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后考古专家进入康熙陵墓,为何出来后就决定封墓?

一零伍_點

清景陵,是埋葬着一代传奇帝王康熙的陵墓,始建于康熙十五年(1676年),历时5年,于康熙二十年(1681年)二月营建完成。康熙死后,第二年封闭了地宫。



1928年,孙殿英首次盗取了乾隆和慈禧的墓葬,而且还准备盗取康熙的景陵,但是由于积水太神所以被迫选择了放弃。虽然孙殿英选择了放弃,但是却留下了盗墓口,为又一次的盗墓留下了可能。



这一次的盗墓,是发生在1945年日本投降以后的事情,当时国家处于权力交接状态,有一伙土匪认为这是一个契机。于是大胆的盗取了康熙的陵墓。虽然当时陵墓内有积水,但是却用陵墓内的木材自制了船筏,进行了盗墓。之后由于当地村民的不断盗取,康熙陵墓内的随葬品已经是盗取一空了。



而建国后的1952年,考古学家决定对景陵进行考古,但是看到了陵墓内的积水极深,而且陵墓内的建筑损坏严重,有塌方的可能。考虑到康熙陵墓内已经没有了考古的价值。所以就封闭了康熙的陵墓,避免别人随意进入受到伤害。


越关换视界

康熙皇帝的陵墓叫景陵,位于河北遵化清东陵兆域内。在其父亲顺治帝孝陵的东侧。

根据档案记载,其地宫内葬了六个人,除康熙帝外,还有五位后妃:孝诚仁皇后、孝昭仁皇后、孝懿仁皇后、孝恭仁皇后、敬敏皇贵妃。


其中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是原配,即太子胤礽的生母,称合葬。

孝昭仁皇后钮祜禄氏,遏必隆的女儿,清代最后一位居住在坤宁宫的皇后。康熙十六年册封皇后,次年死。因为是继后,称陪葬。

孝懿仁皇后佟佳氏,佟国维的女儿,隆科多的姐姐,康熙生母孝康章皇后的亲侄女。康熙二十八年去世前册封为皇后。也是继后,称陪葬。

孝恭仁皇后乌雅氏,雍正帝生母。儿子继位后,尊为皇太后,不久去世。以追封皇后,称陪葬。位次在原配嫡后、继后之下。

敬敏皇贵妃章佳氏,生前无侧封,为庶妃(嫔以下)。死后追封为敏妃。雍正继位后,一次追封晋升两级,为皇考皇贵妃。并首开了妃子从葬帝陵,迁葬景陵,谥敬敏皇贵妃。这一切都是因为她有个好儿子——胤祥。


康熙景陵地宫是在雍正元年九月初一日奉安后掩闭的。1945年底被盗掘,棺椁被破坏、尸骨扔了一地,珍宝被洗劫一空。而且地宫大门并没有关闭,进口也没有封堵。于是7年的时间,被灌入大量雨水。

直到1952年,河北省文化局派人调查。当时三个人在盗洞口发现地宫之内都是水,无法下去。当时没有采取其他排水措施,仅是把入口非封闭了。之后几十年,虽然景陵进行了修缮并开放为景区,但始终未被批准重新打开清理地宫。徐广源老师也曾多次呼吁,清理之后再封闭,但并没有下文。



另外关于康熙棺材喷火、孙殿英打开的墓门但没敢进去等等故事,未见权威资料。


几苇渡

考古专家们一进人康熙的景陵,见到如下的光景:

墓穴之内,积满了污水,散发出阵阵恶臭;零星的还几根骨头散布在各个角落,早就分辩不出这是谁的骨头,也许是康熙的,也许是哪个妃子的。



而里面但凡有点价值的东西,早就被盗墓者搬空了,一件不剩。

考古专家们一看,这已经毫无考古价值了,怎么找也找不出半点值钱的东西,干脆还是把景陵封了吧。

你问我考古学家们为什么不排空污水,把骸骨整理一下?一方面可能是技术不够,另一方面则可能是经费和时间不够吧!



那么为什康熙的景陵会被盗的如此彻底呢?那得从1928年说起。

1928年,东陵大盗孙殿英假借军演为名,用炸药炸开了乾隆的裕陵和慈禧的定东陵,把里面值钱的珍宝洗劫一空,赚得盆满钵满,连手底下的小兵都富得流油。

虽然没有证据表明孙殿英是否盗了同位于清东陵的景陵,但十有八九是极有可能的。

不过不要紧,就算孙殿英没盗,还有后来人嘛。就在同一年,一个姓张的的混混头子纠集了300来号人马,浩浩荡荡的开赴景陵。但凡里面有值钱的东西,通通搬走。

但这还不算完,这些人盗完墓后,没有把盗洞封起来,于是康熙的景陵就这样敞开大门迎接八方来客,时不时就有人进入景陵搜刮一番。当时正处于兵荒马乱的时代,压根就没人管

等到建国后,成立了清东陵文物管理局,才发生了文章最开头的那一幕。

可怜堂堂的康熙大帝,康乾盛世的开创者,死后不得安宁,连骸骨都被泡在水里,还不知道要泡多久了?


小镇月明

所谓的专家,有价值的才去研究,没有价值就说封墓,不觉得可笑吗?好歹你出来后把里面的水给弄出来,康熙也算得上是千古一帝了,生前就不怎么幸运,死后还遭火烧、遭雷击、遭水淹,他不由得感叹,我到底招谁惹谁了?难道是我不该微服私访去装X吗?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1945年,一群盗墓贼挖开了康熙景陵地宫,当时正是雨季,大雨倾盆,很多水都流入了地宫,盗墓贼个个打了鸡血一样,一顿操作,把文物搬走的所剩无几,最后把目标瞄准了康熙棺木,他们拿锯子锯棺木,没想到棺木突然喷出“鬼火”,其实就是磷火,把所有人下了一大跳,都逃了出去。

1952年,因为景陵已经遭遇好几次偷盗了,考古专家决定带人再一次去地宫,看看能不能有新的文物自己新的发现,这对考古学家来说无疑是最好的考古手段。但是他们怕地宫内有危险,所以人手一把枪,大家小心翼翼的开始进入, 到了第一层墓室时水就淹到膝盖了,第二层墓室就淹到胸口了,到了主墓室都已经淹到嘴巴了,大家在看看四周,全是污水,专家命令他们在水底下摸索,看看有没有什么东西,在水中摸索了大半天啥也没有,大家都极其失望,最后专家带着大家出去后马上告知政府,并申请永久封闭景陵地宫,政府了解情况后也批准同意了,并且保护好。




羽评历史

题主所说的专家考古应该是发生在1952年景陵第三次起火之后的事情,专家在进入景陵后发现破坏比较严重,文物也几乎被盗墓者挖空了,所以才退了出来。


景陵是康熙帝的皇陵,位于河北遵化,埋葬着康熙帝和她的四位皇后和一位贵妃,属于一座规格比较高的陵墓。景陵在历史上比较悲催,前后发生三次大火和数次被盗,除了这几次劫难,景陵还是一座有名的“水墓”,从孙殿英盗掘东陵开始就时常有被水浸泡的情况。




第一次大火发生在光绪三十一年,景陵的隆恩殿,也就是景陵陵寝的主要建筑突发大火,大殿的琉璃门和神碑被烤坏,许多琉璃瓦和门窗被烧毁,东西配殿也被殃及。此次大火事件的蹊跷之处在于火因无从查起,最后被定性为“怪火”。


第二次大火发生在1945年,一伙盗贼在光顾景陵的时候,打开了地宫里面康熙帝的棺椁,不料一团火焰从康熙帝的棺椁中冒了出来,把盗贼的头发和衣服都给烧着了,盗贼们害怕就跑了。过了几天,大胆的盗贼第二次来到景陵并再次打开康熙帝的棺椁,奇怪的火焰再次喷了出来。不过这次这伙盗贼没那么幸运,出来之后被抓住审查之后给枪毙了。

第三次大火发生在1952年,景陵的大碑楼被雷电击中后起火,最后烧毁殆尽。大碑楼是雍正所立,上面刻有雍正亲自书写的4300个文字,记录着康熙皇帝一生的功绩,是雍正皇帝孝心的一种表达。

景陵的三场大火烧坏了康熙的神位和丰功伟业,连他死后的安身之所也惨遭破坏。如果说天灾还可以让人接受,那么人祸则让康熙帝死无葬身之地,数次被盗使景陵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


1928年,东陵大盗孙殿英将慈禧和乾隆的陵墓盗掘一空,本来他是想把景陵也给盗了的,但是当他打开景陵地宫大门的时候,大量的黄色液体从里面冒了出来。这是地宫进水了。没办法呀,孙殿英一是心里害怕,而是也实在没办法进去,就关上地宫大门撤了。


到了1945年的时候,河北当地一个叫曹志福的地痞拉了一只300人的队伍对景陵进行了疯狂的盗掘。他们挖了一个盗洞进入地宫,将随葬宝物几乎全部扫荡一空。康熙帝和她的皇后、妃子的尸骨也被盗贼们从棺椁中拖了出来,随意扔在地上,那场面犹如恐怖大片,一片狼藉,惨不忍睹。千古一帝,死后尽遭如此羞辱。

在此之后盗贼又数次光顾,景陵值点钱的东西差不多都被盗了。后来公安机关抓住了曹志福,据他交代,他们将文物论斤卖给文物贩子,还好有些还没被卖的文物被追回了。按斤买!没文化真可怕!!


1952年景陵第三次大火之后,清东陵成立了文物保管所,文物专家本来准备进入景陵进行清理,但是当时景陵已经进水了,专家们淌水往地宫前进,但是发现水发黄有异味,而且水奇凉无比,便不敢往前走。更为重要的事,专家们远看到墓室的棺椁全部被打开了,他们知道现在进去为时已晚,于是便退了出来。

专家们考虑到景陵破坏比较严重又无法进入,再加上当时周总理提出了一个考古意见:原则上不发掘帝王陵墓,因为技术不成熟。既然无法保护,那就尽量不要破坏。在汇报上级后,专家们将盗洞填埋,将景陵的大门封闭。直到1995年专家们才对景陵的地面层进行过清理,而地宫内的康熙及其妃子的尸骨,还依然泡在冰凉的水中!


围炉煮酒话春秋

康熙陵里究竟有什么? 考古队进入却匆忙冲出, 随后陵墓永久关闭!

现在很多人在评价以前的皇帝,都喜欢用千古一帝来说,但历史上真正称得上千古一帝的却没有几人,在我的认识里面,康熙决定算是千古一帝。康熙在位时期,除鳌拜、平定三藩、收复台湾、驱逐葛尔丹,巩固了中国的统一,康熙在位时间长达61年,康熙死后,他的陵墓也受到了大家的关注。

都说历史上有三个皇帝的陵墓,是不能打开的,不管时专家还是盗墓贼,都不可以。第一个就是黄帝陵,第二个就是武则天的,还有一个就是康熙的。为什么说着三个陵墓不能打开呢?首先黄帝作为华夏的根,他的陵墓不用说是应该受到保护的,至于康熙陵和武则天陵并不是不想打开,而是根本打不开。

康熙在公元1722年驾崩,墓葬位于清东陵景陵,遵化州西北七十里昌瑞山孝东陵之东稍南二里许,康熙陵墓的建造一共花费了五年的时间,在中途经历过一个盗墓,那就是孙殿英的部队。孙殿英曾盗过慈禧墓、乾隆慕,康熙墓肯定也不例外,可是当他们打开康熙慕之后,刚准备进去,里面就出现了大量的黄水,他们也因此止步。

孙殿英盗康熙陵一失败告终,但是在抗日战争时期,是一个十分混乱的时代,有大量的土匪,因为有了孙殿英的基础,康熙帝的尸体和他的皇后的尸骨都没有被好好保存,大量的陪葬品也被洗劫一空。直到解放过后,文物保护所准备发掘康熙帝,对康熙陵进行保护,才发现这一切都是不可能的事情。

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考古专家们得到了军队的支持,拿着枪,在身上绑着绳子由上而下的直接进入地宫,直到到达陵墓顶部,发现里面积水非常严重,人站在下面水位已经到了胸口。让专家们觉得非常心痛的是,康熙帝的尸体也应该被泡在其中,地宫的水冰冷刺骨,专家们只好放弃。

在专家们出来之后,就下令将康熙陵永久关闭了,至于康熙陵为何会有黄水留出,至今仍是一个未解之谜。


问历史

康熙六十一年农历十一月十三日,康熙皇帝于畅春园驾崩,他留下的是一个疆域辽阔,处于快速上升期的封建帝国。

康熙死后应该葬入位于河北省遵化县的清东陵景陵,康熙的三位皇后和一位贵妃早已安葬在此,等康熙下葬后关闭了景陵的地宫。

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200多年的清政府,中华大地处于军阀混战的纷争局面,为了招兵买马扩充实力,一些军阀盯上了埋藏在地下的“宝藏”。

1928年军阀孙殿英以演习为名,公然盗掘清东陵,慈禧和乾隆的陵墓遭到了灭顶之灾,陪葬的各种珍宝被洗劫一空,当时同处在清东陵的康熙景陵却躲过一劫,因为孙殿英在挖掘景陵过程中,发现景陵有水渗出,认为景陵被淹,遂决定放弃。

景陵虽然躲过了孙殿英,但是1945年,还是被一批土匪洗劫一空。

1952年清东陵文物管理处成立后,再次派人来到了景陵,发现地宫大门已经被严重破坏,并且墓室完全被水淹没,根本没办法进行考古,无奈之下只好退出地宫并将景陵封闭。


一点点历史

康熙皇帝的景陵确实是考古过程中出现的一次失误,因为在1952年想要抢救性挖掘时,发现景陵内有大量的积水,无法进行挖掘工作,为了避免盗墓贼的再次光顾,只得将地宫入口再度封闭,其实当时就应该采取措施先清理,如此封闭实在是对文物的一种不负责任。

在1945年景陵就被土匪洗劫过,不少文物已经是破坏严重,但是还是有不少有价值的文物在其中。而在孙殿英盗挖清东陵时,不仅仅是盗挖了慈禧和乾隆的陵墓,也是去光顾了康熙的景陵,就是孙殿英打开的地宫入口。

当时孙殿英打开地宫入口之后,发现景陵已经有大量的积水,这种情况下盗挖是十分危险的。加上当时孙殿英已经是盗挖了慈禧墓,已经引起了各界的警觉,所以孙殿英便未封闭地宫就离开了。这就导致了景陵在1945年被土匪洗劫,遭受了重大的损失。

一直到1952年,期间一直有盗墓贼光顾景陵,这就导致景陵成为了破坏最为严重的陵墓。而且由于积水严重,大多数人认为景陵已经是错失了发掘的最佳时机。所以在1952年考古专家来到景陵勘探后,发现景陵已经被水淹了大半,于是索性将景陵封闭,这之后徐广源先生就一直呼吁对景陵开展抢救性挖掘,但一直无果。


小司马迁论史

康熙景陵,所葬者“一帝、四后、一皇贵妃”。清康熙虽也可以称得上千古一帝,所立功业足以留名青史。然而死后,他的陵寝命运并没有这么好,而是多次横遭惨祸,多次遭遇火灾,至今却都迷雾重重。

横遭惨祸的背后天灾也有人祸。这大抵可以姑且认为就是建国后考古专家出来后决定封墓的一个原因吧。康熙陵墓都遭遇了那些天灾人祸呢?

一、道光十二年(1821年)正月:

陵墓第一次遭难--火灾。火源在东西朝房,所幸并没有造成重大损失。

二、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二月二十日:

同样是火灾。这次比道光十二年的那场火灾更大,造成的损失也是极大的--隆恩殿直接被烧成废墟。

这两次火灾,清帝都曾差人调查,企图找出放火者,然而都是无头公案。

三、1945年:地宫被盗。

这次基本上就是一次疯狂性的盗墓行动。造成的损失基本上是毁灭性的。抛尸毁棺,随葬品被洗劫一空。连康熙帝生前最喜欢的九龙玉杯,到目前也是不知去向。

四、1952年7月14日:圣德神功碑亭毁于雷火之中。

此外,地面建筑物被毁的事件也是屡见不鲜。比如二柱门西柱莫名其妙倒地摔断、“隆恩门前的三路三孔拱桥的石栏杆全部被推倒凿碎”。最近的一次被盗,是康熙景陵内的妃园陵寝。时间发生在2015年的10月,现代盗墓贼盗出凤冠、朝靴等文物。


历史还可以这样学

建国后,考古专家进入到康熙陵墓,下墓进入到地宫有三道石门,由于民国时期盗墓贼已经将康熙陵墓洗劫一空,所以当时的石门已经是打开的了。考古人员进入到地墓里发现地下全是积水,越深入,积水越多,有的已经没过胸口。整个地宫一片狼藉,棺椁里康熙和皇后妃子的尸骨也被随意丢掉!大量的珍贵文物也已被盗。经过这次对康熙陵墓的考察后,国家决定永久封闭了景陵地宫,不对外开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