因為這樣,婆媳兩人多了許多共性,婆婆在工作上的傑出表現,兒媳一直把她當成標杆。

“我覺得她對我影響挺大的,領導同事總會拿她當典型榜樣,在我心裡,既自豪,又把她當成目標,也要這麼努力上進。”

海寧這對婆媳住在一起,一年見面卻不超過10次!真相暖人……

婆婆坐在兒媳駕駛的車裡。

兩人的工作都是上兩天班、休息一天,考慮到家中還有11歲的孩子要照看,婆媳倆只能提出,儘量在排班時,把上班和休息時間錯開。

也正式因為這樣,婆媳倆想見一面也很難,“一年完整的相處大概就七八次吧,肯定不會超過10次。”汪玲玲說。

海寧這對婆媳住在一起,一年見面卻不超過10次!真相暖人……

婆媳見了面,說得最多的也是工作。“今天工作得怎麼樣?”婆婆會關切地詢問。她也時不時地提醒媳婦:“身體吃得消就做,吃不消不強求。”

她也常常傳授兒媳一些經驗:開車安全最重要,尤其傍晚遇到小孩子放學,一定要開的慢,寧可遲到幾分鐘,也不能操之過急。

其實,看著汪玲玲的技術一點點熟練,也看著這麼瘦小的兒媳跟她一樣堅強,鄭葉華不但欣慰,有時還真挺佩服這個兒媳婦的。

現在,鄭葉華開得是機場快線,出車早,她會給媳婦做好豐盛的早飯,包子、雞蛋、稀飯……

汪玲玲看在眼裡:“她開車蠻辛苦的,還要操心我們……”

海寧這對婆媳住在一起,一年見面卻不超過10次!真相暖人……

海寧這對婆媳住在一起,一年見面卻不超過10次!真相暖人……

他們是婆媳,

同是女司機;

她們為了家庭奔忙,

一年見不到幾次面,

卻各自記掛著對方;

這樣的關係親如母女。

海寧這對婆媳住在一起,一年見面卻不超過10次!真相暖人……

為汪玲玲、鄭葉華這對婆媳豎

看到這,也趕緊擁抱下你的婆婆和兒媳,

為了家庭,大家都辛苦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