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房價上漲的基礎是什麼?

從過去看,支持房價一直上漲的基礎有以下幾個方面:

經濟基礎:我們的經濟一直在飛速發展,個人收入隨著水漲船高,進而推動物價飛漲,房價只是其中之一罷了,但是房子作為商品,有著其他商品無法比擬的獨特性,總價高,保值性好,成為物價飛漲最高的代表商品。

投資基礎:人們手裡有了錢以後,就產生了投資基礎,這些錢要如何才能跑贏通脹,如何升值?普通人能接觸到的理財很有限,並且有著各種各樣的缺陷,銀行利息低,收益有限,股票有風險,要求專業性強,民間借貸風險更大,只有房子,三十年來始終保持這高收入,低風險。

槓桿基礎:銀行的房貸一直居高不下,佔比極高,對於貸款買房銀行一直持支持態度,相比其他的企業貸款,房貸的不良率幾乎可以忽略不計,是所有貸款裡風險最小,回報最高的項目。

政策基礎:地方政府的土地出讓金逐年升高,使得地方財政大大的充裕,賣地的收入佔地方財政收入比例越來越大,使地方政府的賣地熱情越來越高,地價對於房價,就像麵粉對於麵包,地價越賣越高,使得開發商成本增加,進而推動了房價的進一步上漲。

意識基礎:儘管房價過高的呼聲從2000年就開始見諸報端,但一直以來,一次次的房價上漲使得大部分人的意識趨於一致,個人一旦融入群體,群體思想將佔據主導地位,而群體思想在排除異議方面效率極高,成功的營造出了房價會一直大漲的消費氛圍。

結論:

人口支撐需求,需求支撐價格。

從近年來的數據看,鉅額人口帶來的樓市紅利已經消化得差不多了,可以說樓市的整體瘋漲已經進入尾聲。但是對優質資源的追逐,是人類生存的基本動力。一線城市尤其是超一線城市依然是優質資源高度集中的地區,因此也會是未來人口持續流入的目的地。當然,北上廣深人口淨流入的增量比例在降低,但是依然是未來超級人口爆炸地區。而且如果認真對比數據的話,人口淨流入的格局正在變化,以杭州、南京、合肥等城市為代表的二線城市的人口淨流入正在逐年上升。樓市就像一個千層蛋糕,但凡有強烈的需求累積,價格就不會明顯下跌。

但是接下來,房價橫盤和小幅調整倒是真的,而且會持續比較長的時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