唇亡齿寒,秦国为何先征蜀国,后伐巴国?

古蜀国崛起于成都平原的同时,四川盆地东部的巴人也建立了巴国。巴人的来历相当复杂,可能混合了羌氐、濮越和华夏三个族系,是先秦时期南方的一个重要族群。那时候,巴蜀大地上星罗棋布着几十上百个小的部族政权,其中最强大的就是巴和蜀,两国即有合作,也有冲突——事实证明,他们的关系也将决定整个巴蜀地区的命运。巴蜀在春秋战国时期作为两个国家,并非蛮荒之地。巴蜀四面环山,道路崎岖狭窄,易守难攻。这样封闭式国家,造成了相对较少的内乱,国家实力渐渐强大。可这样的环境因素为什么巴蜀两国最终还是被秦国给吞并了呢?下面就来揭示这个问题的答案。

唇亡齿寒,秦国为何先征蜀国,后伐巴国?

唇亡齿寒,秦国为何先征蜀国,后伐巴国?

唇亡齿寒,秦国为何先征蜀国,后伐巴国?

唇亡齿寒,秦国为何先征蜀国,后伐巴国?

唇亡齿寒,秦国为何先征蜀国,后伐巴国?

唇亡齿寒,秦国为何先征蜀国,后伐巴国?

唇亡齿寒,秦国为何先征蜀国,后伐巴国?

秦国如愿获得了蜀地这个大后方,但想要真正利用这里的富饶,要解决的问题除了蜀人的反抗,还有成都平原令人头疼的水患。蜀国灭亡后,巴国高兴的太早,最终唇亡齿寒,秦国并没停止军事行动,而是直取巴国,仅数月巴国灭。秦国完成统一天下的第一步,为灭楚和统一中原奠定了基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