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物理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非智力因素

在物理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非智力因素

培養學生非智力因素是當前學校素質教育中的一項重要內容。中學生可塑性強,他們的智力因素在中學階段迅速發展,而非智力因素也逐漸在這一時期形成,並趨於穩定。因此,加強非智力因素的培養,對於造就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有著重要的意義.

在物理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非智力因素

一、重視情感教育,培養學生的優秀品質,優化學生的心理環境

學生不管是先天智力遺傳還是後天智力的培養,或者是潛力的開發,其關鍵在於人品的培養。做一個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中學生是我們培養學生良好品質的著手點.而當前學生中心理壓力過重,焦慮、依賴、畏懼、厭學等心理問題比較嚴重,因此,必須針對這些情況開展心理指導,如個別談心、幫助學生建立“幫教對子”等,特別是對一些物理成績差,有厭學情緒的學生,不挖苦、不歧視,幫助他提高知識,克服“天生笨”、“我不是學物理的料”等思想,使他們懂得“人無完人”、“天生我才必有用”.而對一些表現不好的後進生切忌“冷酷無情”、“消極刺激”,力求達到“良藥不苦口,忠言不逆耳”之效.用自己的真情關心、愛護他們,使他們真正感受到教師真誠的愛,逐步喚起他們勤奮學習物理、追求進步的信心。

二、充分挖掘教材內容,滲透思想教育

理想是學習的動力,也是學生非智力因素的一個重要方面,有意識、有目的、有計劃地利用課堂教學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使學生明確學習目的性,樹立遠大理想,為進一步培養學生的非智力因素打下堅實的思想基礎。如利用閱讀教材和學生所學的知識向學生介紹所學內容的發展簡史,物理發展史往往伴隨著一則則動人的故事,無疑會引起同學們探索和聯想的心理效應。同時結合介紹古今中外物理家研究物理的偉大成就,不但能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而且能夠培養學生為祖國強盛而發奮學習的動機,從而使學生樹立遠大理想。在物理的入門教學中,引導學生認識物理學從現實生活中來,又應用於現實生活,從而使學生明確學好物理是今後生活、工作和進一步學習的基礎。並且利用物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激發學生認真學好物理知識,掌握解決實際問題的本領,為社會主義建設服務。

三、充分挖掘物理美,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教師”,心理學家指出,人們對美的各種形式的感受;能使大腦進入興奮狀態,從而產生愉快的體驗。因此,美感的東西最容易被人們接受,而且很難忘記。我在物理教學中充分利用物理圖形的動態美,物理結構的對稱美,數理變換的圖像美,應用物理的生活美等,給學生學習物理的一種美的享受,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四、培養學生學習意志,增強克服困難勇氣

培養學生頑強的學習意志,幫助學生提高克服困難的勇氣,不但能夠造就學生良好的學習品質,而且能夠進一步發揮學生的非智力因素。教學中,我用一些科學家克服困難為人類科學事業作出重大貢獻的故事來激發學生,用他們身上具有的高貴品質、堅強的意志來教育學生,從而達到培養學生堅強學習意志的目的。如科學家諾貝爾把自己的一生精力獻給人類的科學事業,為人類創造具大財富.數學家陳景潤憑著自己超人的意志,為攻克“哥德巴赫猜想”幾十年如一日,在枯燥的計算、論證中尋找歡樂,探索真理。著名數學大師華羅庚,憑靠自己的毅力,在貧困的生活、學習環境中,勇於探索、最終登上數學的高峰。

五、指導學習方法,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良好的學習習慣能提高學習效率。所以在教學中要通過指導學生良好的學習方法來培養學生學習物理的良好習慣,我主要的做法是:

1、指導學生自主地預習

“教師是主導,學生是主體”,正確指導學生預習,使他們由“去預習”變為“會預習”。針對物理學科的特點,著重指導學生加強對物理語言的翻譯、數理轉變能力的訓練。尤其是重視指導學生帶著問題去預習。如主要知識點是什麼,是怎樣得到的,有什麼應用,應用時應注意什麼?這樣既可以提高預習效果,又可以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2、指導學生怎樣去聽課

物理教學中教師應首先從講課語言的生動有趣來激發學生的聽課興趣入手,讓學生集中精力聽教師對每堂課提出的要求,對公式、定律、定理的引入和推理過程,對解題思路的分析過程,對解題中關鍵問題的處理方法,對疑難問題的解釋和課後小結。讓學生順著知識的“延伸”來聽課,這樣能大大提高聽課效率。

3、指導學生有重點地去複習鞏固

指導學生在複習中用發展的觀點來研究知識的來龍去脈、結構關係,並歸納要點,掌握關鍵,吸取精華,形成知識體系,養成鞏固學習知識的習慣並在理解的基礎上去記憶,給學生傳授記憶方法如類比聯想記憶、編成順口溜記憶、藉助圖形、表格記憶等。

4、指導學生學會獨立思考

用教師的思維方式來啟發學生的思維,舉一反三,擴展學生的思維,使學生學會聯想,引導學生對問題進行觀察、比較、分析、推理、綜合。同時要求學生多提“為什麼”,培養學生嚴謹的學風。

六、開闢第二課堂,建立學習小組

每週定期組織有關學生參加第二課堂活動,通過開展專題講座(如:實際應用、問題探討、—題多解、多題一解、一題多變等),物理興趣活動、競賽,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通過建立“結對子”學習小組,發動優生,幫助學習困難的學生,讓他們共同提高。

非智力因素包含的內容很多,培養非智力因素的方法也很多,只要我們在今後的教學中,勇於探索,不斷改進,肯定會取得較好的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