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式高考PK古人考状元,究竟哪个比较难?

现代式高考PK古人考状元,究竟哪个比较难?

孔子老先生曾讲过一句话:“学而优则仕”,大致意思就是在学习之余,如果你要是还有精力,那么你就去做官吧,发挥你的价值。中国古代一直都秉承这句话的含义,从隋朝时期开始实行的科举制度,到清朝末年结束的这1300年来,古人为了在科举制度中争抢一个名头,也是挤破了脑袋。

现代式高考PK古人考状元,究竟哪个比较难?

科举制分为童生试,乡试,会试和殿试这四部分。大家经常在电视剧中看到的“秀才”便是从童生试中选举出来的,参与童生试的考生不论年龄都叫童生,考试范围也很广,通常分为县、府、院三个阶段。

现代式高考PK古人考状元,究竟哪个比较难?

乡试的目的是为了从秀才间选出优秀的人,并赐予举人的称谓,只有考取了举人,才能继续参加下一级别的考试。乡试每三年考取一次,就相当于现在的省级考试,并且只有前十名才算的上举人。

现代式高考PK古人考状元,究竟哪个比较难?

会试也是三年一次,并且就在乡试的第二年举行,全国举人都可以参加,包括之前没有考上的。残酷的是每次考试只录取300人,排名第一的称之为会元,其他的人都叫贡元。

现代式高考PK古人考状元,究竟哪个比较难?

殿试是科举制度最高级别的考试了,由皇帝直接出题。录取政策也极为苛刻,虽说分为三甲,但一甲只录取三人,分别是状元,榜眼和探花。二甲和三甲各若干名。

现代式高考PK古人考状元,究竟哪个比较难?

在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1300年来,真实可查的在册状元总共有592名,算上武状元也就777人,所以足可见科举制度的状元是何等的难考,有幸成为状元的人也是极其突出的。与每年几百万人的大学生相比,状元根本就是遥不可及的。

现代式高考PK古人考状元,究竟哪个比较难?

听我这么一番分析,大家有何想法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