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傳銷式“感恩教育”進校園,小學生痛哭,這種教育方式你怎麼看?

影說笑

從2015年以來,“感恩教育”就開始進入校園。根據互聯網上的數據,至今為止“感恩教育”的演講會已經在全國20餘省各中小學中巡迴舉辦。在一段感恩教育的視頻報道中,看到的“感恩教育”是這樣的: 一個人在臺上,對臺下幾百名學生聲嘶力竭、慷慨激昂的說:


在全世界,只有一個國家的媽媽是最偉大的,那就是中國孩子的母親!她們一年到頭在家做牛做馬,她們一年到頭為我們付出,我們從來不理解她,我們從來沒有想想她的不容易!最後我們的媽媽有了情緒,她們只能發洩在她們最有安全感的人身上,那就是你們!如果不發洩出來,我們的媽媽就不能繼續正常的更好的愛我們!

首先從感受上來說,這樣的感恩教育沒有給孩子帶來被愛,被支持的幸福感,而是一種“媽媽為你做了那麼多,而你從來都不理解,你對得起你媽嗎?”的羞愧感。心理學家大衛 霍金斯分析了各類情感的能量等級,他意外的發現“羞愧”竟是最負面的情緒。我不禁懷疑,這種激發孩子羞愧心的教育是不是已經偏離了教育的正常軌道。

同時讓我非常不安的是內容上的謬誤。感恩,是一種美好的情感。應該是體會到父母的不易和付出與之後,一種內心升湧起暖意,一種自然的希望回報的願望。而不是像“感恩教育”老師所說的,“媽媽的嘮叨你就應該忍受”的壓抑和委屈;也完全不是“你不讓媽媽發洩出來,媽媽就會得精神病,就不能更好的愛你”的恐懼;也不應該是喊著“別讓愛你的人失望”這樣的口號,讓孩子們不敢質疑,只能實現父母期望的沉重綁架……這些,對孩子的自我評價、安全感、獨立思考能力都傷害太大了。

我相信,對“感恩”的宣講中有很過激的,也有比較理性的。畢竟我們通過媒體聽到的只有一個視頻和幾張照片。但是問題是,這樣主張以絕對化語言、情緒化氣氛去做的教育,它的質量的可控度如何呢?

媒體上對“感恩教育”的態度其實很一邊倒,基本都是質疑的聲音。然而為什麼有這麼多學校會歡迎這樣的教育進入校園呢?有的不僅是學生聽,還召集所有家長來聽,來接受孩子的集體磕頭。我想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之一是很多學校發現,孩子到了某個年齡,會出現違背父母學校的要求,甚至和他們發生衝突、不好好學習的狀態。學校可能在認為,這是孩子太不懂得感恩父母、感恩老師的結果吧。

要評價一種教育理念是不是好,我認為最基礎的標準是要看這種教育的目的是在於讓被教育者追求真相、成為自己,還是要控制一個人,成為我們滿意的樣子。


蘭海

用一種假哭的形式,來說感恩。痛哭的意義,在於真的心痛才叫痛哭,感恩教育帶來的那是假哭。

我看見很多學校都有這樣的演講,然後操場上哭成一片,然後呢?這些孩子真的都懂得父母的辛苦嗎?他們都懂得感恩了嗎?這肯定是不現實的。都說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那麼真的窮人家的孩子就能理解父母感恩這個道理嗎?

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自己是在什麼時候,才開始認識到父母的辛苦,才懂得對父母感恩。我相信絕大數人,都是因為自己有了小孩。這個時候的人才會成熟,才會懂得責任與感恩。

我們年輕的時候,我們一直認為父母本來就該工作養我們,因為我們是他們的孩子,不管別人說什麼你父母那麼辛苦,你就該聽話一點這樣的話?我們真的都聽進去了嗎?顯然我們都聽不進去。

當我們自己有了孩子,有了自己的家庭,身上開始扛起家庭的重擔,這個時候我們才能理解,什麼叫辛苦,你才能明白父母毫無保留的愛來自哪裡。

與其來一場假哭,不如來一次有意義的活動。不是假裝看望老奶奶,不是假裝去大街打掃,而是真正去做一件事情,比如組織一場地攤活動,組織一場幹活的勞工,只有做過才能明白其中的艱辛。

感恩教育就像一陣風,刮完了,孩子也該下課了。倒不如在生活中跟孩子做個朋友,我並不需要孩子懂得我的辛苦,但我要明白他的真實感受。


啟畫教育

這個問題之前回答過一個類似的了,這裡再大致寫一點吧。

首先,我覺得童心是聖潔的,不容欺騙。

記得那年我和兒子剛搬來市裡,兒子上一年級,我們的窗戶正對著樓下的博物館,經常有一些會議或升旗儀式什麼的在哪裡舉行。人們胸前帶著禮花,站成一排或幾排,舉行儀式的時候一般先奏國歌,然後升旗,然後領導發言,然後鼓掌,這時候兒子就坐在窗前往下張望,當人們敬禮的時候他也敬禮,人們鼓掌的時候他也跟著拍著小手,整個過程氣氛莊嚴肅穆隆重。

有一天星期五,兒子想讓我週六帶他去博物館裡面看看,我說好。趕巧,我要買張床,而博物館週六週日也要舉行一個傢俱展銷會。

第二天兒子起得很早刷牙,洗臉,穿得週週正周,臉也抹得白白,最關鍵的是:他還對著鏡子把紅領巾戴得端端正正,一絲不苟。那莊重的神情不亞於趕赴一個重大的晏會或慶典什麼的。

他拉著我的手小心翼翼而又有點扭扭捏捏的走進了博物館,面對滿目的傢俱,凌亂的院子,兒子紅著臉一言不發,直到最後一個小角落走完,兒子說媽媽,咱走吧,說著羞紅了臉不好意思地從脖子上取下了紅領巾揉巴揉巴裝進了褲兜裡,然後又說熱,又脫下了外衫,只剩下一個小背心。

我只知道他在為他來之前的鄭重準備感到恥辱,看著兒子失望的表情,同時我也知道他心中那個神聖的地方已經——不復存在,我的心不由得隱隱地疼,為兒子心中那份失去的神聖,我握緊了他的手走了出去。

從那以後,兒子再也不坐在窗邊往下看,當然人們敬禮的時候他也不再敬禮,更不會在他們鼓掌的時候也隨著鼓掌,他好像完全忘記了他們。

其實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神聖的地方,它純淨美好禁不起任何的觸碰。就像兒子,本來他對博物館是抱著神聖莊嚴而崇敬的心情的,可是一場傢俱展,破壞了他心目中所有的神聖和美好。

其次,教育不能蒙上銅臭。

其實學校舉行感恩演講我並不反對,我反對的是藉著演講之名,藉著感恩之名,藉著博愛之名進行賣書。要知道他們賣的不是書,而是孩子的純真。

那天我真的好忙好忙,兒子說學校要開家長會,我說不去不行嗎,兒子說不行,這是全校舉行的,必須去,無奈只好去了,哎喲那個音樂緩緩,彩旗飄揚,各班迎賓團手中都舉著高高的牌子,那一個熱烈和隆重喲,我就不形容了。隨著一個學生的引領,去了會議室,越聽咋越覺得不對勁呢,這好像、好像推銷呀,哪是什麼家長會啊,這完全是要賣書的節奏啊!果不其然,最後就是賣書,一套書好像三千多,工作人員堵在門口拿個小本在登記,我那個難為呀,這是買呢還是不買呢,不買老師萬一給小鞋穿怎麼辦,要知道現在能進學校賣書的基本上是和校方吃在一塊的,校方要抽提成的,不然怎麼能進校園呢。可是買吧,三千多也太黑了吧,這時忽然從前面悄悄傳來班主任不讓買的消息,哦,真是如釋重負謝天謝地啊!放眼再看看大家,原來全都和我一個心情。

現在我們常常感慨社會上人心難測,騙術太多,人情太薄,學校似乎是唯一不被世俗沾染的地方,那麼,現在什麼節奏?是不是我們的“大神”終於出手,要連孩子都不放過?

最後我想敬告那些賣書寫書的“大神”們,收起你們的髒手,給我們的校園留一個乾淨而神聖的角落吧!不要讓孩子若干年以後覺得被愚弄了,留一份純真給他們,留一份無愧給自己。

猶豫來去,最後還是想問一下,那些賣書的“大神”們是如何能走進校園的?


1葉知春語

深夜看到這個問題及一些回答,使我陷入深思,躺在床上輾轉反側,所以不請自來,與諸位道些心裡想的。

我是一名講師,我的領域是家庭教育,這些年也講了不少勵志感恩的課。

認認真真懷著學生的心態讀了許多回答,其中大多觀點我是很贊同的,也很感激這麼多朋友分享了自己的思考。說實話,這個問題也曾在一段時間困擾著我,那時一位教育同行便因一場感恩講座登了頭條,網上罵聲一片。雖然我們與他們機構的運作模式截然不同,內容也有本質的區別,但評論裡每一條咒罵,彷彿都是在指向我。

所以那段時間,我迷茫了,我有些焦慮,小心翼翼的怕被千夫所指。師孃很快地察覺到我的變化,於是找了機會,一起談心,師孃是資深心理諮詢師、薩提亞導師。

她問了我幾個問題,陳列如下:

一問:你內心真正覺得感恩勵志這樣的課,對學生有無好處?

一答:有。

肯定的答案脫口而出,這些是我的信仰,因為我曾是一個被一堂這樣的課影響和改變的孩子。

二問:在你所講的這些場裡,你獲得的反饋是什麼?

二答:多為好。

我所收集的反饋,從不只看現場。現場的氣氛絕對是好的,而且我明白,沒有人會在現場當著你的面說你不好。所以師孃問到這個問題時,我就想起了許許多多家長講座結束回到生活後給我的反映,以及主辦方校長調查得來的反饋。

三問:你講課是為了什麼?

三答:……

我講課是為了什麼?當時我就陷入了思考。在我想了好久之後,師孃又問:“是為了改變孩子嗎?”

為了改變孩子?人是不可能被改變的,教育最大的問題也是總想改變對方。只要抱著改變的想法,教育就會功利,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會受傷。

“我是在影響孩子”我說,“哪怕一場隻影響到了一個,也值得了。”

“那你是為了錢財嗎?”師孃又問。

凡是涉及到利益,問題都會很敏感,但今晚,我還是想要明白的寫下來。

實話實說,我喜歡錢,每到發工資時,都會高興一段時間。卻從未想過靠著講課飛騰黃達,這幾年,我不知多少次主動義務的講學、培訓,只是想盡自己的能力,影響幫助更多的人。事實也是如此,講學與培訓並沒有給我帶來太多的收入。

“我問完了,諮詢結束,小虎,你已經有答案了。”師孃說。

教育是一條不容易走的路,但總有些人在認真的走著。海水退潮的時候,才知道哪些人沒穿底褲。

我們向來是反對純粹感恩的講座,所以一直以來恩師指導我的講學,都是把感恩當做一小環節。我們總結了有十把少年寶劍:影響、相信、轉念、目標、欣賞、習慣、態度、堅持、領袖、感恩來分享給孩子、家長。因為過度的感恩,會使孩子內疚,反而起到負面的效果。凡事有度,人生無大誤。

一邊思考,一邊打著字,不知不覺兩個小時過去,天逐漸亮起,黑暗總會褪去。

學生小虎,對著良心,今夜把這問題回答給自己。


小虎老師

我曾經作為感恩勵志教育的講師,被作為專家教授,一起隨一箇中介機構,去過雲南、四川等地,做感恩勵志教育報告會。那是五年前的事情。做了半年,心懷慚愧,後來就隱退於江湖了。今天寫出來這些,也算是對所有經歷過這種講座的朋友的一種懺悔。當然這些遠遠不不足以洗去我心底的罪過感。

一篇35分鐘的稿子,是翻來覆去幾百遍背下來的,每一個詞,每一個字都是精心斟酌好的,臺上的每一個動作,每一個節奏,也都是精心設計好的,所以呢,真的叫做演講,七分表演,三分講。這個稿子曾經被上百人用過。也就是大家所講的都是一樣的東西。只不過結合個人風格有所改變。催眠音樂是一樣的。營銷模式也是一模一樣的。據說寫這個稿子的、做這個催眠的人,是比較早做這個課程的人,已經在短短几年之內掙了幾千萬,在北京買了幾套房。現在已經不幹這個了,開始轉手做實體了。

因為稿子是倒背如流的,所以它真正的意義上是個體力活兒,你需要深情並茂、竭盡全力的表演而已。所以其中的感情,有多少是真的多少是假的,連我自己也不知道。其中的道理,有沒有科學性?到底能對學生起到多大的作用?這個真的有待研究。

但是,這個不是最令我反感的地方。最令我心懷不安的是那些銷售給學生家長的所謂的書籍資料。

自己編的兩本書,自己設計,自己找印刷廠印刷,隨便蒐集來的一些學習方法方面的視頻資料,放在一張光盤裡。兩本書連同視頻光盤,成本合起來就是十幾塊。但是要銷售100到150元。最好的一場可以賣給上千學生。一場報告會,一個小時,賣書賣的買到三五萬元。

問題是這些書的內容,孩子們、家長們能否看懂,能否消化掉?這些視頻對他們來說有多大的價值和意義?這些書籍資料隨後就會變成知識垃圾,被他們放在書架上,或者被扔掉,被賣掉。一個家長欺騙他一百元,似乎不算大的欺騙,但是山裡的孩子原本就不富裕,而且他們對您如此的崇拜,你在欺騙了這些純真的眼睛與純真的心靈,這樣做是對不起天地良心。

我真的不敢保證我所編的這本書,目前還在被盜版,被好幾個機構反覆運用著,一樣的內容,死起來換個封皮,換個名字,就ok了。這是我感覺自己比較罪惡的地方。我覺得當年錯就錯在一不留神,讓自己的知識如此的庸俗化了。

說白了,做報告不是目的,銷售書籍資料才是目的。這個就是盈利的最終點。

當時去做這個的初衷,一是被經濟所誘惑,那時是非常缺錢的,二是總想著,這是一種善事,他真的可以影響很多人去學會感恩,真的可以影響家長改變自己的教育方式。但是後來想想,教育不是一蹴而就,一次這樣的感恩報告,半個小時下來,學生能接受多少?家長能接受多少?這樣做的意義對他們來說真的很重大嗎?

一場報告會,如果有一兩個孩子真的可以深入骨髓深入靈魂,發憤圖強,將來考入理想大學,也算是作為講師積了德了。

一場報告會,如果能讓一兩個家長,真的可以改變自己的教育方式,提升對孩子的教育質量,也算作是功德無量了。

但問題是,這種東西最害怕流於形式,是最害怕商業化。一場安利式的雞血表演過後,能夠留下什麼?這是每一個把教育作為產業的從業者應該思考的。

好在目前很多學校與家長已經看清了這種商業行為,已經拒絕這種表演,即使是看錶演,也只是只聽而不買產品。也就是說大家相對理智了,這種商業生活的空間會越來越小。

但是這次走動對我的觸動也很深,山裡面的孩子真的很少去見到外面的世界。在貴州,一所高中的老師聽說我們是從北京過來的,很是羨慕,他們說可能我們一輩子也去不了北京。他們說這句話的時候,我真的非常傷感。而我居然是個騙子,以一個騙子的身份在面對著這些有幸福追求的靈魂。所以,想起來這些,我的心就在流血。

山裡的孩子不發達地區的孩子們的讀書生活真的非常可憐,那麼,我們的專家們,能不能行動起來與實際行動,去給予他們一些實實在在的幫助?不僅僅是上幾節課,講機場報告,做幾場秀,讓自己的靈魂洗禮一次,給自己的身上臉上貼點金,而是實實在在的給他們物質與精神方面的幫助。這是我們想看到的。

我年齡有點大了,身體也不好,因為不甘於做昧良心的事情,所以至今不富裕,僅僅顧得了溫飽。但是我真的蠻想呼籲我們的一些專家老師們,看到這篇文章的朋友們,去為需要援助的他們,伸出自己溫暖的援手。


高考元學力嶽峰

藍老師也參加過一次這種傳銷式“感恩教育”,一位自稱某某老師,某某教育專家,對學生進行演講。聲情並茂的演講,加上煽情的故事。讓學生感動的抱頭痛哭,給家長說“對不起,我錯了”,“爸爸媽媽我愛你”等等,獲得滿堂喝彩,覺的這就是專家。的確,藍老師佩服這些團隊抓住了學生的弱點,講解材料設置步步緊扣學生感恩這一主題。但是,演講完畢後,開始推銷書籍,6本書100元,家長為了孩子,看孩子這樣聽話,都紛紛搶著購買。

表面看教育效果明顯,實際只是哭了一場而已。

通過講個體故事,如殘疾學生自立成長的故事,通過撿破爛供孩子讀書的父母的故事,這樣的故事容易打動小學生的淚腺。學生通過比較故事中的人物和自己形成鮮明的對比,覺的自己要感恩父母,感恩老師,自己沒有做好。的確小學生哭了,而且哭的不止一次,連在一起的家長都感動了,和孩子擁抱在一起。可是,事後這樣呢?這就是個大大的問號了,反正我的孩子還是老樣子,和我犟嘴,再也沒有感恩的一點意思,我覺得就是哭了一場而已。

感恩教育,不是一場演講就能教育的。

感恩教育在現在的中小學生中急需開展,而且應該作為一項長期的內容對學生教育。首先,學生應該學會感恩父母。現在的獨生子女都比較自私不會分享,有什麼好吃的,好玩的只想到自己,絕對想不到第二人。一個人如果連父母都沒有感恩之心,這種人就不配做人,連動物都不如。其次,感恩老師,學生生活除了家就是學校,除了感恩父母外,要有一顆感恩老師的心,老師辛勤的勞動,學生每天都看在眼裡,當然要在心裡存在一顆感恩的心,感謝為他們傳授知識,感謝老師教他們如何做人。最後,感謝社會,感謝國家,有一顆感恩的愛國之心。是國家的好政策,才有今天幸福的生活。感恩教育學校不能僅僅靠一場演講,一次班會是遠遠不夠的,要將感恩教育作為學校德育工作的重點內容之一來抓。


感恩教育不能商業化、金錢化。

感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之一,不能將感恩教育商業化、金錢化。本來是一次有益的教育活動,一旦摻雜財物,不免讓人有一盤好菜吃出蒼蠅的味道。傳銷式"感恩教育"應該遠離校園,還校園一盤色香味俱全的舌尖上的美味。


藍老師看教育

個人感覺這種教育方式不能籠統的說好還是不好。

下面我結合兩個詞來談一下自己的看法,這兩個詞是“打通”和“後續”。

首先談“打通”。

這種“感恩教育”我也曾親身參與過幾場,它的主要手段是通過“煽情”的方式激發孩子對家長和老師的愛與感恩。說實話在現場效果來說,絕大多數孩子和家長都會被講師所帶動。尤其是孩子,隨著講師的講演和引導以及情境的創設,他們會更深刻地感受到師長的奉獻和偉大。會從內心立志要好好學習,善待師長。甚至有的孩子會因為內心的激動和對過去行為的悔恨,給家長和老師下跪。

雖然,這種表達方式確實有些“高調”,但是有一點是不容否認的,那就是當孩子流淚和下跪的時候,他的內心是受到觸動的,並且是願意主動和家長溝通和交流,表達自己的情感和內心的。


而這一點在我們許多的家庭和學校其實是做得不夠的,因為家長和老師的過於在意學生的成績或者某些方面的單一表現,我們更多的是關注外在的東西,而忽視了跟孩子之間心靈的溝通和交流。另外因為更多的教育者在跟孩子相處時更多的是批評和嘮叨,正處在形成自我意識階段的孩子,往往會因為反感,主動封閉跟師長的交流。所以我們會發現其實我們更多的時候是無法走進孩子的內心的。

對於教育而言,無法走進內心,教育只能算做強制灌輸,這種方式更多的是眼前的短期效果,而對孩子的長遠發展無疑是效果堪憂的。


而這種“煽情”式感恩教育的意義,就在於通過外在的手段,在某一刻幫助孩子和師長重新打通這個鏈接,讓孩子更深刻地感受到教育者的付出和良苦用心。所以我們發現雖然這種教育無法達到更多的家長期望的,孩子從此“變一個人”,但是一方面確實有一部分孩子達到了這樣的效果,另一方面相當多的孩子,他們的內心是出現了微妙的變化的,儘管這些變化還難以察覺出來。

所以從“打通”情感鏈接這方面來說,我覺得這種感恩教育有它的積極意義。


下面再談“後續”。

我們好多的家長在教育孩子這件事上有個非常不切合實際的期望,那就是總是期望“某一個談話”“某一場講座”“某一種方法”能夠扭轉乾坤!但是事實上教育要遵循“百年樹人”這樣的原則。也就是教育絕對不是一朝一夕之功。

這就要談到我們的第二個關鍵詞“後續”.


任何一種教育形式都不是孤立存在,都需要其他形式的相輔相成,都需要更多的“後續”工作去進一步鞏固和夯實教育成果。

但是遺憾的是,更多的學校和家庭其實是忽略了這個更為重要的工作,和自己的教育責任。

比如,學校在這樣一場感恩教育後,是讓孩子的感恩之心曇花一現,還是通過進一步的活動或者更細緻的跟進性的教育行為,讓孩子的這種心態延續下去,併成功地轉化為孩子們切實的行為。

教師可以通過班會的形式,通過給家長的一封信的形式,通過每週一個小變化等形式,把這一講座的教育效果擴大化和具體化,這樣才會更好的彰顯其教育效果,而不是被不瞭解真相的家長給定性為“傳銷式”感恩教育。


再有就是家長的方面,好多家長在講座的現場也是淚流滿面,也會被孩子的真情所打動,但是我們卻發現更多的家長是在做一個享受者。他們享受孩子的感恩,享受孩子的改變,但是唯一沒有想到的是,針對孩子目前的狀態,自己該做些什麼?是在孩子伸出交流之手之後,在演講結束後跟孩子進一步做坦誠有效的溝通,還是和孩子一樣站在對方的角度,給孩子一個肯定和感恩,又或者和孩子商討一下,接下來的一些具體的計劃,這些都是家長通過自己的努力,把教育效果固定下來的有效方式,但是很可惜的是家長們的這一意識的缺失。

所以,對這樣一種教育方式,我們不能說它好還是不好,而是得看我們學校和家長用一種什麼樣的方式和態度去對待。


家教微管家

因為我們學校也進行過幾次這種傳銷式的“感恩教育”,所以我也想對這種傳銷式的“感恩教育”談一談自己的看法。

一、這種傳銷式的“感恩教育”演講當時對學生的影響是很大。不僅是讓很多學生能夠痛哭流涕,而且讓老師和家長也能夠潸然淚下,甚至和學生抱頭痛哭,孩子和家長老師都情不自禁的走近了演講人所營造的氛圍中,很多平時很調皮的學生甚至能夠走上講臺和主持人和現場同學進行互動,當著全體參加會的人立下誓言,聲稱以後要好好學習,不讓老師和家長操心。可謂有脫胎換骨之功效,讓家長覺得子女瞬間長大了許多,產生了立竿見影的效果。

二、這種傳銷式的“感恩教育”演講對學生的長效影響有限。聽了演講之後,許多老師和家長都反映,學生能夠的確改變了許多。但是時間一長,很多學生又故態復萌,舊病復發了。原來不學習現在還是不學習,原來喜歡違反紀律現在還是違反紀律。以至於有些老師開玩笑說。我們學生如果過一段時間讓他們再演講一次就好了。為什麼會這樣呢?很多人都迷惑不解。究其原因我覺得孩子只是當時在那個環境中被感動了,所以當時會那樣激動,而人總是要回到現實生活中的,一回到現實生活環境,孩子對所受到的感恩教育慢慢地就會逐漸淡忘了。

三、這種這種傳銷式的“感恩教育”演講,商業氣氛太濃厚,往往是演講後就大肆宣傳他們的感恩勵志書,家長孩子也往往會爭相購買。幾本書就可以賣到幾百塊,有些趁火打劫,藉機斂財的嫌疑。這也是這種這種傳銷式的“感恩教育”演講常常為人們所詬病的原因之一。

四、這種演講缺乏創新性,往往“套路化”“模式化”痕跡明顯,其手段無非是演講者手舞足蹈地進行煽情的表演,播放音樂音樂對現場聽眾實行催眠,是聽眾走入演講者所創造的的已經,從而被演講者作為“提線木偶”一樣操縱,有點類似傳銷的演講。幾乎所有的演講者這種“套路”幾乎相同。如果是學生第一次聽這樣的演講,當時效果就會很好。如果這樣演講的人多了,學生就會產生“審美疲勞”,對學生的影響效果大大降低。這是這類“感恩教育”演講為人們所詬病的另一個原因。

以上就是我對這種演講方式的個人的看法,歡迎大家討論,歡迎大家評論。


師眼看天下

前段時間剛參加過一次這樣的感恩教育,本來覺得孩子、家長和老師之間有了一次情感交流的機會,可是最後的感覺卻真的讓人覺得是參加了一次賣書的宣傳活動。

下午2點鐘,所有的家長和孩子們端坐在操場裡,老師站在後排,所謂的教育專家在上面滿含深情的講著自己的案例。後來選了兩個同學上去講自己的感覺,兩個孩子不知道說什麼,主講老師只好引導他們喊出了“爸爸媽媽,我愛你們!”,現場陪著比較抒情的音樂,兩個孩子喊出來的時候,就聲音哽咽了。

後來老師安排了擁抱、跪拜、俯視等環節,好多孩子和家長哭成一團。老師和孩子們擁抱後也是淚眼婆娑,似乎真的在那一刻,大家的心都是相通的,彼此之間充滿了理解和關愛。但是最後的環節卻令人大跌眼鏡,成了賣書的推銷活動,不僅用了類似傳銷的促銷伎倆,還直言換了一種情緒激昂的音樂,刺激家長趕快去買書。

回頭細想,這個主講老師真的並沒有講出特別具有教育意義的東西來,只是煽動的氛圍比較好,最蹩腳的地方是中間兩次強調換音樂,讓人不免覺得所有的情感都是被人渲染出來的,而不是發自內心的。

其實孩子們的感恩教育從來是不需要形式的東西,感恩的心不是被一時的動作和表白來決定的,它需要家長和孩子之間在日常生活中潛移默化的影響,需要互相付出之後的理解和感受。

我認為這種形式上的感恩教育,並不會對學生有太多好的影響,它完全不如你平時給孩子們的一個擁抱、一個微笑、一個親吻、一個關切的撫摸或者一個愛的表達來的更真實有效。


家庭教育輔導中心

我非常厭惡這種所謂的“感恩教育”,根本就是管理者看開心,家長們看熱鬧,沒有什麼長久效果,多年之後讓人記住的只有莫名其妙的眼淚。

人是非常脆弱,非常容易被他人影響的個體,我們的心臟沒有那麼強大,別說小學生了,就是高中生來點“感恩教育”都能賺一筆眼淚,而家長們就是喜歡看這種“眼淚”。講個我工作時經歷的事情,暑假的時候我作臨時的講師去一個夏令營講課,因為年齡比較小,和夏令營的孩子們年歲相當,於是也順便在孩子們玩遊戲缺人的時候充個數。有一天晚上說有一場“心靈旅程”的活動,我很好奇,問老師們也沒人知道到底幹啥,我問是催眠嗎,他們說不是。然而活動一開始,我真的是一陣無語,這不就是集體催眠嗎?!配合“令人平靜”的音樂,一位老師帶著一幫學生坐在夏夜的操場,要求所有人席地而坐閉上眼睛,集中注意力,經過一段導入式鋪墊之後開始了一段“想想你們的父母”的精彩演說。還沒有20分鐘,周圍有的女生已經開始啜泣。無論她們到底是因為什麼哭泣吧,這位“心靈導師”已經拿到他想要的結果了吧。

或許是因為我從小比較敏感,性格也非常謹慎,我是非常反感這種強制性的帶有“表演”意味的活動的。簡直有一種強迫我演戲的感覺,雖然我的感情是真的,但是我的表現是被人為干涉的,這種感受真的很糟。或許大家以為小孩子沒有這麼多想法,但其實小孩子的心思是非常細膩的,我小時候參與這種活動的時候,那種“被觀摩感”一直讓我很不舒服。

說這些並不是說學校不該教育孩子感恩,我的觀點是感恩非常重要,但是絕不該是作秀式感恩!一個人只有在自然而然地講出“我愛你”“辛苦了”的時候,她才是真切的,這種感情才是持久的。

與其各種口號式的喊“爸爸媽媽我愛你”,跳幾支莫名其妙的《感恩的心》,一年哭個一次,還不如把這種感恩放在平時的一點一滴之中!我們最真實的感恩不該是從小培養孩子幫助父母做家務,得到他人幫助時真誠道謝,平時尊重老師家長和小夥伴嗎?只有在這種日積月累之中的幫助他人和感謝他人幫助才是真正的學會感恩。

另一個很奇怪的事情,就是我們現在越來越強調“感恩”,任何事情都能扯上“感謝父母的養育之恩”作為一種亮點。一句“感謝父母”好像真的能感天動地,成為各種活動的典型標配。當然大多數情況確實是我們作為兒女的自然流露,但是如果是一種被要求的形式出現,真的非常尷尬,無異於一種道德綁架。被要求的時候,我們當然說的也是真心話,我們當然很愛父母,很愛老師,但是這個過程真的並非一種舒服的過程,被“表白者”的感動也是短暫的,說白了,就是一種氣氛使然。

記得一件非常尷尬的事情,我曾經參加一檔電臺求職諮詢節目,因為我爸坐在錄音室外,於是在我展示了個人簡歷之後我被要求表白老爸,在我非常真誠了講了很多我對他哪些點有最誠摯的感謝,自認已經很煽情了(畢竟他哪裡好我都講的那麼細節),竟然還是被委婉的批評不近人情,沒有說些更肉麻的話。我當時就很蒙圈,我們對情感的表達已經被侷限到了如此地步了嗎?我們對於這種“感恩教育”已經到了如此要求形式的地步了嗎?而平時這種尷尬我就見的更多了,自我出國,很多人熟的不熟的都喜歡拎著我說一番“你爸媽供你出國不容易,你看他們多麼多麼辛苦,你對的起他們嗎?”每次說的我一臉懵圈,“感恩”為什麼會成為一種居高臨下地說教的“正當理由”?這種“被要求的感恩”根本忽視了我們的努力,只是把我們永遠的壓在一種“虧欠”之中,這種不平等的要求性情緒,真的是我們需要的嗎?

最後,非常反對傳銷式“感恩”教育入校園,孩子們值得擁有更真實,更積極的感恩教育,而不是道德綁架和催淚“瓦斯”。與其讓家長和孩子一年一度的痛哭流涕,不如平時就多鼓勵孩子多一些生活體驗,從內心深處更加感恩生活,感恩父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