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釘子戶”:71歲農民迎18次高考,屢戰屢敗熬成“爺爺考生”


康連喜,這個生長在遼寧省阜新市韓家店西瓦村的一位普通農民,因每年參加高考而被許多人而熟知。對於康連喜來說,一年一度的高考就像他人生的一個舞臺,只有在每年的這幾天裡他才能躍入大眾的視線中。對於即將迎來的第18次高考,他仍樂此不疲,領到准考證後的他難掩喜悅之情。

6月5日,高考前第二天,和其他應屆考生相比,今年71歲的高考考生康連喜顯得很是輕鬆,他沒有“臨陣磨槍”,而是到家附近不遠處撿拾破爛。在他的眼中,成績的好壞已沒有任何意義,步入考場就算“達到目的”。

據康連喜介紹,他在小學到初中一路成績優異。恢復高考當年,他因故沒能報上名,第二年也就是1978年他如願參見了高考,遺憾的是遭遇落榜。2002年,高考報名條件放寬的第二年,54歲的他疾奔到市招考辦報名,以“往屆生”的身份參加高考。

從1978年到2018年整整40年,40年對於一個常人來說近乎大半生的時光。可康連喜卻只有一個信念:高考改變命運。17年參加高考,17次屢敗屢戰,今年,這位71歲的“爺爺考生”迎來第18次高考。高考臨近,他將一些考試所帶的必須品整理到一起。

“我十來年來都在找它,這回可沒有遺憾了!”當日,在康連喜簡陋的住所內,滿臉滄桑的他撫摸著彌足珍貴的第一次參加高考時准考證說,1977年恢復高考,我錯失了報名的機會。第二年,村集體把我當成人才幫著報上了名,遺憾的是落榜了。“圓大學夢,是我一生追求的目標。”


從2002年至今,康連喜已參加了17次高考,最好成績是2009年的303分。他曾收到一所本地高校的錄取通知書,但因為對被錄取的園林專業實在不感興趣,最終放棄了這次入學機會。一年又一年,他的身影總會如約出現在高考考場。歲月更迭,他已成為了名副其實的“爺爺考生”,也有人笑稱他為“高考釘子戶”。

據瞭解,康連喜在第一次高考失敗後 ,他做過村小學的代課老師,但在後來更多的歲月裡,他是每天騎自行車2個多小時往返市區撿破爛。

有村民介紹,康連喜性格倔強,平時不愛和村裡的人有過太多交流,在他的印象中,老康曾當過兩年數學代課教師,教得不錯。曾經,老康表示要考到2018年,如今他又改變了主意。

他沒有成家,是五保戶,房子都是親屬的,平日的吃穿不用花錢,都是從破爛堆裡挑揀出來的。

近50年來,他從沒穿過一雙新鞋,一件花錢買來的衣服。他與親戚均沒有過多的往來……每年的高考,老康就像舞臺上的模特兒,受到很多人的關注。

“要是高考政策允許,我的心跳不停,我會一直考下去的。”康連喜稱,自己不可能考上,即使考上也上不了,但每年的高考季,對於康連喜已成一種精神寄託。

高考時,他能在眾人的注目下大跨步地走進考場,一瞬間的存在感已遠遠大於高考本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