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牛是害蟲,也是一味中藥

 

天牛是害蟲,也是一味中藥

天牛是鞘翅目葉甲總科天牛科昆蟲,有一對很長的觸角,是人們熟知的一類昆蟲。

 別稱:齧桑,齧發,天水牛,八角兒,牛角蟲

 天牛性甘,溫,小毒。

 功效 《綱目》:治瘧疾寒熱,小兒急驚風及療腫。 箭鏃入肉,去痣靨。

 內服:入丸、散。

 外用:研末調敷。

 治疔腫惡毒:八角兒(楊柳上者,陰乾去殼)四個(如冬月無此,用其窠代之),蟾酥半錢,巴豆仁一個,粉霜、雄黃、麝香少許。 先以八角兒研如泥,入溶化黃蠟少許,同眾藥末和作膏子,密收。

 每以針刺瘡頭駐出血,用榆條送膏子麥粒大入瘡中,以雀糞二個,放瘡 口,瘡回即止,不必再用也。

天牛是害蟲,也是一味中藥

 天牛的幼蟲,看起來很可怕。古書上叫蝤蠐,白白肥肥的,埋在土裡或者木頭中,很難和天牛的樣子聯繫起來。

天牛是害蟲,也是一味中藥

天牛是害蟲,也是一味中藥

 《詩經.衛風.碩人》有幾句形容衛國夫人莊姜美貌的:

  “手如柔荑,膚如凝脂,領如蝤蠐,齒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一連六個比喻,短短二十八個字便勾勒出那個在當時的人們眼裡攝人心魄的美人形象。

 古人的審美真是奇特啊,一個美人,手指像剛剛長出的茅草嫩芽,皮膚雪白像凝固的豬油,脖子像天牛的幼蟲一樣又白又長,牙齒排列得像蘆蘆裡面的種子一樣整齊,蟬一樣高的額頭,飛蛾一樣的眉毛……一想起天牛幼蟲那肥胖扭動的身體,我都止不住發抖,真是銷魂啊。遠古時代的人以自己身邊最自然貼切的參照物決定審美,“羊大為美”亦然。看來沒錯,生產力決定審美情趣。 

天牛是害蟲,也是一味中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