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度国家科技三大奖:清华第一,西安交大全国第二!

国家科技奖(也称国家三大奖,包括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学技术进步奖)作为我国每年科学技术方面的重大奖项,体现了中国高校和科研单位在科技方面的贡献,是科技领域的国家级最高奖项,公信力不言而喻。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于2018年伊始在北京召开,国家领导人参加大会,并为获奖人员颁奖。

西安交通大学主持7个项目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奖数位居全国高校第二,其中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创新团队奖一等奖,2项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2017年度国家科技三大奖:清华第一,西安交大全国第二!

全国共有113所高等学校作为主要完成单位获得了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三大奖通用项目157项,占通用项目总数216项的72.7%。其中,有64所高校作为第一完成单位的获奖项目数为114项,占通用项目授奖总数的52.8%。高校在全国授奖项目中连续保持高比例,充分体现了高校基础研究和重大原始性创新研究在我国占有重要的地位体现了对我国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的重要贡献。

以下是各大高校的具体表现:

2017年度国家科技三大奖:清华第一,西安交大全国第二!

作为我国C9联盟的重要成员,西安交通大学2017年的表现确实很惊艳,西安交通大学以主持单位获得7项国家科学技术奖的项目基本情况如下:

2017年度国家科技三大奖:清华第一,西安交大全国第二!

1.西安交通大学热质传递的数值预测控制及其工程应用创新团队(国家科技进步奖创新团队奖)

2017年度国家科技三大奖:清华第一,西安交大全国第二!

西安交通大学热质传递的数值预测控制及其工程应用创新团队

2.金属材料强韧化的内在与外在微纳尺寸效应(国家自然科学奖)

2017年度国家科技三大奖:清华第一,西安交大全国第二!

西安交通大学孙军教授等完成的“金属材料强韧化的内在与外在微纳尺寸效应”

金属材料强韧化是该领域追求的永恒主题和面临的共性关键问题。该项目针对金属材料强度与延韧性之间本质存在的倒置关系难题,在具有三种典型晶体结构的金属材料中发现了其内在与外在微纳尺寸效应及其耦合对强韧化作用的新规律和新机制,为提高其强韧化水平提供了理论依据与新思路。该项目在Nature、Nature Materials等一流期刊发表的8篇代表作被SCI 他引558次。2篇论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1篇入选“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力国际学术论文”,并被收入美国和德国科学家编写的3部学术专著。包括国际断裂大会50分钟大会主旨报告在内的国际会议特邀报告30次。获国际权威学者在Nature Materials上正面专题评述2次,并被Nanotoday,NPG Asia Materials等专题正面评论3次。部分成果入选2010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欧美等国院士和本领域国际权威学者指出:该项目“颠覆了长期以来人们的直觉”,“为同步提高合金强度与延韧性提供了有效途径,是一个非常好的、精致巧妙的、典型的范例”,“提供了所一直追求的高强韧性能组合”。

3.太阳能光催化制氢的多相流能质传输集储与转化理论及方法(国家自然科学奖)

4.高动态MEMS压阻式特种传感器及系列产品(国家技术发明奖)

2017年度国家科技三大奖:清华第一,西安交大全国第二!

西安交通大学赵玉龙教授等完成的“高动态MEMS压阻式特种传感器及系列产品”

5.先进核动力系统多因素跨维度强耦合动态分析技术及应用(国家技术发明奖)

2017年度国家科技三大奖:清华第一,西安交大全国第二!

西安交通大学苏光辉教授等完成的“先进核动力系统多因素跨维度强耦合动态分析技术及应用”

6.税务大数据计算与服务关键技术及其应用(国家科技进步奖)

2017年度国家科技三大奖:清华第一,西安交大全国第二!

西安交通大学郑庆华教授等完成的“税务大数据计算与服务关键技术及其应用”

7.气液固凝并吸收抑制低温腐蚀的烟气深度冷却技术及应用(国家科技进步奖)

2017年度国家科技三大奖:清华第一,西安交大全国第二!

西安交通大学赵钦新教授等完成的“气液固凝并吸收抑制低温腐蚀的烟气深度冷却技术及应用”

2017年度国家科技三大奖:清华第一,西安交大全国第二!

西安交通大学此次在2017年度国家科技三大奖取得的优异成绩,也充分展现了西安交大雄厚

的科研实力。西安交通大学是国家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为我国最早兴办的高等学府之一。西安交通大学是“七五 ”、“八五”首批重点建设项目学校,是首批进入国家“211”和 “985”工程建设,被国家确定为以建设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为目标的学校。多年来,西安交大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不断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科技竞争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