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充为什么敢冒极大的危险害死太子刘据?

为何执狂

电视剧《汉武大帝》中,美化了汉武帝,说他被江充蒙蔽,才害死太子刘据。完全是黑白颠倒。



江充与太子无冤无仇,谋害太子的主谋并非江充。而是汉武帝刘彻。

韩非子认为,国君立太子后,太子和夫人便希望国君早死。非爱非憎,利在君之死,利君死者众。则人主危。

汉武帝对法家思想推崇备至。重用法家酷吏,利用巫蛊之祸,把太子,长公主,卫皇后等骨肉至亲屠戮殆尽。

因为汉武帝把太子当做自己的天然死敌。所以才诛杀太子。他建的思子宫,完全是假仁假义,推卸责任。他‘知道真相’后,依然不赦免太子儿女,就是证明。

汉武帝也知道太子不信巫蛊。知道江充在太子宫搜出的巫蛊是栽赃嫁祸。知道太子不会用如此低级的手段诅咒皇帝快死。但刘彻认为,太子照样利用其他办法,诅咒自己死。



汉武帝的六个儿子中,真正信巫蛊的,只有刘胥一人。但汉武帝却不杀他。因为依据法家思想:刘胥不是太子,他最不希望皇帝死。他最希望太子死。天天用巫蛊诅咒太子。

汉武帝时期,真是奇葩。刘彻不信巫蛊的儿女,在他的指使下,被法家酷吏屠戮殆尽。唯一信巫蛊,并用巫蛊害人的刘胥,却活了下来。

为何汉武帝把《史记》中自己的本纪销毁,鄙人就做出合理的解释:其一是汉武帝所杀的群臣及家属,99%是无辜的。其二是司马迁写出了巫蛊之祸的真相——汉武帝才是幕后黑手。

司马迁在《史记》中都如实书之,这也是史官的职责。

《史记》被焚毁十篇后,在《汉书》中,汉武帝被美化,被涂脂抹粉——汉武帝杀的十几万人,全部是罪有应得。汉武帝确实用巫蛊之祸,把骨肉至亲屠戮殆尽,他被江充蒙蔽了,情有可原。

班固的史德、史才皆不如司马迁。



法家酷吏江充肯定知道,自己杀死太子后,汉武帝为推卸责任。会杀掉自己,夷灭自己三族(后来江充被太子所杀)。但江充依然执意为之。为何?

韩非子有曰:从主之法,顺主之为,专心于事主者,为忠臣。

韩非子又曰:主而诛臣,焉有过!君叫臣死,臣焉能不死!

江充作为法家酷吏,确实是汉武帝的狗奴才。汉武帝想诛杀太子,他便诬陷太子,制造冤狱。汉武帝想让江充死,灭他三族,以转嫁责任。他也毫无怨言。韩非子谓之——事成则君受其功,事败则臣任其罪。

与江充甘心赴死不同,宦官苏文是受奉天子之命,与江充一起制造巫蛊之祸,诬陷太子的。苏文配合江充,尽职尽责,为天子分忧,灭掉太子全族。却被汉武帝烧死。苏文不是法家,未读过法家经典(禁书)。他不知汉武帝最后会杀死他,以推卸责任。与江充心甘情愿被灭族不同,苏文死前,一定会喊冤!

最后,问大家两个问题:

一、若宦官苏文死前喊冤。掌管刑狱的法家酷吏在烧死苏文前,该如何应对?

二、汉武帝为什么要把自己最最最最宠爱的长公主腰斩?


杨朱学派

有一次,太子刘据派使者去甘泉宫问候汉武帝,驱车行驶在驰道上,正好被江充碰上。驰道是皇帝的专用车道,没有许可其他人不得在上面行驶。于是江充扣押了刘据的使者。

刘据得知情况后,亲自找江充讲情,希望江充对汉武帝隐瞒此事。但是江充不听,依然向汉武帝作了汇报。当然,江充因敢做敢为受到汉武帝表扬,但也因此和太子接下了私怨。



随着汉武帝年龄增大,身体一天不如一天,江充就越来越担心,老皇帝要是死了,太子刘据是法定接班人,一旦继位自己的日子就不好过了,说不定会杀了自己。江充觉得,与其被太子杀掉,不如先下手为强,趁老皇帝还活着,对自己还信任,找个机会干掉太子,以绝后患。



机会还真被他找到了。汉武帝生病久治不愈,江充给武帝进言,说您的病始终不好是有人用巫术诅咒所致。汉武帝信这个,于是马上下令让江充去查。

有皇上圣喻就好办了,江充到太子府搜查,把整个太子府翻个底朝天,真是挖地三尺,太子府连一块立足的平地都难找到。最后江充拿出准备好的小木人,说是从太子府挖出的,就去向汉武帝汇报。



江充诬陷太子刘据。刘据要去向汉武帝解释,可是,当时刘据失宠,根本见不到汉武帝。无奈之下刘据杀掉江充,起兵造反。但最终失败,刘据自杀。


豫有得

首先介绍下几位人物,太子刘踞是汉武帝的嫡长子,江充是汉武帝亲自指派的直指绣衣使者,相当于后来明朝的锦衣卫,都是直属于皇帝管辖的秘密警察。

当时江充只是楚敬肃王的座上宾,他把妹妹献给了楚国世子刘丹,希望能够走上飞黄腾达的路。可是没想到刘丹是个彻头彻尾的败家子,还和自己父亲的妃子,名义上的后母发生违背伦常的关系,也导致刘丹对江充的妹妹喜新厌旧,久之并不宠爱。江充的妹妹于是将刘丹的事情都告诉了江充,而江充就把这些事告诉了楚敬肃王,结果又得罪了刘丹,刘丹欲置其于死地,派人抓捕江充。不得已之下,江充逃出楚国,来到长安,并向汉武帝告发了楚国的事情,汉武帝盛怒之下废了刘丹的楚国世子之位,并在宫中面见了江充。


第二天江充静心打扮并专门恶补了政事方面的知识去面君,汉武帝一见之下觉得举止得体,而且对政事也有自己的了解,于是直接封其为直指绣衣使者,专门监督皇室宗亲。江充骤然得势,对汉武帝的要求很是尽心尽责,无论怎么样都要完成任务,哪怕是皇帝的儿子和女儿也不给任何面子,也因此更受到汉武帝的喜爱。

表面上看,江充好像忠直正气,大义凛然,实际上这是个不折不扣的溜须拍马的小人,特别擅长在汉武帝面前争宠邀功,而且为人阴险。为什么说他是一个阴险的人呢?因为他作为一个直指(也就是不得有私心),权力不小但是地位地下,为了上位不择手段,和将军李广利,涿郡太守刘屈牦等人联手达成联盟,欲推翻刘踞的太子地位,让汉武帝改立昌邑王为帝,而李广利正是昌邑王的舅舅。



既然这样,那么就不得不给太子刘踞罗织一个罪名,而当时汉武帝恰好生病,于是江充指使巫蛊对汉武帝说是宫内有人下蛊作乱,汉武帝听闻就让江充全权办理此事,于是江充开始到宫内大肆搜查,当然这都是幌子,目的是太子,果然在太子府内找到了咒骂汉武帝的桐木,太子惊吓之下怒斥江充,并直接杀了江充。而汉武帝又派使者去询问,结果使者没有去就直接回禀了汉武帝,说太子起兵谋反,(这个使者应该也是李广利那边安排的),于是汉武帝直接派军队去镇压了太子,太子兵败后自杀。



后来,李广利和刘屈氂准备阴谋册立昌邑王为皇帝的事情败露,刘屈氂被腰斩,李广利全家被抓,而李广利本人在前线作战,听闻后也投降了匈奴。事情真相大白后,汉武帝悔之晚矣,下了历史上第一道罪己诏,并建立思子宫,表示对太子刘踞的思念。


夜月下鸣蝉

汉武帝时期的“巫蛊之祸”中,太子刘据被逼死,我们习惯性的把罪名安在江充头上。

但是追本溯源,最终问题还是在汉武帝身上。

江充是什么人?小人。对,他只是一个小人,越是他这种小人,越懂得跟着眼色行事。江充就是看着汉武帝的眼色,你指哪我打哪!

其实,汉武帝和太子刘据在治国思想上,是有着严重分歧的。汉武帝是强力政策,太子刘据正好相反,性格仁厚的他不想继续使用强力政策。

于是,朝廷上形成了不同的派系,那些不喜欢强力政策的,都成了太子派系,盼望着太子即位后,朝政能有所改变。

但是,汉武帝是不会允许太子派系存在的。

卫青死后,太子派系受到了严重打压,因为朱世安一案,丞相公孙贺冤死狱中。公孙贺一死,太子刘据在朝堂上就在也没有人支持保护了。而且,公孙贺的冤案还牵扯到阳石公主。

作为汉武帝宠臣的江充,难道看不出汉武帝的意思?他看出来了,所以敢和太子叫板。

江充和太子刘据有没有仇怨?当然有,毕竟汉武帝和太子有矛盾,江充自然处处和太子作对。所以对于太子来说,一旦自己继位,江充是必杀之人。对于江充来说,找到机会弄死太子,自己才能保全性命。

巫蛊之祸可以说是江充一手挑起来的,但是他对于未来的考虑太理想化了。他的计划就是诬陷太子使用巫蛊之术,然后在汉武帝面前添油加醋。依照当时的情况,太子轻则被废,重了就会丢掉性命。

但是江充没有想到,被逼急的太子会先杀了自己。千算万算,算不到刘据会铤而走险。

所以江充和太子刘据的矛盾,其实就是汉武帝和太子的矛盾。


七追风

其实杀死太子刘据的真的不是江充。

不过江充和太子有矛盾是众所周知的,而唯一不知道的人可能只有汉武帝了。江充有一次被汉武帝派出去公干,结果碰上太子手下的人纵马车在官道上飞奔,冲撞到了江充。江充很不愿意,虽然太子亲自求情也没放过在汉武帝面前告一状的决心。结果太子手下自然被汉武帝予以严惩。从此太子和江充出现了矛盾。

于是江充后来暗中布局,借着汉武帝搞“巫蛊”门,借机搞事情,试图想要让汉武帝罢黜太子,没想到太子非常“捩”,直接借着汉武帝不在京城的机会,试图反杀江充。实际上太子几乎已经成功,可惜走脱了江充的一个重要手下。这个人跑掉后到汉武帝那里告了太子一状,太子倒好,直接举兵反叛,致使兵败而逃,后来又被当地一个县长发现而被逼自杀。

古代时候,一般情况下太子之位都是不稳固的,试图暗害太子而辅佐新太子的大有人在。关键因素在于两个方面,一个是暗害太子的江充,可谓恃宠而骄,根本没把太子放在眼里,但是因为和太子闹了矛盾,很害怕自己的权力和财富甚至身家性命在太子登基后受到颠覆,于是借助于自己的受宠向太子下手。

其次就是掌握最终权力的皇帝。汉武帝不可谓一个明君,但是年纪大了之后,整天陷于一种害怕自己权力位置被夺的心理之中,对待自己的亲儿子也多疑而少信,父子之间沟通非常不足,对太子的约束可以想像也非常严厉。以至于太子刘据即便有了什么事情,犯了什么小错误也不敢和汉武帝讲,造成了父子之间受权臣挑拨离间的局面,最终导致了太子的身死。

而太子殊为不智,所以他的儿子登基当了皇帝后封自己的父亲为“捩太子”,可见一斑。从太子刘据的一些所做所为来看,不但太子不够睿智,其身边更是连一个像样的谋臣都没有,匆忙之间计划也不周详。想来这样的结局也必然离不开汉武帝的身影——让太子在自己活着的时候只能老老实实当个太子。

可以说太子的悲剧,最主要的推手毋庸置疑是汉武帝了,惜乎刘据连自己的儿子都鄙视了自己一把,实在很无奈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