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雞日報」震後十年 瓦窯坡重生

十年前的5月12日,汶川大地震波及我市,距震中600公里外的太白縣鸚鴿鎮瓦窯坡村,38戶房屋倒塌,成為寶雞受災最嚴重的村。

「寶雞日報」震後十年 瓦窯坡重生

十年前的5月21日,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國家副主席習近平帶著黨和政府對受災群眾的關懷,風塵僕僕趕到瓦窯坡村四組,走進受災戶的帳篷,鼓勵他們自力更生,重建家園。

「寶雞日報」震後十年 瓦窯坡重生

十年後的5月12日,受災群眾在新村過著幸福生活。白牆紅瓦的磚房成排,平坦的水泥街道連成網,枝繁葉茂的花椒樹、山茱萸排成行,奼紫嫣紅的月季與綠化樹令村莊看上去生機勃勃。

十年來,瓦窯坡村群眾不忘習近平同志的囑託,艱苦奮鬥,自力更生,靠勤勞的雙手重建家園。全村73戶貧困戶中已有53戶脫貧走上致富路。

十年來,太白縣幹部群眾以習近平同志的囑託為動力,大力實施移民搬遷、暖居工程,實施產業脫貧,全縣5000多戶萬餘群眾喬遷新居,前兩年,全縣已有1539戶5787人脫貧。今年,他們正向著貧困縣摘帽的目標邁進。

“地震破壞了家園,但打不垮我們的意志”

「寶雞日報」震後十年 瓦窯坡重生

「寶雞日報」震後十年 瓦窯坡重生

四組原組長王雙奎回憶說,地震導致他家的四間土房開裂,兩間馬坊倒塌,一頭牛也埋在土裡。當時他既要安置群眾,又要忙大夥吃飯、購食材的事情。“當時看到這情景,不知道該咋辦。但一想到有黨和政府,心裡踏實了很多,就給群眾說,我們的村子一定能建好。”王雙奎說。

六旬村民梁興回憶說:“當年地震時,我剛從外地打工回家,房子倒了,沒處住。事實證明,黨和政府從來沒有忘記我們。”時任鸚鴿鎮鎮長、現任縣財政局局長任峰迴憶說:“地震過後,我們就一直在村上統計災情,給村民搭帳篷,送吃的。地震真正考驗了我們幹部。”

“習近平同志關懷鼓勵,我們半年建起了新家園”

十年過去了,時光穿越災難,也見證了重生。

正當群眾想辦法、議措施重建家園時,2008年5月21日上午,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國家副主席習近平翻山越嶺,來到受災現場,一下車徑直走進村民梁興、焦世存家搭建的帳篷,詢問家裡生活、糧食和經濟狀況;鼓勵他們面對災難不要怕,要有堅強的意志,樹立戰勝困難的信心。

「寶雞日報」震後十年 瓦窯坡重生

習近平同志的親切關懷,激發了受災群眾戰勝困難重建家園的信心和勇氣。災後按照新農村建設要求,瓦窯坡村四組群眾整體搬遷到了石頭河西岸。縣上聘請專業人員統一設計房子,每戶享受國家補助3萬元。2008年6月新房動工建設,同時縣上拿出600多萬元治理新村旁邊的河堤。2009年1月24日,村民住進了寬敞明亮的新房。省市領導前來慰問。

王雙奎是當年習近平同志慰問的第一個村民。

提起現在的生活,王雙奎樂呵呵地說:“你看我現在住的房子多好,這多虧了習近平總書記的關懷,多虧了黨和政府的關懷和幫助。現在,不爬山坡了,不走泥水路了,交通也方便了。

「寶雞日報」震後十年 瓦窯坡重生

鸚鴿鎮一名幹部介紹,在習近平總書記的關懷鼓勵下,地震後十年,鎮上累計投資2.3億元,整合扶貧、危改、以工代賑等項目資金,建成瓦窯坡社區、柴胡山社區、五朝堎社區等13個移民搬遷點,搬遷安置群眾2218戶7993人,搬遷率達81%,徹底改變了群眾的生存條件。依託山區的資源優勢,發揮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能人大戶的帶動作用,發展壯大核桃、板栗等乾鮮雜果種植業,柴胡、蒼朮、山茱萸等中藥產業,農家樂等三產旅遊業,去年全鎮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12799元,比十年前增長2.8倍。全鎮建成中國最美鄉村——柴胡山村,建成省市級美麗鄉村5個,實現縣級美麗鄉村全覆蓋,鸚鴿鎮成為省級特色旅遊示範鎮。實現全鎮義務教育零輟學,基本醫療全覆蓋,民政救助無縫隙,社會保障全到位,貧困村由15個減至6個,貧困發生率由24.5%下降到3.1%。

縣長張建科說:“習近平總書記的勉勵,我們牢記在心,以鄉村振興推動縣域經濟發展。全縣每年拿出2200萬元用於美麗鄉村建設和環境整治,整合各類產業發展資金,先後建成市縣美麗鄉村14個,5個村建成了美麗鄉村示範村,全縣貧困發生率由23.28%降至去年的8.8%。今年,全縣要整體脫貧摘帽,這也是我們給總書記的最好彙報。

“地震鍛鍊意志,我們脫貧致富幹勁大”

十年過去,家園矗立,山花更加燦爛。

「寶雞日報」震後十年 瓦窯坡重生

梁興的老伴廉冬豔骨折了,正坐在沙發上看電視裡的秦腔節目。她說:“當年的地震,把我嚇得半月都沒緩過神來,不知道以後的生活怎樣過。萬萬沒想到,那麼大的領導到我們山裡來,對我們幫助太大了。這幾年,我們一直把日子往好裡過。雖然得了重病花了不少錢,但縣上報銷了不少,減輕了我的負擔。”

坐在一旁的梁興插話說:“十年來,習近平總書記的叮嚀時時在我耳邊響起。我要奮鬥,把日子過好。我已經去雲南麗江打工三年了,還要繼續幹下去,奮鬥掙錢,早些過上小康日子。”

「寶雞日報」震後十年 瓦窯坡重生

包俊麗2013年從學校畢業後參加工作,目前在太白縣扶貧辦工作。她說:“我要盡最大努力把本職工作幹好,不辜負習爺爺的期望。”

昨天,我們學校組織地震逃生演練。”趙子龍說。“

“知道。”趙子龍肯定地回答。

5月12日,瓦窯坡村的自樂班在四組新村演出自編自演的節目,歌頌習近平同志的關懷,歌頌黨和政府的好政策,宣傳脫貧攻堅和十九大精神。

走進村民焦世存家,五室一廳的房子裡,整齊擺放著沙發、液晶電視機、電腦等。老人樂呵呵地說:“現在吃喝不用愁,確實過上了幸福日子。住好房子並不是咱最終的目的,我們還要發展產業,繼續艱苦奮鬥。我家種了10畝核桃、2畝花椒、1畝山茱萸,這些都是搖錢樹,把它們經管好了,兜兜裡就有錢花。這都是總書記關懷帶來的變化啊!”

「寶雞日報」震後十年 瓦窯坡重生

家裡擺設比焦世存家還要“洋氣”的包奎老人笑著說:“這麼大的房子,這麼舒坦的環境,就我一個人享受。大兒子一家在西安搞物流配送,一年能有十幾萬元。二兒子在青峰峽景區打工,月工資3000多元;二兒媳在太白縣城打工,月工資也將近3000元;孫子在西安一家汽車製造廠工作,月工資4000多元。去年夏天,二兒子在眉縣買了一套商品房,今年春節又買了一輛小轎車。這還不算,地裡還種著十幾畝核桃和柴胡呢,這些山貨賣了,一年還不收入個10萬元?”老人激動地揮著雙手說:“月月有高齡補貼和養老金,每年還有900元的老黨員補貼。村衛生室就在跟前,有個頭疼腦熱,馬上就能去看,看病還能報銷。我現在這日子過得舒坦很。這要感謝黨和政府,感謝總書記!

陳文革說:“地震發生後,村上儘快組織群眾恢復生產,當年新栽核桃220畝,累計500畝,外出打工39人,農民人均純收入2700元。現在,全村種植核桃、柴胡近2000畝,運輸戶有40戶,青壯年勞力幾乎都外出打工,打工者人均年純收入至少在5萬元以上。與十年前相比,村民住房、醫療、孩子上學、養老、家庭經濟收入等,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地震鍛鍊了咱的意志,我們家家脫貧致富幹勁大著哩!

綠樹、花草裝扮的美麗鄉村,展現著無限生機。這個小山村,正奮進在脫貧攻堅奔小康的康莊大道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