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拼多多成了“坑多多”,還有人用嗎?

最近老是聽到有朋友用拼多多APP來購物,也總是會收到朋友或熟人發來的幫忙砍價的鏈接,心想幫忙砍就是點開鏈接再點擊一下就好,沒想到拼多多的操作可以說讓感到極其厭惡。

拼多多“感情綁架”式的拉新

接著上面說,一定要下載拼多多的APP才可以幫忙砍價,這完全就是一種利用朋友熟人之間的感情來拉新的令人煩感的營銷方式。而且這個“砍價商品”還有時間限制,要想免費獲得指定商品,必須要在幾個小時到一天(根據商品不同時間不同,越是大眾喜愛的商品時間越短)內讓別人幫忙砍價,一個朋友只能幫忙砍一次且一次只能砍掉並不多的價錢。而指定的商品通常都是單價在百元以上的,所以要想免費獲得就要在一天內至少有10人幫你砍價才可以,這還是假設每人都砍掉10塊以上的前提下(實際上並不能保證每個人都砍10塊以上),也就意味著,要有至少10個人下載其APP成為新用戶。這就是拼多多的目的吧。如果幫忙砍了價,朋友能得到免費的產品也就罷了,然而現實是,很少有人能讓這麼多人幫他砍價成功並獲得產品。可如果你找了15個人砍價還沒得到商品,但是你找不到別人了,或是時間到了,那這前15個人已然下載了APP成為了其新用戶,就這樣不花一分錢拉了15個新人。果然拼多多的錢都拿去贊助某綜藝節目了。要說有人拿到免費商品了嗎,肯定有啊,總有些人要麼家族龐大,要麼交際廣泛,要麼不怕自己有多招人煩。

拼多多變成“坑多多”

本來拼多多的目的是想要打造一個拼團購買商品的平臺,用更低的價格買到更好的東西。原先的重點是“拼”,因“拼”而低價,可現在看來,拼多多的重點是“低價”,可以說沒有最低,只有更低,那質量嘛,就......

拼多多的坑相信很多人都入過,網上各種吐槽,無非就是兩大類

1、東西雖廉價,可完全無法使用,粗製濫造

當拼多多成了“坑多多”,還有人用嗎?

當拼多多成了“坑多多”,還有人用嗎?

2、退貨退款理賠客服不給力,平臺服務滯後。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吐槽拼多多的不止是購買商品的消費者,就連入駐拼多多的商家也有很多不滿。

當拼多多成了“坑多多”,還有人用嗎?

城裡人套路深,換個地方繼續坑

廣告裡說有一億多人都在使用拼多多,從最開始介紹的拉新套路來看,也不是不可能。從2015年9月最開始拼多多將市場與目光專注於一線城市,跟當初摩拜單車與OFO單車一樣,想從一線城市著手再鋪開進入二三線城市。然而通過實踐證明,低價劣質的套路在城市行不通,一線城市普遍消費能力較強,雖然誰都會對低價心動,但一線城市人們更追求生活品質,且各領域APP都選擇在大城市率先運營與試水,一線城市民眾早已深諳各種五花八門的營銷套路,再不濟買過一兩次也就徹底看明白了。

城市套路深,回農村一樣被坑。拼多多轉戰了三四線及廣大農村地區,這些地區民眾消費水平相對較低,且由於多種因素也更鐘意“低價”。因為在三四線城市及農村鄉鎮,拼多多是有廣大市場的。然而,這樣的套路又能在這些地區流行多久呢?

不管是哪個地區,始終消費者並不傻,大家都想要的是物美價廉的商品,如果低價換來的是劣質,那消費者寧願花更多的價格來買質量好的商品,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

當拼多多成了“坑多多”,還有人用嗎?

拼多多會是未來的淘寶嗎?

拼多多一直稱自己為電商平臺,那它的對手就是淘寶、京東、蘇寧等電商,面對如此強大且已經擁有全中國大多數用戶的對手,拼多多有現在的成就實數不易甚至可以說值得驕傲。但拼多多的營銷套路及被人詬病的機制將會成為發展的最大阻礙。雖然電商發展的初期,淘寶這樣的平臺上也瘋狂出現假貨,商品劣質情況,但淘寶算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民眾也並不知道一個電商平臺應有的樣子是什麼,加上淘寶平臺後來加強對商家入駐的管理,在一系列機制上保障消費者,這才成就了淘寶。當然也並不是說現在上面就沒有假貨,可至少消費者對這個平臺較最開始有了極大的信任。

再來看拼多多,雖然也只是平臺,商品質量與平臺沒有太大關係,而且拼多多畢竟也是剛剛開始,需要時間來完善商家管理機制。但是,不要忘了,消費者已經經歷過了淘寶的一輪低價劣質地攤貨到現在高中低檔應有盡有,沒有人有耐心和寬容再等著一個平臺從出生到繁榮,畢竟社會就是這麼殘酷。要知道,京東、蘇寧這樣的後起平臺雖在營銷上也有套路,可也確實是投入數額巨大的真金白銀並讓利給消費者的。現在拼多多倒是也花了錢,可全用在了營銷推廣上,某綜藝節目的廣告費一定花了不少錢。可卻沒有真正讓利給消費者。就拿“餓了麼”“美團”“摩拜”“OFO”來說,雖然這些APP所屬領域不同,可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前期運營都免不了“燒錢”,這個錢燒到哪兒了?一部分到了消費者口袋,一部分到了入駐商家口袋。可現在這些平臺都開始在往回收錢了,雖然燒錢容易收錢難,但是至少獲得了廣大用戶的青睞,甚至培養了消費者的消費習慣,久而久之,一大批忠實用戶願意將之前獲得的紅利吐出來。如果說拼多多現在的營銷方式讓大家都知道了拼多多這個平臺,但是購物後買來的卻是“被坑”的體驗,那這樣的運營模式註定無法讓平臺走得長遠。對於入駐拼多多的商家來說,如果看到大多數商家都賣假貨次貨還賺了人氣賺了錢,而你賣的是物美價廉的商品卻還是被同行的低價打敗,你是什麼想法?跟其他人一樣賣粗製濫造的東西還是離開?

說了這麼多,當然也不是說拼多多上的東西都不好,也有有良心的商家賣真正物美價廉的商品,只是說如果一個平臺爆出大多數商家都在“坑騙”消費者,那與現今如此強大的各電商平臺來比,就是毫無競爭力可言了。最後對於消費者,送大家7字箴言“一分價錢一分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