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审判的“全科医生”——记全省优秀法官何克祥

他就是全省优秀法官何克祥。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这名从事行政审判的“全科医生”,感受他的行政审判“医术”。

直击“病灶” 总能解开当事人心结

民告官的案件,老百姓往往不会诉、不敢诉也不愿诉,解不开老百姓心里的疙瘩。对此,何克祥直击案件“病灶”,注重寻求双方当事人的利益平衡点,从当事人的实质诉求入手,努力形成双方都满意的结果。

2016年,一起先后起诉二三十次的行政案件分到了何克祥的手中。通过仔细查阅卷宗,他了解到这是一起典型的一人多案的纠纷,原告高某于2009年在某银行购买了三份人寿保险,几年后,高某认为自己上当受骗,欲与保险公司解除合同,但却遭到了保险公司的拒绝。之后,高某将保险公司投诉至甘肃银监局、甘肃保监局、中国保监会、中国银监会,经过这些行政机关的调查核实之后,均认为保险公司不存在过错。于是,高某以不履行法定职责、不履行信息公开义务、撤销消费投诉答复等不同理由将上述行政机关先后起诉二三十次。

了解案情后,作为审判长的何克祥认为,银行在推销保险的时候确实存在手续不完备、风险提示不到位等不规范现象。为从根本上化解纠纷,何克祥抓住这起案件的要点,从当事人的心理诉求出发,多次协调当事双方,并将案外人保险公司也纳入协调范围,经几十次协调,最终使双方当事人达成和解并撤诉。

除了圆满解决一人多案的纠纷,何克祥还为多人一案、多案多人的情况也量身定制协调方案。在李某等37人诉定西市药监局不履行法定职责和信访答复一案中,何克祥在耐心细致地向当事人解释造成双方争议的具体法律名词之后,得到了众多原告的理解,使一起多人、多次上访、诉讼案件得以化解。

“无论是一人多案、多人一案,还是多人多案,只要找到根本的‘原发性病灶’,所有的病症都具有了迎刃而解的可能。”何克祥说。

业精于勤 致力于解决“疑难杂症”

重大、疑难、复杂案件往往都是涉诉多年,矛盾纠缠多,利益纠纷大,甚至互不信任,解决起来实属不易。何克祥凭借多年办案经验,总结了一套解决疑难、复杂案件的心得,拿到案件后总能很快抓住症结。

“行政案件,关键就在于法律适用,很多人不知道怎么适用法条,这也是行政诉讼的最大难点。要想用好法条,就要一个字一个字地抠,法条每字必有义,因此一个字也不能放过。”何克祥如是说。

2015年因“宝兰客专”修建涉及土地征用、房屋征收,西固区人民政府与征收范围的辖区居民于某、雷某等78人产生纠纷。

案件分到何克祥手中后,他仔细阅读了案卷,认为再大的项目也绝不能降低老百姓的生活质量和水平。为此,他依法对西固区政府征收程序是否合法进行审查,并与政府召开座谈会,指出政府在拆迁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最终使双方达成共识,依法保障了国家重大工程“宝兰客专”的顺利进行。

每次审理完典型案件,何克祥都不忘从个案中总结审判经验,为指导下级法院办理类似案件提供审判指引。在实践中,他充分发挥“传、帮、带”的作用,不断培养年轻法官成长,经常与年轻法官合写案例分析、撰写调研报告等理论性文章,其撰写的调研报告曾荣获第四届全国法院行政审判优秀调研成果报告类二等奖。

呕心沥血 疾病挡不住为民之心

由于常年加班加点办案的劳累,何克祥患上了严重的心脏病、糖尿病及肩周炎,并在2016年做了心脏搭桥手术。

在做手术期间,他还在病榻上学习行政法律。因为何克祥住院期间正处于年终结案率的高峰时间,这位病榻上的“医生”为了尽快结案,不拖累审判团队的后腿,不顾医生要他卧床休息的医嘱,一周后他的身影便出现在了办公室。

四十余载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何克祥法官审案子的劲头,让我们这群年轻人都感到羞愧。”与何克祥在一个合议庭的朵利民法官说。春节期间,大家都忙着走亲串户、放松享受的时候,何克祥却利用假期加班加点,安安静静地坐在办公室里翻阅卷宗、撰写审理报告。

自从2015年实行立案登记制以来,行政案件呈现“井喷式增长”的趋势,法官的工作量不断增加,为了能够保质保量完成审判任务,何克祥三年来从来没有休过一次年休假。仅2016年,他共审理各类行政案件106件,超额审理案件86件,2017年审理118件,超额审理案件98件,且无一案件超审限,结案率达95.28%。

自1980年进入法院系统,何克祥始终如一,用他一颗细致而坚韧的心,用他四十年不辞劳苦的付出,让当事人“通过协调,化解争议,取得信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