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为蒙古和中原之争,铁木真攻宋和葛尔丹攻清为何结果不同?

阮小虎

这个问题有瑕疵啊!

1227年,成吉思汗病逝。1234年,宋蒙联合消灭金国,随后南宋发动“端平入洛”的军事行动,宋蒙爆发第一次战争。而这个时候,成吉思汗已经作古多年了。

事实上,成吉思汗所谓的“攻宋”是在成吉思汗向南扩展的时候说的,当时的成吉思汗想要从南宋借道迂回包抄金国,所以对他的儿子们进行了规划。成吉思汗的策略是:“金精兵在潼关,南据连山,北限大河,难以遽破。若假道于宋,宋、金世仇,必能许我,则下兵唐、邓,直捣大梁。金急,必征兵潼关。然以数万之众,千里赴援,人马疲敝,虽至弗能战,破之必矣。”

所以至始至终,成吉思汗都没有进攻南宋。征服南宋的人物,是从窝阔台开始的,一直到孙子忽必烈才最终完成。

我们暂且将蒙古灭宋和康熙征讨噶尔丹做一个对比。为什么同样是游牧民族对阵中原王朝,会有如此不同的结局呢?“静Yes”认为有以下原因:

1、南宋以文制武,而清朝马上立国

这是南宋和清朝最终得到不同结果的最重要原因之一。

南宋继承北宋的“以文制武”的政策,武将地位继续低下,文臣继续内斗不止,整个国家继续乌烟瘴气。

这种不和谐带来的结果是:南宋不仅不能开拓疆土,反而处处被动挨打。不仅打不过金国,蒙古更打不过,立国多少年,就窝囊了多少年。

很多人说南宋富裕程度天下第一云云,如果没有强大的军事力量,再多的财富也是为人作嫁。

在以文制武的环境下,南宋不能收复北宋故土,对蒙古在北方的扩张无能为力。处处被动最终导致蒙古对南宋完成全面包围后,最终彻底被消灭。

相比之下,清朝的状况要好一些。从1616年努尔哈赤建国,到康熙反击噶尔丹侵略,前后不过几十年时间,可以说清朝一路打过来,战斗力依然还是很强的。

由于清朝一再强调弓马骑射,因此清军的战斗力保持得相对较好,在对抗蒙古的噶尔丹时,清军还是能够彻底将其击败的。

此时的清朝已经彻底征服了漠南蒙古,并在1691年收服了喀尔喀蒙古,对噶尔丹形成了半包围的压迫态势,这是清朝能够取胜的地缘因素。

2、南宋君臣离心,而清朝上下同心

虽然南宋被认为是传统意义上的正朔,但是却干了很多不正经的事。比如当时很多北方的汉人不堪忍受金国的统治,选择南下南宋效力。这个群体被称为“归正人”,著名词人辛弃疾就是归正人的光辉代表。

但是南宋对归正人从来就没有正眼瞧过一眼,更不要说委以重任了。由于根深蒂固的“在敌人阵营呆过就一定不是好鸟”的观念,归正人在南宋备受歧视。

朝廷不重视也就罢了,地方官僚还处处为难,终于导致归正人归而复叛,比如镇守襄阳的吕文焕处处为难归正人刘整,终于导致刘整带领水军投降忽必烈,一下子逆转了宋蒙的力量对比。

从归正人的待遇就能看出当时南宋内部的矛盾有多么激烈。反观清朝,一切好像和谐了很多。

1644年清军入关后,根据形势发展,清朝编制了八旗汉军。和满族以及蒙古族的骑兵不同,八旗汉军是以步兵为主,并配置数量可观的火器,是八旗军中的攻坚力量。

因为清朝善于笼络人心,并且将八旗所有人的利益最大化,因此八旗军中无论民族,都能死战。在第一次对阵噶尔丹的乌兰木通之战中,清军中的汉军就是用火器轰开了噶尔丹的“驼城”,取得了乌兰木通之战的胜利。

而且,当时的清朝,对蒙古各部政策也不尽相同,在对付漠西的噶尔丹时,对漠南的察哈尔和漠北的喀尔喀是极力拉拢的,这保证了清军能够以多打少。相比之下,南宋面临的,是一个尚未完全分裂,军力强悍的蒙古汗国。

所以说面对蒙古,南宋和清朝的归宿完全不同。

很多人说清朝之所以能够取胜在于清军拥有了大量的火炮等火器,而噶尔丹没有。这种说法是不对的。事实上噶尔丹的身后一直有沙俄的身影,为了实现自己不可告人的侵略目的,沙俄为噶尔丹提供了很多新式的欧洲火器,在技术上和清军相差不多。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Yes”,一个爱好历史的妹纸!期待关注!


静Yes

其实很简单,从双方当时的现实情况和实力就可以得出结论。葛尔丹控制着当下新疆北部及其周边,实力远不如铁木真时期,东部蒙古已经归服清朝,从实力来讲葛尔丹远不如铁木真。

清朝是比宋朝控制的疆域和人口要多得多的政权,军事实力强大,从努尔哈赤开始就形成了强大的军事思想和文化,整个上层建筑较为迷信武力,加上数亿人口和强大的社会生产能力,不是南宋那个烂透的政权能比的。

从这些因素分析,清打不赢才没有天理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