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貨分享|員工離職,其實並不是離職,而是離開老闆,離開公司

文/曹琳老師

乾貨分享|員工離職,其實並不是離職,而是離開老闆,離開公司

導讀

說到離職,大家第一時間想到的原因都是錢沒到位。但覺得,更多的時候員工其實不是離職,而是離開老闆,離開公司,是心委屈了。

留住好員工看似困難,實則非然,很多管理者犯下的大多數錯誤都是可以避免的,但一旦管理者犯下了錯,最出色的員工往往最先離職,因為他們擁有最多選擇。

乾貨分享|員工離職,其實並不是離職,而是離開老闆,離開公司

公司如果不能讓好員工全心投入到工作中,就留不住好員工——這理應成為常識,卻仍然有很多人不知道。

好員工的離去並非突如其來。事實上,他們對工作的興趣是逐漸消磨殆盡的。

國外有學者曾花費大量時間來研究這種現象,並稱之為“電力減弱”現象。出色員工就像瀕死的恆星一樣,他們對工作的激情是慢慢消減的。

“‘電力減弱'不同於熄火,因為員工並沒有陷入嚴重的危機中,他們似乎表現不錯:投入大量時間工作,與人高效合作完成任務,會議發言無可挑剔。但與此同時,他們正默默地承受不斷的打擊。可想而知,到頭來他們唯有離職。”

為了防止“電力減弱”,留住頂尖人才,公司和管理者必須認識到,自己的哪些做法導致了員工激情的緩慢消退,其中以下八種做法危害最大,若想留住好員工,必須避免:

乾貨分享|員工離職,其實並不是離職,而是離開老闆,離開公司

  • 制定一堆愚蠢的規則

公司當然需要規章制度,但萬不可制定目光短淺、馬馬虎虎的規章制度,妄圖以此建立秩序。無論是過分嚴格的考勤制度,還是剋扣員工的加班費,甚至只是幾條多餘的規定,都可能把人逼瘋。

乾貨分享|員工離職,其實並不是離職,而是離開老闆,離開公司

  • 無差別對待員工

一視同仁的方法雖然適用於學校教育,卻不宜用在職場上。

對優秀員工而言,這意味著不管自己表現多麼好,待遇都和只會打卡上下班的傻瓜無差。

  • 容忍員工的不良表現

據說,一支爵士樂隊的水平取決於其最差的樂手,無論其他樂手多麼優秀,觀眾聽到的都是最差樂手的演奏,在職場上亦然。

乾貨分享|員工離職,其實並不是離職,而是離開老闆,離開公司

若公司絲毫不處罰表現差的員工,他們就會拖累其他員工的表現,尤其是最出色的員工。如果管理者情商不足,不能有效處理不良表現的問題,這類情況就會發生。

  • 對員工的成績沒有肯定

管理者容易低估表揚的力量,尤其易低估其對於極度需要激勵的優秀員工的作用。人人都愛榮譽,勤勤懇懇、全身心投入工作的員工尤甚,獎勵個人的貢獻,這說明管理者予以了重視。

乾貨分享|員工離職,其實並不是離職,而是離開老闆,離開公司

管理者需要與員工溝通,找出他們各自喜好的獎勵方式,用以嘉獎他們良好的工作表現。

  • 不關心員工

超過半數員工離職的原因是與上司關係不佳。聰明的公司會確保其管理者懂得如何做到既專業又不乏人情味。

這類管理者會為員工取得的成功感到自豪,理解員工的難處,同時也會讓員工接受各種挑戰,哪怕這個過程會痛苦。

  • 不為員工描述公司的發展藍圖

不停給員工分配任務,這樣做似乎效率很高。然而,對優秀員工而言,不清楚公司的藍圖,可能成為他們離職的主要原因。

優秀員工願意承擔更大的工作量,是因為真心在意自己的工作,這些工作必須有價值。

  • 員工無法追求自己的愛好

谷歌公司規定員工投入至少20%的時間去做“自認為最有益於谷歌的事”。這些興趣愛好的項目催生了優秀的谷歌產品,如谷歌郵箱和廣告聯盟,但其最大的作用是培養了高度專注的谷歌員工。

乾貨分享|員工離職,其實並不是離職,而是離開老闆,離開公司

才能出眾的員工往往滿懷熱忱,讓這些員工有機會追求自己的愛好,可以提高他們的工作效率和對工作的滿意度,但很多管理者卻把員工的工作範圍限制在一個小空間裡。

這類管理者擔憂,如果讓員工擴大注意力範圍,追求自己的興趣愛好,他們的效率就會降低,這種擔憂純屬多餘。

研究表明,如果員工能夠在工作中追求自己的愛好,其大腦會一直處於興奮狀態,而此時的效率是正常效率的五倍。

乾貨分享|員工離職,其實並不是離職,而是離開老闆,離開公司

  • 工作毫無樂趣

如果員工工作得很無聊,這就是管理者的問題。員工不愉快,就無法全身心投入到工作當中。

樂趣是抵抗“電力減弱”的主要力量。好公司都會清楚一點:讓員工適當放鬆很重要。例如,谷歌公司竭盡所能讓工作變得有趣,如免費用餐、保齡球場和健身課程等等。

谷歌這樣做的意圖很簡單:如果工作很有趣,員工不僅會表現得更好,而且會願意工作更長時間,甚至會以此作為長久的事業。

總而言之,面對員工流動問題,管理者往往怨天尤人,卻忽略了問題的癥結所在——員工其實並不是離職,而是離開老闆,離開公司。

乾貨分享|員工離職,其實並不是離職,而是離開老闆,離開公司

王衛在談到員工管理時說,對於管理幾十萬人的公司,我沒有特別獨到之處,只是將管理迴歸到人性的本質上來。在此也分享一下王衛的“人性”管理。

人性需要什麼,你就給員工什麼。

員工需要公平,你給他公平;他需要多勞多得,你要幫他算得清清楚楚。尊重、照顧和發展機會都要給到他。不過,這樣的給予要有底線,如同父母不能過度寵愛孩子,有時也要“狠心”。

人就是這個樣子,追求快樂、逃避痛苦。你只要掌握人性,以人性化的思維設計管理方法,其實並不是特別了不起的事情。

不論是21萬人還是40萬人,只要按照人性化的方法去管理,就不會存在問題。員工的命運並不掌握在他的上級手裡,也並不掌握在某一個人手裡,而是由整個組織的機制決定的。

把一切都回歸到面臨什麼、需要什麼的本質問題上就是王衛在順豐的管理方法。

從人性的角度談績效管理

作為老闆需要反省當前公司績效流於形式,落地無效,員工怨聲載道的原因是什麼?不出所料的話應該集中在以下幾點上:

  1. 考核是為了向員工提高要求;
  2. 考核只站在公司的立場,不顧及員工的感受;
  3. 考核用來壓制或扣減員工的收入;
  4. 考核很費時間、精力,卻沒給員工帶來好處;
  5. 考核沒有獲得員工的認同、共識;
  6. 考核設計不合理,評價不客觀。
乾貨分享|員工離職,其實並不是離職,而是離開老闆,離開公司

從人性的角度來說,員工不喜歡考核,更需要多激勵。績效管理的真正意義在於:

  • 如果你真正認同欣賞某位員工,就讓他增加收入;
  • 如果你真的愛你的員工,就要想方設法讓他得到更多的薪水;
  • 如果你真的想打造一家超級企業,就要讓員工與你分享利益;
  • 如果你看到員工生活艱難,就要把他激發起來為他謀求收入增長。
乾貨分享|員工離職,其實並不是離職,而是離開老闆,離開公司

富有激勵性KSF、PPV、積分式、預算管控等模式實操內容及案例,來自《績效核能》一書,上萬名老闆、導師推薦,內含數十行業案例。想深入學習的,建議點擊以下鏈接購買!贈送獨家視頻學習資料。

結合以上的論述,公司的老闆或高管們就要捫心自問,當前公司存在的各類問題是怎樣解決的,你的解決方法是否是尊重人性?如果問一個員工對當前的收入是否滿意,我想會超出一半的人說不滿意,甚至永遠都不會滿意,這就是人性。人都是逐利的,其實這不是壞事,越計較說明員工越有追求:

  1. 如果員工計較收入但不願意付出,說明文化與環境有問題;
  2. 如果員工計較但得不到合理回報,說明機制有問題;
  3. 員工付出但得不到合理回報,說明創造力和生產力有問題。
乾貨分享|員工離職,其實並不是離職,而是離開老闆,離開公司

員工不滿意收入與老闆不滿足利潤是同樣的道理,每個人都想多賺錢,一般來說:

老闆要考核、員工要激勵;

老闆要盈利、員工要加薪;

老闆要敬業奉獻、員工要價值實現。

其實,在矛盾的背後有兩條共同的基線:一是人性,二是利益。遵循人性、目標一致、利益趨同,所有的矛盾都能辯證統一。

往期精彩回顧:

附:六條最真理的績效實踐

1.沒有利益趨同,就沒有思維統一;

2.沒有誘人的激勵計劃,就沒有賣力的行動計劃;

3.沒有人願意被考核,但人人都喜歡考核別人;

4.管理可以更簡單,但激勵一定要多元化;

5.快樂也是一種生產力,且是可持續的凝聚力;

6.追逐名利是人的本性,比假清高更有現實的創造力。

不要等明天,明天太遙遠,今天就行動!

對此你有什麼想法或建議,想要詳細瞭解KSF薪酬全績效模式可以私信,也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評論、交流!

文/曹琳老師

分享是一種美德,如果文章對大家有所啟發或幫助,歡迎轉發、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們創作的動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