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前瞭解什麼問題 演講中的肢體語言詳解

演講前瞭解什麼問題

演講前瞭解什麼問題 演講中的肢體語言詳解

演講前瞭解什麼問題

在演講之前,你一定要確定好,你將向你的聽眾傳遞什麼內容,你如何來表達這些內容。在表達內容的時候,有3個基本要點要考慮:第一,我傳遞的信息屬於什麼類型;第二,聽眾的素質如何;第三,演 講場地有哪些設施。我們現在演講要比以前方便很多,不管到哪裡,都可以帶著自己的筆記本電腦,裡面存儲了自己演講需要的信息。演講現場一般都有投影儀,需要什麼內容,還可以通過筆記本電腦 和投影儀展示出來。既不用現場板書,又能及時提醒自己要講的內容,也就不存在忘稿的問題了。

每次演講前還要了解幾個問題:這次參加演講的人都是什麼身份?他們以前有沒有聽過你的演講?聽完演講以後對他們會有什麼幫助?我們知道,在信息傳播過程中,口口相傳的作用大。所以,你一 定要讓每一次的觀眾都有好的感覺,然後他們才能給你做免費的宣傳。當然,如果你留下了不好的印象,以後再來演講,效果可能就會差很多,因為已經有很多人給你做了負面宣傳。

面對不同的聽眾。要用不同的語言表達方式。我自己就有過失敗的經歷。2002年,我已被稱為亞洲四大資深老師之一。有一次我到上海演講,上講臺以後,我很認真地說:“親愛的朋友們,大家早安!” 當時臺下的人表情都很呆,根本就沒聽懂我在說什麼。後來我才瞭解到,大家一般都不說“早安”,他們都說“早上好”。所以,那天我說“早安”,一時大家都不太明白我說了什麼。

後來,我這方面的經驗就比較豐富了。有一次我上課的時候,聽講的學生來自不同的國家和地區,有新加坡、馬來西亞的,有內地、港白地區的。我很快就注意到這一點,課間休息的時候,我就用 不同的方式告訴他們什麼時候回來上課。回來上課的時間應該是5點半,我對新加坡、馬來西亞的朋友說的是:新加坡、馬來西亞的朋友,你們5點6個字回來上課;對內地的朋友,我說的是:內地的朋友, 你們5點半回來上課;對臺灣、香港的朋友,我說的是:臺灣、香港的朋友,你們5點兩刻回來上課;對國外的朋友,我說的是:海外的朋友,Five thirty OK。這樣所有人都準確理解了回來上課的時間,不 然到時候臺灣、香港的回來了,內地的沒有回來;或者內地的回來了,海外的沒有回來……如果再出去找人就比較麻煩了。所以,要針對不同的人群用不同的表達方式。

在演講之前,還要了解一些問題:

1.聽眾是男的多,還是女的多?因為男人比較理性,喜歡英雄主義;而女性比較感性,喜歡情感問題。面對不同的性別,講話的側重點也不一樣。

2.

聽眾有多少人?面對幾百個人演講與面對十幾個人演講的方式是不一樣的,所以事先一定要了解聽眾人數的多少。

4.聽眾有什麼特點,他們有什麼共性?如果他們都比較活潑,就多安排一些互動。

5.聽眾會不會有一些偏見?

6.聽眾的文化結構是怎樣的?一些大學有他們固有的文化背景,對這些一定要有所留意。

7.聽眾裡面,有沒有你認識的人?有認識的人是好事,因為他們可以幫你起到“托兒”的作用。雖然你不能有意地找“托兒”,但是有人客觀上起到了“托兒”的作用,你無疑是會很高興的。如果有 熟人,休息期間,你比較好和他們打個招呼,聊一聊,瞭解一下聽眾聽演講的感受,收集一下聽眾的意見,這樣有助於你下面更好地演講。而且,有熟人還有一個好處,當你發現下面的人表情都很木然的 時候,自己演講的積極性就會受到打擊。這個時候,你找到你的熟人,就看著他說。因為熟人一般會比較支持你,你和他說話的時候,他的眼神也會迎合你。這樣你的積極性和熱情就上來了,後面才能 繼續充滿熱情地講下去。

並且,瞭解你的演講現場也很重要,燈光夠不夠亮、有沒有投影儀、投影儀打開的時候要不要關燈、場地有多大、平面結構如何、有沒有可能停電、你說話的聲音應該多大,等等,很多細節都要注 意到。如果出現了和你預想的情況不一樣的狀況,該如何應付?任何細微的地方,都要事先做好演練,然後才能從容應對。有一次我在演講的時候,突然停電了,但是演講還要繼續,怎麼辦?我趁大家還 沒有吵鬧起來的時候趕緊說:“大家都知道,現在停電了,但是在我們之間還有一種電,那就是心電感應。所以,如果我們現場的朋友們都能心電感應,都能安靜的話,我的聲音就會更加清楚。這是一場 從現在開始,我需要大家幫忙的演講。”你都說了需要大家幫忙,下面的人自然就會配合,後我也很順利地完成了這次演講。

演講中的肢體語言詳解

演講中的肢體語言詳解

肢體語言在一個人說話時給人留下的印象佔總印象的55%,是形成印象諸因素中佔據比例一項。所以,我們在講話的時候,特別要注意運用一定的肢體語言來吸引聽眾的注意力。

運用肢體語言有一個8字口訣:第一,簡單;第二,對稱;第三,重複;第四,誇大。掌握了8字口訣,適當地運用肢體語言,相信你的演講一定會變得更有吸引力。

我看過一位非常知名的老師演講,他演講的時候動作非常單一,就是右邊畫一個圈,左邊畫一個圈,再沒有其他動作了。這叫簡單的動作,沒有對稱,只是簡單的重複。其實,如果我們在臺上的動 作幅度很大的話,下面聽眾的接受概率也會很大;如果在臺上的動作很小。就是簡單的一兩個動作,臺下聽眾的接受概率也會很小。

只有簡單的動作顯然不夠,我們起碼要有點對稱的動作。簡單的是,左手拿麥克風,隔一段時間換成右手,不要老是用一隻手拿。不知道你的手累不累,大家看著肯定會很累。把麥克風從一隻 手遞到另一隻手裡後,就把手縮回來,不要僵在那裡,會很難看的。而且,一定不能耍酷,不然把麥克風掉在地上,下面的聽眾只會鬨笑,也肯定會影響後面的演講。

在公司或家裡,都可以練習肢體語言。兩個人一起練習,面對面站好,不要說話,通過打手勢讓對方明白你在說什麼。你們可以事先定一個聊天主題,比如2012年世界盃,時間為一分鐘。一分鐘以 後,一個人間另一個人,自己剛才說的是什麼,看看對方有沒有明白自己剛才肢體語言表示的內容,是距離自己的意思接近還是差得很遠,然後再告訴對方自己要表達的是什麼。通過練習我們可以發現 ,就算你沒有用嘴明確說出來,而是通過到位的肢體語言,對方也能明白55%的內容。但我們在和別人交流的時候,也不能總是運用肢體語言,除非是聾啞人,否則就太誇張了。

之前,我在給一家企業做演講培訓的時候,讓大家做了一個練習:我在這邊說話,讓下面的人根據我說話的內容做動作。這個練習非常成功,很多人通過做練習發現自己即使不說話,也能用肢體語言 表達內心的思想。有些學員非常認真,做完練習之後,我在白上接著講下面的內容,他們還在按照我說的意思做一些肢體動作。我想,將來他們一定會成為非常優秀的演講者。

沒有動作的時候,手該怎麼辦呢?很多人覺得如果手沒有任何動作的話,就不知道該放在哪裡了,後因為手而導致整個人都變得很僵硬,很尷尬。所以,如何處理手的位置,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 情。手應該放在哪裡,不同的人應該放置在不同的位置。如果是男士,沒有任何動作時,雙手應交叉握在胸前,這是力量決策型的握法;或者微微握拳,自然下垂,這是一個基本的姿勢。如果是女士, 就不適合用雙手交叉相握的方式了,而應該採用雙手上下反扣的姿勢,平放在胸前,這樣看上去就會比較優雅。

站的姿勢也非常重要。男士站在臺上的時候,雙腳腳尖要稍微張開一點,與肩膀的寬度大致相同,或比肩膀稍微寬一些。有些人的站姿有點外八字,這些人上白演講的時候就要稍微往回收斂一點, 不然看上去很難看,也會讓人覺得你隨時都有可能跌倒在白上。如果是女士,站在白上的時候,腳尖也要略微地張開,但是寬度比較好不要超過自己的肩寬。很多女士有內八字的站立習慣,只要不是太靠 內,像日本人那樣連膝蓋都有點彎了,也是不可以的。

我們來分析幾種不同的姿勢代表的含義。一、開始演講的姿勢為直立。兩腳略微分開,身體重量均勻落在雙腳上,雙手放鬆,垂於兩側。這是許多人都適合的姿勢,表達中性語言。二、稍微前 俯顯得積極友好,好像你在參與並鼓勵聽眾;後仰則顯得有點消極,有時也顯得盛氣凌人。

我這裡有四個基本的動作,可以作為肢體語言在演講時的配合內容來用。

一、拍手。拍手的動作,可以起到吸引大家注意力的作用。如果你正在講一個非常重要的內容,而下面的聽眾卻已經有點疲倦,你比較好拍一下手,大家的注意力就能立刻集中起來。當然,這個動作 不能經常用,否則大家就會覺得拍手並不是你講到了重要的內容,而只是你演講時的一個習慣動作而已。

二、握拳。握拳表示你對自己的理念非常有信心。當你對自己的理念有信心的時候,用這種動作表示出來,大家也會對你的理念有信心。

三、切剁。

切剁的動作表示你對某件事極其肯定和贊同的態度,並以此感染你的聽眾也贊同你的想法。

四、撫平。撫平的動作,可以帶動大家對某件事或某個觀點持認可的態度。當你表示出認可之後,也意味著我們就此結束對這件事的討論,接著討論接下來的事情。

不同的肢體語言說明的是不同的內容,如果你懂得運用不同的肢體語言來說明某個問題,那你就可以做一個非常優秀的演講者了。

演講前瞭解什麼問題 演講中的肢體語言詳解

演講前應做哪些準備

演講前應做哪些準備

如果你真的希望把自己的話講得更好,就需要在每一次談話以後給自己打打分,做一下評估。那麼有哪些方面的內容是需要進行自我評估的呢?演講前應做哪些準備呢?

第二,選擇演講的時間。看看你演講的時間能不能和自己的安排相吻合,以及你的時間長短是不是符合題目的要求。如果別人給你30分鐘談如何做好管理,你發現做不到的時候就要跟對方說明。這 非常重要,不然你硬著頭皮去講,後沒能講完,弄得虎頭蛇尾,就非常可惜了,效果也一定不會好到哪裡去。

第三,根據你的主題進行自由聯想。主題確定以後,要通過自由聯想的方式,來找到和彙集更多的資料。

第五,評定各種想法的重要性,並且構思強而有力的開場白和結尾。如果覺得逆向擬稿比較容易,也可以從結尾先擬稿,用倒推的方法來整理你的資料。

第六,如果需要一些幽默的內容,應該事先計劃。讓它從主題自然地推演出來,而不要說得太牽強或太曲折,也不要陳詞濫調一番。幽默要適合場合和聽眾的層次。比如,有一次我在演講的時候說: “我們做培訓講師的,如果做得不好,就要下十九層地獄。”我剛一說完,下面的人就開始大笑,因為他們覺得我的這個玩笑太經典了。

第七,正確引用別人的話,並且要註明出處。有人在演講的時候就這樣說過:“我曾經說過一句話,叫做‘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下面的人一聽就覺得非常可笑,因為大家都知道這句話不是 他說的。

第八,將演講詞簡潔地摘記在小卡片上,便於迅速查閱。

第九,在重要場合發表演講,比較好能錄音或者有客觀的評論者在場,並虛心記錄聽眾所提出的改進建議。現在的MP3和手機都可以錄音,把自己的演講錄下來,回去仔細聽聽,就會發現自己哪些地方 沒有講完整,哪些地方應該填補上更精彩的例子,下次演講同一題目的時候就可以彌補這些缺憾了。

第十,正式演講之前,演講稿比較好能反覆朗誦幾次。要多間一下自己,開場、內容和結尾當中,要間的兩個問題是什麼,感謝兩個人要怎麼感謝,所列的三個重點、要舉的三個例子和要講的三個故 事分別是什麼。把這幾個主要的關鍵點熟記在心裡,上臺演講的時候就會獲得非常完整的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