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寧縣臺頭鎮的美麗傳說

鄉寧縣臺頭鎮的美麗傳說​鄉寧縣臺頭鎮1961年為臺頭公社,1984年建鎮。位於縣境東北部,距縣城33公里。面積105.2平方公里,人口0.7萬。309國道過境。轄臺頭、高家河、東莊、桃花山、西圪塔、李子坪、神角、橋上、峰嶺、孔家10個村委會。


鄉寧縣臺頭鎮的美麗傳說​煤、鐵、石灰石、石膏等礦產資源豐富。為縣煤炭主要開採區,現有國營臺頭煤礦,吉縣沙坪煤礦、大寧縣煤礦、襄汾縣賈罕煤礦以及臺頭、光華等鄉鎮煤礦33座。農業以種植小麥、玉米為主。

鄉寧縣臺頭鎮的美麗傳說​說起鎮名的由來,民間還流傳著這麼一段美麗的傳說。相傳臺頭鎮地區本是一片孤島,水產豐富、景色優美。大約是元代後期,劉氏一家老少三代來此落戶安家,過上了豐衣足食的日子,並起村名叫“劉家疙瘩”。可惜好景不長,這個世外桃源很快被綠林盜賊發現,不多日就來搶奪財物,讓一家人膽戰心驚。
鄉寧縣臺頭鎮的美麗傳說​一日,劉家迎來了一位過路的客人,三十上下年紀,大高個、寬肩膀、濃眉大眼、紅臉龐、黑胡茬,身穿青布褲褂,懷抱一口單刀,一看就是武功不俗的練家。劉氏一家將客人請入屋內,敬菸獻茶,好生款待。就在這時,土匪又來了。劉家人驚慌之時,只見客人赤手空拳走出屋來,不費吹灰之力就把土匪們打得流竄而逃。擔心土匪再來,劉氏一家人再三請求客人留下“幫人幫到底”,客人爽快地答應了。

鄉寧縣臺頭鎮的美麗傳說​果不出所料,天將黑時,十六七個土匪各帶兵器,闖了進來。只見客人手執一杆一丈多長的白蠟杆子,聲東擊西,不大工夫,眾匪徒就被點了穴道,像木雕泥塑一般定在了原地。匪徒萬般求饒並表示再也不來騷擾,才被放走。
鄉寧縣臺頭鎮的美麗傳說​劉氏一家感激客人的大恩大德,準備了酒席好生款待,方才得知,客人原籍山西平陽府洪洞縣巨林社人氏,姓郝名宗密,任職洪糧河總兵,因皇帝昏庸無道,棄官而走。本想回原籍退隱,行至紫荊關,有明大將把守甚嚴,不得逾越,故流浪至此島。

鄉寧縣臺頭鎮的美麗傳說​劉氏全家十分喜悅,一齊勸說客人留下,與全家同住一起。客人思來想去,確實被東澱大窪的美景吸引,也覺暫無棲身之處,便一口答應。學文習武、捕魚摸蝦,過上了安定自在的生活。
鄉寧縣臺頭鎮的美麗傳說​東澱的土匪聽說郝總兵在劉家疙瘩安了家落了戶,再也不敢前去送死。劉家疙瘩從此過上了太平日子。後來,“劉家疙瘩”村就被改為“抬頭村”,意思就是從此後不再擔驚受怕,而是可以揚眉吐氣了。慢慢的,“抬頭”逐漸演變成了“臺頭”,就是今天的臺頭鎮。

鄉寧縣臺頭鎮的美麗傳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