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明星”不愛粉黛卻活出了新女性該有的樣子

這個“明星”不愛粉黛卻活出了新女性該有的樣子

不久前,微博博主“某wawa”遭到封殺,幾個月以來各種自媒體單位紛紛對“某wawa”極端貶低女性的言論及其杜撰的理論進行口誅筆伐。加之前不久“空姐順風車遇害”事件還有歐美的“ME TOO”運動掀起的輿論浪潮,一時間,關於女性的社會地位問題、女權主義理論以及各種女性在家庭、情感中面臨的窘境相繼引來一批又一批的熱議。

這個“明星”不愛粉黛卻活出了新女性該有的樣子

對於“女性”這個話題,有一個人很有發言權,她就是20世紀我國著名的電影人陳波兒。她既是演員,又是戰士,更難能可貴的是為我國的電影事業付出了一生的心血。即使撇開“女性”這一層性別視角,她依然是一個偉大的人,擁有偉大的人格。或許,在討論“男人”和“女人”之前,我們最應該關注的是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

這個“明星”不愛粉黛卻活出了新女性該有的樣子

▲陳波兒

陳波兒於1910年出生於廣東海陽縣(現潮安縣),19歲便開始了演藝生涯。在學期間參加了保障人權自由大同盟和左翼劇聯領導的上海藝術劇社,一生中發表過小說和大量文章,抗戰期間積極投入抗日救亡活動,建國後,歷任中央電影局藝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兼藝術處處長,表演藝術研究所所長等職。1950年,在她的倡議下建立了中國第一所電影藝術幹部學校,即北京電影學院的前身。現在北京電影學院校園裡的四座銅像是章泯、陳波兒、鍾敬之和吳印鹹。她被作為“開校元老”之一被北影師生深深的懷念著。

這個“明星”不愛粉黛卻活出了新女性該有的樣子

▲陳波兒

作為藝術家

陳波兒多數時間都是以“演員”“明星”或者是“導演”的身份面對觀眾的,她常常身兼數職,電影話劇兩不誤。建國後還是新中國電影事業的奠基人之一。

這個“明星”不愛粉黛卻活出了新女性該有的樣子

▲陳波兒

1929年她的演藝事業始於話劇,主演了《街頭人》《樑上君子》《炭坑夫》等劇。1934年在明星影片公司主演了電影處女作《青春線》,不久,轉入電通股份有限公司,與袁牧之共同主演《桃李劫》而蜚聲影壇。後《桃李劫》獲得好評。1936年,在明星影片公司二廠再度與袁牧之主演了《生死同心》創造了一個正直、愛國的小資產階級女青年的鮮明形象,又獲好評。

這個“明星”不愛粉黛卻活出了新女性該有的樣子

▲電影《青春線》中的趙丹與陳波兒

1940年陳波兒返回延安進入馬列學院學習,期間導演了《馬門教授》《俄羅斯人》等名劇。1943年她與姚仲明共同創作了四幕話劇《同志,你走錯了路》並擔任導演,成為延安整風後演出的優秀劇目。

1946年,陳波兒到黑龍江的鶴崗,著手主持東北電影製片廠的創建工作,擔任該廠黨總支書記和藝術指導。從這期間至新中國成立,她創作的電影劇本和輔導、監製的電影有《橋》《中華兒女》《鋼鐵戰士》《趙一曼》《無形戰線》《白毛女》《翠崗紅旗》等26部故事片。

這個“明星”不愛粉黛卻活出了新女性該有的樣子

▲木偶片《皇帝夢》

1947年,她主持拍攝了《民主東北》17輯,其中收輯了由她編寫的新中國第一部木偶片《皇帝夢》,並領導攝製了第一部動畫片《甕中捉鱉》。建國後,歷任中央電影局藝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兼藝術處處長,表演藝術研究所所長等職。

這個“明星”不愛粉黛卻活出了新女性該有的樣子

▲陳波兒

1949年底陳波兒奉命調到北京,擔任了電影局藝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兼藝術處處長。1950年由她直接領導並提出編創建議,完成了26部國產影片。這些影片的問世和在國內外的放映,給新中國電影事業奠定了一個初步基礎,新中國電影以一個嶄新的面貌出現在世界人民的面前。這是她豐富的經驗、實幹精神和領導者的才能與氣魄結出的碩果。電影局在陳波兒的領導下,籌備表演藝術研究所(北京電影學院前身),陳波兒任所長,王逸任副所長,1950年9月舉行了開學典禮。陳波兒建立的表演藝術研究所,開啟了人民電影教育事業的新紀元。

這個“明星”不愛粉黛卻活出了新女性該有的樣子

▲陳波兒

作為革命戰士

這個“明星”不愛粉黛卻活出了新女性該有的樣子

▲陳波兒

1931年1月劇社的首次公演中,陳波兒在《樑上君子》《愛與死的角逐》等劇中擔任了主演。3月舉行的第二次公演中陳波兒也參演了《西線無戰事》。4月28日劇社被國民黨當局查封,陳波兒在《為反對無理查封、逮捕高上海民眾書》上籤了字。此外她還參加了黨領導下的“上海戲劇運動聯合會”和“中國左翼戲劇家聯盟”等進步組織。

1933至1934年,黨的電影小組組建了“電通公司”,目的是為影響所及的製片廠推薦進步劇本和演員。陳波兒主演的《桃李劫》就是電通公司拍攝的一部“重要的影片”。

這個“明星”不愛粉黛卻活出了新女性該有的樣子

▲陳波兒為電通公司拍攝的宣傳照

1938年在延安,她參演了抗戰影片《八百壯士》。在這部影片中,陳波兒扮演童子軍楊慧敏,她自告奮勇冒著敵人的炮彈泅水渡河將一面國旗送給上海民眾。當時影片在抗戰大後方和港澳、東南亞華僑區域廣泛發行,對正面、全面抗戰的宣傳具有極大的推動作用。而且影片無意中促成了陳波兒明星角色與社會角色的合二為一,現實生活中的陳波兒也是一名積極宣傳進步思想,積極投身抗戰的左翼藝術家。

這個“明星”不愛粉黛卻活出了新女性該有的樣子

▲《八百壯士》劇照,右二為陳波兒

這個“明星”不愛粉黛卻活出了新女性該有的樣子

▲陳波兒與聶榮臻

作為女性

1934年陳波兒以“小岑”為筆名,在《申報》發表文章《女子的流通病》《婦人心》從社會和個人的角度分析了導致女性在社會上居於弱勢的原因;在《中國婦女的前途》一文裡,她強調“婦女問題是中國社會最大的問題之一”,並揭示出婦女問題中隱藏著巨大的階級矛盾;1936年發表在《婦女生活》雜誌上的文章《女性中心的電影與男性中心的社會》深刻剖析了資本主義社會中女性被作為慾望的投射對象,實質上處在與男性不平等的地位,以及男性霸權對女性形象的建構。這些鞭辟入裡的言論具有相當高的專業水準和嚴肅的階級視角,不得不說,陳波兒就算不演電影也會作為一位知識分子被大眾所銘記。

這個“明星”不愛粉黛卻活出了新女性該有的樣子

▲陳波兒

1936年陳波兒與袁牧之二度合作的《生死同心》雖獲得了好評,但她自己並不滿意這部影片的人物設計和自己的表演,因為片中的女主人公是為戀愛而參加革命,這在她看來並不是一個有獨立思想的新女性的所作所為,故事還是落入了窠臼,並且由於時間緊迫她也沒有足夠的投入表演。

這個“明星”不愛粉黛卻活出了新女性該有的樣子

▲《玲瓏》雜誌封面上的陳波兒

1935年,在宋慶齡、何香凝的支持下,她與史良、沈茲九、鬍子嬰等成立“上海婦女救國會”;1936年底她組織了上海婦女兒童綏遠慰勞團並擔任團長;1937年1月去百靈廟前線演出慰問;1938年底她隻身去延安任戰區婦女兒童考察團團長。1939年1月考察團6名女成員自延安啟程,冒著炮火,穿越一道道封鎖線,經山西、河北、河南、陝西,最後抵達重慶,歷時一年零三個月,他的一系列考察報告郵寄到《婦女生活》雜誌陸續發表了。

這個“明星”不愛粉黛卻活出了新女性該有的樣子

▲1939年陳波兒在考察途中拍攝農村婦女練兵

在考察中陳波兒對根據地婦女的瞭解逐漸深入,她撰寫的《三個小腳代表印象記》通過對三位小腳文盲婦女的深度訪談,對婦女參與抗戰工作的情況進行了翔實的報道,這篇報道開始的創作實踐已經遙遙領先於20世紀後期國際學術界的理論探討。陳波兒關注的始終不是和她同一階級的知識女性,而是更加廣泛的勞苦婦女大眾,她的女權主義思想也是建構在無產階級革命理論基礎之上的。

這個“明星”不愛粉黛卻活出了新女性該有的樣子

▲1939年5月,陳波兒(前)率戰地婦女兒童考察團到晉察冀邊區,受到熱烈歡迎

1946年東北電影製片廠成立後,陳波兒在電影事業上投入大量的心血,她依然十分關注電影藝術創作中 的女性形象。1949年表現抗日戰爭中八女投江故事的《中華兒女》和表現解放戰爭中解放軍女醫護人員的《白衣戰士》拍攝完成,1950年東影完成的13部故事片裡有3不婦女題材的電影:《趙一曼》《劉胡蘭》《白毛女》。

這個“明星”不愛粉黛卻活出了新女性該有的樣子

▲1942年延安文藝座談會參與人員合影。前排左二毛澤東,左三張悟真,左四陳波兒,左五朱德,左六丁玲

1951年陳波兒因心臟病去世,在她的追悼會上,田漢泣讀祭文,其中強調了陳波兒“站在民族解放運動和婦女解放運動的前列,奮鬥一生......”,時任全國婦聯宣傳教育部部長沈茲九在悼文中透露,陳波兒去世一個月前還找她和時任婦女兒童福利部部長康克清商量,要她們幫忙組織婦女解放和兒童教育的題材。

這個“明星”不愛粉黛卻活出了新女性該有的樣子

▲1950年陳波兒從蘇聯回國後在北京

如有疑問請聯繫我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