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臣良將得其主,願以肝膽付囑託——紀念百戰名將于學忠

于學忠字孝候,祖籍山東蓬萊,其父於文孚曾是毅軍宋慶的部下,當時正在旅順駐防,母親帶著孩子時而隨軍,1890年于學忠就出生於遼寧旅順軍營,幼小的于學忠看到日軍橫行霸道在中國的土地上,使他從小對日本便懷著仇恨之心。母親劉氏勤勞賢惠,教育孩子們要有志氣和抱負。貧困的生活錘鍊了于學忠堅毅自強的性格。從小懂事的他看到家中招待客人食物不夠吃,就抱起哭鬧的小妹妹上山去撿柴。每到年關時有上門催債者,母親說一定還,我們還不上孩子長大也要還,看到債主仍不答應,于學忠忍不住大聲說:

還,一定還,我們加倍還!

忠臣良將得其主,願以肝膽付囑託——紀念百戰名將於學忠

于學忠將軍

于學忠只上到小學五年級就輟學了,直到1908年通州成立隨軍學堂,開現代科學和軍事課程,于學忠經考試入學。1911年以第一名的成績畢業,在武衛左軍任排長、連長,後加升為步兵少校、中校。 1918年,直系第十八混成旅旅長趙榮華把于學忠調入其軍中任炮兵營營長,從此于學忠走上了其富有傳奇色彩的軍旅生涯,也開啟了這位百戰名將不平凡的一生。

一:初生牛犢不怕虎的于學忠,卻遇到了川軍名將劉伯承

1920年第一次直奉戰爭後,直系吳佩孚為佔據湖北,與前來援鄂的湘、川兩軍激戰。由於破格採納了營長於學忠退守待援的策略和進攻計劃,加之於的炮火威力,使川軍大敗。在一次會議上,吳佩孚說此役最大的收穫就是于學忠,“此人不凡,可大用。”川軍援鄂失敗後分成兩大派,不久開始火併。楊森、劉湘請求吳佩孚入川援助,孫中山支持的熊克武則請滇、黔兩軍入川助戰。經反覆較量,最終熊的川軍戰敗。此役在爭奪成都東南門戶龍泉山的戰鬥中,尚無敗績的于學忠遇上了川軍“軍神”、熊克武部的團長劉伯承。雙方你來我往,浴血奮戰,于學忠不支率部撤退。雖然失利,但于學忠對劉伯承的人品和指揮才能非常欽佩,有了這樣一個英雄相遇的經歷,使得日後在抗日戰爭時期二人時有往來如同相識老友。此後,吳佩孚不斷提拔于學忠,最後任第八軍軍長,于學忠時年三十五歲。

忠臣良將得其主,願以肝膽付囑託——紀念百戰名將於學忠

軍閥吳佩孚

1927年在北伐軍的打擊下,吳佩孚敗走南陽來到于學忠軍中,吸引了北伐軍的注意。此時軍中有人提出將吳佩孚送禮出境,一生忠義的于學忠拍案而起:“玉帥今日正在患難,即屬朋友亦應援助,況吳為直軍統帥,豈可落井下石。諸君如堅執此意,我當自殺以謝玉帥和諸君。” 吳佩孚要于學忠跟他一起率部入川 ,或把軍隊留交給於,於則表示要解甲歸田說;“大帥來我軍中,不能有所作為挽回頹勢,對不起大帥,應去者一;鄧縣一帶年來歉收,民有菜色,駐此重兵,深擾父老,應去者二;官兵無糧無餉,亦無服裝,不自避位,負我部屬,應去者三。”吳聽了極為感動,仍再三勸說,於說:“我決心已定,大帥不必再勸了!”遂親自把吳護送至渡口入川。于學忠與直系的關係從此結束。

吳佩孚走後,唐生智、蔣介石、閻錫山、張學良都派人來遊說于學忠,於均以拒絕。尤其對於學忠來說,蔣介石的為人被于學忠所不喜,他曾說道:“我一生都不會帶那個牌牌(國民黨帽徽)”1927年于學忠隻身離開部隊返回蓬萊故里。臨行前,軍中尚存現款萬餘元,于學忠除帶少數路費外,以萬元分給全軍官兵,每人只得3角餘。官兵對此十分意外,驚疑之際,紛紛懇切挽留,但于學忠去意已決,毫不動搖。

忠臣良將得其主,願以肝膽付囑託——紀念百戰名將於學忠

東北王張作霖

二: 忠臣得主 將遇良才

于學忠離開鄧縣後,原麾下部分軍隊派代表赴蓬萊再請于學忠出山執印。為了眾多部下的出路,于學忠思考再三決定率舊部投靠和其父有交情的奉系軍閥張作霖。張作霖見於學忠的到來很是高興,在北京中南海懷仁堂,張作霖對於學忠說:“你是故人子弟,不是外人。我知道你對吳子玉(吳佩孚)的忠義,希望你能像對吳子玉那樣對待我就很好了。”于學忠遂被任為奉系第20軍軍長劃歸第3、4方面軍團長張學良指揮。此後于學忠經歷了1928年蔣、馮、閻聯合對奉系的討伐;參加平息張宗昌、褚玉璞直魯聯軍;1930年兵不血刃武裝調停馮、閻、桂反蔣的中原大戰;1931年于學忠率部乾脆利落的粉碎了石友三的叛亂,張學良非常高興,在病中決定;“一切東北軍事由於(學忠)主持”。

1931年“九一八”事變中,于學忠堅決反對國民政府的“不抵抗主義”,並多次提出“集中幾個旅的兵力,犧牲他三團人,給敵人以打擊,挫其侵略氣焰”,但張學良礙於“國家大計”執行了不抵抗政策,使得東北軍不得不撤進關內。1932年8月,南京政府令于學忠從平津衛戍司令換任河北省政府主席兼51軍軍長,駐省會天津,51軍這支部隊從此伴隨於學忠一生的軍旅生涯。

忠臣良將得其主,願以肝膽付囑託——紀念百戰名將於學忠

張學良將軍

其時天津日租界不僅“合法”駐有日本軍隊,他們還網羅了一大批武裝便衣土匪、漢奸和日本、朝鮮浪人組成的“義勇隊”,這些人為非作歹,擾亂社會,天津人民苦不堪言。于學忠果斷調入兩個團著保安隊服裝維持秩序,命東北軍炮兵第七旅馳援天津,並下令:“一旦日本人發動戰爭,將所有炮彈都傾注到海光寺日本兵營裡”,堅決果斷的平定了“九一八”後日軍如法炮製的天津“一一八事變”。

1933年3月,在蔣介石消極抗日導致的一系列惡果影響下東北迅速淪陷,積極要求抗戰的張學良組織熱河抗戰打響,但隨著湯玉麟的臨陣逃脫使得熱河失守,蔣介石“丟車保帥”逼張學良通電下野,臨出國前把東北軍大部分軍權第一次交給了張作霖親點的“託孤之臣”于學忠,使之成為東北軍政實際當家人。隨著親日派何應欽的到來,接管了張學良留下的東北軍主力,並改編成為四個軍,在蔣介石授意下進行了“崽買爺田不心疼”式的消耗。以“以打促和的方式”將東北軍沿長城一線一字排開置於日軍火網,東北軍雖全力奮戰,傷亡慘重。在長城抗戰總計65000人傷亡中,東北軍傷亡達到了四萬餘人,最後長城抗戰以簽訂賣國的《塘沽協定》告終。

忠臣良將得其主,願以肝膽付囑託——紀念百戰名將於學忠

長城抗戰

三:于學忠軼事

東北抗日先鋒馬占山自蘇聯回國後,當面向蔣介石要兵、要番號、要武器,決心繼續抗日,蔣兩次以“頭痛”搪塞。1934年報國無門的馬占山滿懷悲涼與失望來到天津,受到于學忠的熱烈歡迎和嚴密保護,粉碎了日本人和漢奸多次暗殺馬占山並綁架其長子的的陰謀。日寇侵佔我東三省後,看到于學忠是他們進佔華北的最大阻力,便千方百計地拉攏利誘于學忠,均遭堅決拒絕,於是翻臉,多次使出惡毒的陰謀殺害手段。有一次他們用3萬元法幣預付1萬元收買于學忠的警衛唐朝卿,只要“到時候不要管”就行。但有著愛國熱血的唐朝卿表面答應,拿了錢轉身向于學忠原原本本作了報告。于學忠提升唐為上尉連長作為嘉獎,讓唐把一萬元帶回家自用。於老太太得知後,把唐請到家中,高度讚揚了他的忠義愛國精神,還把自己心愛的一名貼身丫頭許配給唐做妻子。

忠臣良將得其主,願以肝膽付囑託——紀念百戰名將於學忠

長河匯聚歲月長存

于學忠對日寇的卑鄙的伎倆忍無可忍,嚴厲警告日本駐屯軍;“如不停止挑釁及陰謀刺殺等一切險惡活動,既向日租界開炮!”狡詐的日本人見一計不成再生一計,1935年5月29日,日軍全副武裝,配備裝甲車、機關槍和鋼炮在河北區遊行,最後到了省政府門前,竟然還出動了坦克和飛機助威,於部哨兵鳴槍警告日軍也全然不理。于學忠氣憤已極,下令預先在腰間綁好了手榴彈和炸藥包的士兵橫躺在省府門前,準備與日軍坦克同歸於盡!日軍終於膽怯地退了回去。此事平津的《泰晤士報》作了報道,而國民黨不但封鎖消息,還下達了《邦交敦睦令》,在全國禁止任何抗日排日的宣傳和團體活動。日本人無計可施,只好以各種“理由”不斷要求南京政府撤掉于學忠。於是何應欽多次“勸說”于學忠辭職,悲憤交加的于學忠說到:“我是中國的軍政官員,不是日本人任命的,我不會辭職,如果要撤也是國民政府下令”,最後只得由蔣介石在1935年6月下令解除了于學忠的職務,並強行把于學忠連同所屬部隊調往甘陝。

四:于學忠第二次臨危受命掌管東北軍

于學忠率51軍駐防甘肅時兼任甘肅省主席。51軍此時實際上是蔣介石命令擔負“繳共”任務的前線部隊,但富有正義感的於部卻未和紅軍交手。並多次奉張學良的命令為困苦中掙扎的紅軍運送彈藥給養。直到“西安事變”爆發,1936年12月,在張學良準備發動“西安事變”時,于學忠曾問張學良:“你這樣做,何以善其後?”張答道:“說幹就幹,何必顧慮那麼多?”于學忠不由擔心的說:“要幹就得幹到底,決不可半途而廢。”但經過多方政治博弈,最終西安事變和平解決,雖然說“半途而廢”的西安事變日後給東北軍帶來了一系列的苦難。但為一致對外的抗戰大局,張學良仍然決定陪同蔣介石回南京,並在機場留下手諭,第二次把東北軍大權和張學良全部財產交給了于學忠掌管。

忠臣良將得其主,願以肝膽付囑託——紀念百戰名將於學忠

西安事變前的蔣介石和張學良

“蔣介石回南京後,果然把張學良扣押。在營救張學良問題上,東北軍、西北軍和中共紅軍是一致的。但是東北軍衛隊營中部分少壯派軍官不聽周恩來和于學忠苦口婆心的勸說,一心要武力解決,並殺害了主和的王以哲軍長,形勢危在旦夕。又是周恩來和于學忠做了大量艱苦細緻的工作,同時于學忠獨自並和楊虎城一起通電全國,陳述“西安事變”的初衷,控訴蔣介石扣押張學良,得到了廣泛的同情和支持,從而避免了內戰,爭取到一致抗日的有利局面。1937年2月124日蔣介石就開放言論、集中人才、赦免政治犯等三個問題發表談話,答覆並部分接受了一致抗日的要求,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西安事變獲得和平解決。

忠臣良將得其主,願以肝膽付囑託——紀念百戰名將於學忠

西安事變紀念館

1937年3月,東北軍奉命東調,蔣介石任命于學忠為江蘇綏靖主任的空銜,統率駐紮鄂豫皖的東北軍。這時蔣電令要於對東北軍中的共產黨力量“武力解決”,對紅軍有很深同情的于學忠卻多次抵制,並化整為零把大量共產黨員保護起來。 對於東北軍來說,于學忠是個“外人”,但是他對東北軍和張學良充滿感情。在一次談話中他感人至深地講到:一、一切都要為張副司令的安全著想,不能走錯一步;二、東北軍不僅內部要搞好團結,也要和外部搞好團結;三、停止內戰、一致抗日。要多打勝仗,以戰功來獲取張副司令的自由。這幾句話是于學忠的肺腑之言。

在之後的時間裡,面臨各種錯綜複雜的環境背景,無論深深青睞于學忠“忠義高品”的蔣介石對之進行何種高官厚祿的利誘,于學忠卻始終不為所動,為了保全失去最高統帥的東北軍,不得已戴上了“國民黨的牌牌”的于學忠,凡事一切以張學良的切身利益出發始終成為于學忠的最高行事準則,併為之恪守終生。甚至解放後,于學忠曾請示周恩來,如何處理張學良留下的財產?周恩來說還是你自己決定吧。掌管張學良鉅額財產的于學忠多年始終分文未動。而是通過法院把財產妥善地分給了張學良在大陸的親屬。晚年張學良聞聽此事時感慨萬分的說到:“我忘不了于學忠,他是我的左右手啊!”

未完待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