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山东省考面试备考:山东各地市面试考务考情

考试时间:15分钟

题量:三道题(德州、聊城、泰安、济宁、威海、烟台、日照、枣庄等)

济南:3+12

滨州:7+7

淄博、潍坊:6+6

东营:6+7

有题本和草纸,考官一般不读题。

成绩计算:笔试综合成绩×50%+面试成绩×50%

2017年山东公务员面试试题解析(7月4号下午考生回忆版)

1、在亚马逊雨林中有一种叫巨人桉的大树,只需短短10年的时间,就能长到100米的高度。只需10天左右,就可以长成二三十米的高度,让人叹为观止。巨人桉的树干看起来挺拔通直、粗壮结实,生长周期又短,本来应该是做各种大物件的好材料。可是,偌大的树干只有一层15厘米至20厘米厚的树皮,树心却是空洞洞的,什么都做不了。请问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试题类别】故事寓言类

【考察要素】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理解能力

【思路点拨】通读故事寓言,进行语句分析,提炼观点哲理内涵,用心成长,注重积累,欲速则不达,再进行联系生活实际进行道理合示例论证,结合自身,启示和如何来做。

【参考解析】王春雷

题目当中的巨人桉的示例描述,其篇幅短小,语言精练,寄寓深长的哲理。我们不得不说,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师,哺育我们,教育我们,无处不蕴含着真理。

巨人桉是最高的树,是生长速度最快的树,他的成长经历告诉我们,我们要用心做事,不能只长个子不长心,做人做事要实;做事不急于求成,否则欲速则不达。

我们可以看到,巨人桉的快速成长,导致最后只能沦为燃烧之材,我们不得不感叹,这样高速疯狂得生长,只是注重了高度和速度,却忽略了内在的结实。只有树皮,外强中干,徒有其表。巨人桉不是没有条件生长,而是没有用心生长,最终成为烧材。在我们现实中也不乏这样的行为。我们很多家长在对孩子的教育培养上,本着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心理,出现盲目跟风报辅导班。看似是对孩子的全面培养,让孩子在兴趣班之间奔走,课余生活被填满。孩子看似是样样通,实则样样松,了解不深浅尝则止,如巨人桉一样,外强中干,不堪一击。无心又岂能成材?我们应该不求名目繁多,应该遵循孩子的兴趣爱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方能爱一行方能干一行,专一行,精一行。

不贪慕虚名,目标合理,否则欲速则不达。我们可以看到,巨人桉被誉为世界最高的树,生长最快的树。树木以成材为目标,然而它却在此过程中求大求快。缺乏必要积累沉淀,最后也只能付之一炬,于栋梁无缘。正如许多忙于快速成长和扩张的企业,就是一个外强中干、不堪一击的虚假繁荣。物流快递是我们的新兴行业,短短几年高速发展,暴露出很多问题,甚至当前很多快递企业陷入了僵局,濒临破产。用心做企业,目标合理,苦练内功,才能走得更加稳健、长远,如当前的顺丰快递仍然是用户放心信赖的企业。

我们当前个别城市管理者,不用心为民做事,走形式做面子工程,重显绩而轻隐绩,一心求得"官名"。在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追求虚假繁荣,使民众缺乏获得感和安全感。这样的领导者和这样的城市就如巨人桉一样,外强中干,名实难符。

在未来,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我们都应该有理想有目标,不负青春不负己。但是仰望星空也要目标合理,用心生活,用心做事;脚踏实地,就要蹄疾步稳,勇毅而笃行。

2、怀才不遇是一个伪命题,不是因为没有遇到伯乐,而是因为在自己的岗位上缺乏适应能力。请结合自身谈谈你的看法。

【试题类别】综合分析观点与自我认知与职位匹配

【考察要素】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和自我认知能力、主动性

【思路点拨】这道题意在通过考生对怀才不遇一成语的正确理解,并能对成语中的才与遇两者进行辩证分析,尤其是在工作岗位适应能力进行阐述,并需要结合自身谈看法。

【参考解析】王春雷

怀才不遇这一成语出自明·冯梦龙《古今小说·喻世明言》:"眼见别人才学万倍不如他;一个个出身通显;享用爵禄;偏则自家怀才不遇。"意思是谓胸怀才学而不逢其时或不被赏识任用。其实我认为才和遇,就像是内外因关系。才是内因,变化根本;遇是外因,变化条件。

看上去似乎怀才不遇的人生存在当下的时代是比较悲哀的,但从本源上看,有才华却没有获得成功,必然是有原因的,可能有一部分是社会原因造成的,但本质和关键原因必然是自我的原因。出现怀才不遇,更多的是我们自身无法正确认识。"遇"具有偶然性,我们更多强调了外在,然而具备"才能"却应该是能够发展的必然。

首先我们应该正确看待自身的才。我们是否仰视了自身,俯视了他人,应该对自身才能有正确认识;我们的才能是否足够,当一个人才能并没有达到一定的高度,是很难支持他有更长远的发展,会后续乏力。才亦分大小,有的才能只是聪明而非智慧,有的才能只能识别机遇,却不能把握机遇。当然也有自身才能与单位岗位匹配是否相契合。都会影响才华施展。

其次我们在清醒自我认知之后更应该有良好的适应能力。明确自身岗位认识。如岗位业务内容,要求理论知识,工作经验,工作能力,职业素养等。对自身与工作需求有良好认识后,针对岗位应该做好适应。调整心理预期,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才能,更好适应工作,做到人岗匹配。努力抓住机遇,成就自我。

最后,我们不否认现实中也确实有怀才不遇现象出现,才能具备,却得不到很好的施展,只因得不到赏识任用。我们尽力通过提升自身能力,加强和领导沟通,积极努力适应来改善际遇。适应能适应的,改变能改变的,当努力过还是没有很好改善,我们可以及时做出工作岗位或者职业方向的调整,也许会收获不一样的人生。

在未来的工作中,打铁还需自身硬,我会通过努力,积极主动学习,提高为民服务的能力,适应政府工作环境和工作压力,在基层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不做怀才不遇的无谓嗟叹,更为自己创造发展机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