吵起来了!岩茶到底该当年喝好还是隔年喝好?茶专家的立场很明显

清明过后,春茶来到了岩茶时间。一个古老的问题又摆在了面前,岩茶是当年喝好还是隔年喝好?当年隔年隔年派,我们只卖隔年茶。

同为乌龙茶的凤凰单丛的制作非遗传承人叶汉钟就说,他的茶至少制作一年后才上市;岩茶厂家茶人和一也是只卖隔年茶;还有,国家级武夷岩茶(大红袍)非遗传承人游玉琼,也是隔年派。

理由如下

老祖宗说的

雨前虽好但嫌新,

火气未除莫接唇。

藏得深红三倍价,

家家卖弄隔年陈。

这首清代周亮工的《闽茶曲》是被隔年派引用最多的。说的是岩茶“以隔年茶为贵”。新茶虽好,但火气难除,不宜马上就喝。岩茶经过贮存,去了火气、滋味更醇、价格倍增,因此家家户户都以储存陈茶为荣。

吵起来了!岩茶到底该当年喝好还是隔年喝好?茶专家的立场很明显

新茶火气大

隔年派认为,岩杀青需要240°以上的高温,烘干需要120°以上的高温,后期的炭焙一次火,就要7到10个小时,新茶火气大也就在所难免了。

刚刚做好的岩茶还属于毛茶,试茶可以,但是品饮还是要经过三至六个月精制。

新茶口味欠佳

除却火气大外,还有口感因素。新茶火烟味大,偏碱性,植物酸含量高,有一定的刺激性,喝多了胃就受不了,口感比之陈茶也稍逊色。经过一段时间存放后,火烟味退除,茶性转温和,茶香更显、茶味更足、口感就也更好了。

吵起来了!岩茶到底该当年喝好还是隔年喝好?茶专家的立场很明显

岩茶的完美制作周期要近一年

从4、5月份的采摘,毛茶制作,复焙精制,整个制作过程从3个月到半年不等,几乎一整年的时间,才能成就一碗更显“岩韵”魅力的茶汤。这样独特而完整的制作、转化周期,本身就是一件气韵独具的“慢”作品。心急速成不得,高火猛攻不成,唯有慢“炖”慢焙,一而再,再而三。再给予充分的时间,细细转化,让焙的火性慢慢吃到茶里。时间是最好的制茶师,只有如此,才能体现武夷岩茶茶性之敦厚。

吵起来了!岩茶到底该当年喝好还是隔年喝好?茶专家的立场很明显

新茶伤身

这是隔年派最有杀伤力的观点,健康始终是人最关心。

一者,新茶偏寒凉,伤胃

茶多酚、咖啡碱、可可碱和茶叶碱,是主要的伤胃物质,它们的含量越高,对胃的刺激性越大,高含量的咖啡碱还会给胃带来灼伤性伤害。新茶中这四类伤胃物质含量很高。 而隔年茶降低了了新茶中的伤胃物质。

二者,新茶火气未除,喝多了燥热上火,伤肺气,长期喝这样的茶会导致人体湿热加重。

茶是有生命的,不同的茶(包括绿茶),不同的存放时期,会带来不同的品饮感受,这是茶的魅力。

茶友们,你们喜欢喝新茶还是放一段时间再喝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