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務部街,永遠陽光燦爛!

夏日午後的陽光頗有餘威,

閣樓上的馬小軍健步如飛,

《鄉村騎士》的旋律悠揚響起,

青春在曖昧的鏡頭語言裡流逝......

內務部街,永遠陽光燦爛!

請輸入圖片描述

從《太陽照常升起》,到《讓子彈飛》和《一步之遙》......作為國內導演界的翹楚,姜文每隔3—5年就會給大家奉獻一部作品,甭管是否合您的口味兒,絕對都是良心之作。

內務部街,永遠陽光燦爛!

請輸入圖片描述

圖片來自“正陽書局磚讀空間 id:zysjzdkj”

小北最愛《陽光燦爛的日子》,那也是姜文導演的處女作,爬煙囪,舉著望遠鏡偷窺,打群架,少年少女們放肆的笑臉......影片中的幾乎每一個細節、場景,小北都瞭然於腦海。

內務部街,永遠陽光燦爛!

請輸入圖片描述

而以上這些經典畫面的取景地點,就位於東城區內務部街的11號院,這也是70年代、姜文一家從唐山遷到北京後,居住的地方。

11號院曾經“陽光燦爛”內務部街

在1965年之前,內務部街11號院的門牌號是5號,新中國成立後,這個院落便成為解放軍總政宣傳部的機關辦公地,1960年後作為職工宿舍使用。

內務部街,永遠陽光燦爛!

請輸入圖片描述

圖片來自“京報網”。張寧/攝

內務部街,永遠陽光燦爛!

請輸入圖片描述

魏巍

內務部街,永遠陽光燦爛!

請輸入圖片描述

宮潔民

就像父親筆下“奇襲白虎團”的士兵那樣,小宮同學向圍觀群眾揮舞手臂,高呼口號,甚至沿著煙囪邊走起了平衡木,這份無畏和勇敢,真有當年乃父之風。

內務部街,永遠陽光燦爛!

請輸入圖片描述

這段被王朔等大院子弟津津樂道的英勇壯舉,終於在30年後被11號院的另外一位住戶搬上了大熒幕,這個人就是姜文,影片麼,正是《陽光燦爛的日子》。

內務部街,永遠陽光燦爛!

請輸入圖片描述

內務部街11號院在1984年成為了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老街坊們陸續搬走了,如今院子裡的大煙囪還在,隨處可見垂花門、抱鼓石還有山影壁,而正門廣亮門已經降級成了如意門......

內務部街,永遠陽光燦爛!

請輸入圖片描述

圖片來自“京報網”。張寧/攝

這些老物件,老裝飾物,透露著11號院不同凡響的歷史風貌,恰巧,姜文導演的新作、將於今年夏天上映的《邪不壓正》也曾在11號院取景,只是故事背景從“文革”時期變成了民國年間。

內務部街,永遠陽光燦爛!

請輸入圖片描述

圖片來自“正陽書局磚讀空間 id:zysjzdkj”

內務部街,究竟有多少精彩往事,熱血傳奇,竟讓男性荷爾蒙一向旺盛的姜文欲罷不能,頻頻取景呢?

“勾闌”之處盡風流內務部街

內務部街這名字聽著高端大氣,可在元代,這裡叫做“勾闌衚衕”。

內務部街,永遠陽光燦爛!

請輸入圖片描述

勾闌”本為戲院,後成為妓院的代稱,這一帶是當時京城有名的煙花柳巷。據說其中有一家名為“花廳”的妓院,琴瑟演唱可謂技驚四座。

內務部街,永遠陽光燦爛!

請輸入圖片描述

到了清乾隆年間,“勾闌衚衕”改作“勾欄衚衕”,屬於鑲白旗。

1906年,清政府在這裡成立了民政部,這條衚衕也更名為“民政部街”,一直到民國北洋政府在此設立內務部,才有了“內務部街”的名稱,並一直延續至今。

內務部街,永遠陽光燦爛!

請輸入圖片描述

圖片來自“京報網”。張寧/攝

姜文所居住的內務部街11號院,在乾隆時期是大臣明瑞的府第,他因平叛有功,被封為一等誠嘉毅勇公。

內務部街,永遠陽光燦爛!

請輸入圖片描述

後來,明瑞的曾孫景慶襲爵,並迎娶了道光皇帝的壽恩固倫公主,於是11號院便被稱為“六公主府”,也稱駙馬府,很多老街坊如今還這麼叫。

內務部街,永遠陽光燦爛!

請輸入圖片描述

圖片來自“京蟲兒地面兒”的日誌

到了民國年間,11號院的主人換成了商界傳奇、鹽業銀行經理嶽乾齋,11號院後花園小山東側現仍保留著一個山洞,傳說就是當年嶽乾齋藏寶的地方。

內務部街,永遠陽光燦爛!

請輸入圖片描述

圖片來自“京報網”。張寧/攝

當這麼多的故事、逸聞傳承到了建國後的總後勤部5號院,才有了姜文的綿綿情懷與才思泉湧,而內務部街的精彩,可不僅僅限於11號院。

內務部街39號院

青棗一枝寄鄉愁

舊時的門牌是內務部街20號院,也是近代著名文學家梁實秋的出生地。

內務部街,永遠陽光燦爛!

請輸入圖片描述

雖然祖籍是浙江省杭縣,但梁家早已入了北京籍,梁實秋稱北京是他兒時最流連的地方,他把北京當做第二故鄉,喜愛內務部街20號院中那棵伴他成長的棗樹。

漂泊在外時,梁實秋曾在夢裡無數次夢到豆汁、灌腸、羊頭肉等京味兒美食;

內務部街,永遠陽光燦爛!

請輸入圖片描述

梁實秋

以致抗戰勝利後回到內務部街的家中,聽到衚衕裡賣羊頭肉的吆喝聲,已經快入睡的他,還是披上衣服買了一包,回來躺在被窩裡,品著蘸有椒鹽的羊頭肉進入夢鄉。

內務部街,永遠陽光燦爛!

請輸入圖片描述

1948年冬,梁實秋去了臺灣,此去便是永別,他再沒能回到北京,沒能回到內務部街,直到客死他鄉。

內務部街,永遠陽光燦爛!

請輸入圖片描述

1981年,梁實秋的女兒帶著他的願望來到了北京故居,看見了當年院落中的那棵棗樹掛滿青棗,便折了一枝帶給了身在臺北的梁實秋。

內務部街,永遠陽光燦爛!

請輸入圖片描述

睹物思鄉,梁實秋見到棗枝後,便留下了“青棗一枝傳佳話,掀起遊魂未了愁”的語句;北京,內務部街,永遠是他心心念唸的地方。

內務部街15號院

“貴族學校”北京二中

地處內務部街的北京二中,名氣響徹京城,其前身清朝左翼宗學,創建於1724年,辦學地點位於今東四南大街,學生都是些非富即貴的八旗子弟。

內務部街,永遠陽光燦爛!

請輸入圖片描述

清末,左翼宗學改建為小學堂、中學堂,校址也移至史家衚衕,民國元年(1912年)改為京師公立第二中學校,1936年由史家衚衕遷入現址。

內務部街,永遠陽光燦爛!

請輸入圖片描述

其實,內務部街15號原本是北洋政府內務部的舊址,如今二中門口的那座民國樣式的門樓,正是仿襲當時北洋政府內務部公署的門樓樣式而建。

內務部街,永遠陽光燦爛!

請輸入圖片描述

據說,二中每年有1/6的學生可以考入北大和清華,學生家長們都盼著孩子可以考入這裡,那意味著提前拿到了重點大學的“通知書”。

內務部街21號

衚衕裡的大使館

內務部街不僅有“貴族”學校,還有盧森堡大公國駐華大使館,位於21號,這在衚衕裡很少見。舊時這裡的門牌號是11號,原屬於佟家大宅;

內務部街,永遠陽光燦爛!

請輸入圖片描述

佟家是民國時期有名的大戶,據說光房產100多間,佔地面積六畝多地,30年代,佟家將自家的內務部街10號、11號等地房產,賣給了一個叫王紹範的富商;

內務部街,永遠陽光燦爛!

請輸入圖片描述

王紹範置業後,將院落打造成了西方花園式別墅,並取名“頤壽堂”,希望自己能在這裡“頤養天年”,時人稱王紹範為“頤壽堂王”。

內務部街,永遠陽光燦爛!

請輸入圖片描述

可惜好景不長,日軍侵略了北平,王紹範只得離開北平去往天津。而在建國後,這座西式宅院租給了巴基斯坦大使館,此後,巴基斯坦駐華使館一直設在這裡,直到1978年底退出;

內務部街,永遠陽光燦爛!

請輸入圖片描述

這期間,著名的乒乓外交,起初正是由巴基斯坦方面進行斡旋的,而且很有可能,美國與中國官員之間的某些談判就發生在這裡;

內務部街,永遠陽光燦爛!

請輸入圖片描述

1980年,這裡又租給了盧森堡大公國駐華大使館,現今成為唯一還在衚衕裡的外國使節駐所。

內務部街44號

毫不起眼卻不同凡響

在內務部街西部有一處宅子,銀灰色的大門,緊緊地關閉著,早先,上面清楚寫著“甲44”,別看貌不驚人 ,曾居住過數位達官顯貴。

內務部街,永遠陽光燦爛!

請輸入圖片描述

據說在清朝時這裡曾是李蓮英的一處府邸,身為老佛爺身邊的紅人,李總管在京的房產多了去了,住在這裡的日子,其實也有數。

內務部街,永遠陽光燦爛!

請輸入圖片描述

李蓮英

30年代末,這裡留下已故的臺灣作家李敖兒時的記憶,他兩歲時隨全家遷至內務部街居住,一家十口人在此住了十年;

內務部街,永遠陽光燦爛!

請輸入圖片描述

李敖

後來,李敖在《回憶錄》中寫道,從他有記憶開始,他家就住在內務部街甲四十四號,想必和姜文一樣,李敖兒時最美好的回憶留在了這條衚衕裡。

內務部街,永遠陽光燦爛!

請輸入圖片描述

李敖

當然,這處宅子還住過不少黨和國家領導人,如前外交部長喬冠華、姬鵬飛,

還有前國家副主席榮毅仁,70年代初,華國鋒從湖南調至北京工作時,也擇居於此。

內務部街,永遠陽光燦爛!

請輸入圖片描述

喬冠華

人文薈萃,故事滿滿的內務部街,是東四南一帶眾多京城優質衚衕的代表,小北一直覺得這一片兒的衚衕是京城文化的精髓所在,常言道“東富西貴”,東城的富貴絕倫,就全在東四南的歷史街區了。

乾麵衚衕

明清時期,這條路是去祿米倉的必經之路,每天塵土飛揚,居民戲稱“下乾麵”,久之大家就喊“乾麵衚衕”。

內務部街,永遠陽光燦爛!

請輸入圖片描述

乾麵衚衕30號

在乾麵衚衕通往東石槽衚衕的拐角處,有一棟二層灰磚小樓,這是京劇藝術大師梅葆玖先生曾經的宅子。

內務部街,永遠陽光燦爛!

請輸入圖片描述

拐進東石槽衚衕還能看到著名導演凌子風的住所,他執導過《駱駝祥子》《邊城》,著名文學史家鄭振鐸在北京時也曾住在西石槽衚衕。

內務部街,永遠陽光燦爛!

請輸入圖片描述

凌子風

乾麵衚衕33號

外面看起來還是傳統金柱門,院內確是西洋風景,這是中國橋樑專家茅以升的舊居。

內務部街,永遠陽光燦爛!

請輸入圖片描述

乾麵衚衕49號

門前最顯眼的是兩塊上馬石,這是民初北洋政界約法會議議員、參政凌福彭私宅。

內務部街,永遠陽光燦爛!

請輸入圖片描述

1900年,民國才女凌叔華出生於此。她的土豪老爸,在其結婚時將六進大宅的後二進送給她做嫁妝,大門開在了史家衚衕,後文會詳細介紹。

內務部街,永遠陽光燦爛!

請輸入圖片描述

凌叔華

乾麵衚衕53號

乾麵衚衕的中國紅十字會總會舊址,中國紅十字會大院,隔壁是世界知識出版社大院。

內務部街,永遠陽光燦爛!

請輸入圖片描述

乾麵衚衕57號與甲57號

57號和甲57號挨著,甲57號是西班牙風格建築,57號是美國風格建築,本是為培養鐵路人才創建的私立畿輔大學,現在已是駐外機構服務局。

內務部街,永遠陽光燦爛!

請輸入圖片描述

乾麵衚衕61號

這個三進四合院是清末大學士、軍機大臣李鴻藻舊宅,傳說川島芳子在此住過。

內務部街,永遠陽光燦爛!

請輸入圖片描述

建國後成為社科院宿舍,還有著名科普作家高士其就在此院住過,現在住的大部分都是外來租戶。

內務部街,永遠陽光燦爛!

請輸入圖片描述

史家衚衕

史家衚衕,不但住有權傾朝野的大宦官,還有富可敵國的大財主,整條衚衕隨處可見青磚灰瓦,如意雕窗、亭臺閣榭、古色遊廊,朱漆大門、石刻照壁,可以說是老北京胡同、四合院文化的典範。

內務部街,永遠陽光燦爛!

請輸入圖片描述

史家衚衕8號

這裡曾是黃敬(俞啟威)的故居,其妻子範瑾曾是北京市副市長。

內務部街,永遠陽光燦爛!

請輸入圖片描述

史家衚衕20號

北京人民藝術劇院草創時就選在這裡,它西鄰史家衚衕博物館,規模與博物館一樣大。

內務部街,永遠陽光燦爛!

請輸入圖片描述

1950年,改名為“北京人民藝術劇院”,史稱“老人藝”,焦菊隱、夏淳、於是之等建院元老,都在這裡生活工作了大半輩子。

內務部街,永遠陽光燦爛!

請輸入圖片描述

當年周總理喜歡看人藝的話劇,每每散場後就步行去史家衚衕人藝宿舍,看望演員,還與他們親切合影。

內務部街,永遠陽光燦爛!

請輸入圖片描述

當年的《龍鬚溝》劇組在實地體驗生活

史家衚衕24號

現在是史家衚衕博物館,民國時期,這裡是聞名京城的“小姐書房”,主人是與冰心、林徽因齊名的“文壇三才女”,“新月派”和五四女作家群代表人物之一,也是小北前文提到過的凌叔華。

內務部街,永遠陽光燦爛!

請輸入圖片描述

凌叔華生於京城一個書畫世家,父親凌福彭為光緒末年進士,曾拜繆素筠為師,受過辜鴻銘教育,幼時拜王竹林為師,又師從女畫家郝漱玉,在文學創作和繪畫方面都有優異的成就。

內務部街,永遠陽光燦爛!

請輸入圖片描述

凌叔華的文學作品有:短篇小說集《花之寺》、《女人》、《小哥兒倆》,散文集《愛山廬夢影》,短篇小說自選集《凌叔華選集》。

內務部街,永遠陽光燦爛!

請輸入圖片描述

凌叔華陳西瀅夫婦

這裡本來是她與陳西瀅結婚時的嫁妝,當時,胡適則是她們的證婚人。那時,經常有許多文人墨客在這裡聚會,交流十分活躍。陳衡恪、齊白石等大師也曾在這裡即興潑墨;

內務部街,永遠陽光燦爛!

請輸入圖片描述

就連泰戈爾,都應凌叔華之邀,在檀香木片上畫了蓮葉和佛像。

史家衚衕51號

這座院落在解放前,原為香港《大公報》的北京辦事處,還曾是山東抗日名將李樹春中將私邸。解放後,成為章士釗先生的住宅。

內務部街,永遠陽光燦爛!

請輸入圖片描述

章士釗在辛亥革命後曾任教育總長等職,曾為營救李大釗奔走,也曾為陳獨秀出庭辯護,還與魯迅有過著名的新舊文化之爭。

內務部街,永遠陽光燦爛!

請輸入圖片描述

章士釗

住進51號院的1959年,章士釗的養女章含之,剛從北京外國語學院英語系研究生部畢業,並留校任教。

內務部街,永遠陽光燦爛!

請輸入圖片描述

前為章士釗、後中為章含之

1961年,章含之與洪鈞彥的女兒妞妞出生,而妞妞就是大家所熟悉的洪晃。

內務部街,永遠陽光燦爛!

請輸入圖片描述

2011年,中國的“名門才女”洪晃,主動把史家衚衕51號院上交,這裡深藏過一個家族的歷史記憶,就此定格。

內務部街,永遠陽光燦爛!

請輸入圖片描述

洪晃

史家衚衕53號

據說,這裡最早的主人是史可法,他是明末的抗清名將、民族英雄。

內務部街,永遠陽光燦爛!

請輸入圖片描述

史可法

傳說在清末,這裡是狀元洪鈞的宅子,洪鈞有個小妾,是中國十大名妓之一,也是歷史上“妓女救駕”的女主角賽金花。

內務部街,永遠陽光燦爛!

請輸入圖片描述

洪鈞與賽金花

民國時期,這裡曾是張治中私邸,他是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二級上將,愛國主義人士。

內務部街,永遠陽光燦爛!

請輸入圖片描述

張治中

民國末年,這裡是範漢傑的官邸,他是國民革命軍陸軍中將,黃埔軍校第一期畢業學員。

內務部街,永遠陽光燦爛!

請輸入圖片描述

範漢傑

解放後,全國婦聯接管了這裡,鄧穎超、康克清、帥孟奇都曾在這裡辦公。

內務部街,永遠陽光燦爛!

請輸入圖片描述

鄧穎超

現在,這裡是涉外賓館 — 好園賓館,門牌上“好園”二字就是鄧穎超題寫,“好園”即“女子園”,恰與婦聯工作“一語雙關”。

內務部街,永遠陽光燦爛!

請輸入圖片描述

史家衚衕59號

這裡曾經是史可法祠堂,同時,也是清代教育八旗弟子的“左翼宗學”,現在是史家小學,堪稱北京最難進的小學之一。

內務部街,永遠陽光燦爛!

請輸入圖片描述

史家小學原來是清政府選拔赴美留學生的考場,竺可楨、胡適、趙元任等都是從這兒中榜,得到出國留學的機會。

內務部街,永遠陽光燦爛!

請輸入圖片描述

這些出國留學人士在回國後,多數都成為了新文化運動的先驅。所以,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史家衚衕是這場教育革命和文化革新的起點。

內務部街,永遠陽光燦爛!

請輸入圖片描述

胡適

此外,這一片兒還有東羅圈衚衕、本司衚衕、演奏衚衕、燈草衚衕、禮士衚衕、前炒麵衚衕、前柺棒衚衕等多條有滋有味,有情有調的衚衕,阡陌交錯間,散發著姜文所懷念的,老北京那陽光燦爛的生活氣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