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高考季,你准备好了吗?

——高考背后的喜与忧

又是一年高考季,你准备好了吗?

缤纷的六月,艳阳高照,每年一度的高考徐徐拉开了序幕,在每个城市的每个考点外,又一次聚集起了气势恢宏的家长方队。考场内,考生双眉紧蹙,奋笔疾书;考场外,家长们心急如焚,望眼欲穿。一内一外无处不在的这份紧张气氛共同构成了一道无比靓丽的中国高考风景线。

又是一年高考季,你准备好了吗?

高考,作为中国数百万莘莘学子十二年来求学生涯的一次大演练,作为中国数百万个家庭在这一年当中无以伦比的头等大事,其竞争的激烈程度与整个家庭的关注程度可谓空前绝后,绝对堪与古代的科举考试相媲美。

古代的读书人没有“高考”,仅凭“一篇文章定终身”,这种发生在读书人间的竞争其残酷程度可想而知。一代又一代的读书人为实现“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美梦,在“科举考试”的独木桥上拼命拥挤,“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闻”,这是每一位心怀“学而优则仕”这一伟大梦想的读书人们一致的理想与毕生追求。

科举考试既然能神奇地改变人的命运,金榜题名自然也就成了值得大庆大贺的事情。唐代孟郊历经数年拼搏,46岁时进士及第,兴奋之余挥毫而就《登科后》一诗:“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日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诗人登科后喜形于色的情态跃然纸上,千年的时光过去了,但诗人这份高中后的激动至今读起来令人心生无限感慨。

“艳阳时节又蹉跎,迟暮光阴复若何”,1911年,随着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的破灭,在中国延续了长达千年的科举制度也随之宣告消亡,而取而代之的是新的以试取材,以学取人的选材制度——高考。

这里不去讨论二者间的实质性差异,但高考就其在莘莘学子与家长心目中的分量如出一辙,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又是一年高考季,你准备好了吗?

十年磨一剑,成败在今朝,从走出考场的那一刻起,也许就部分的奠定了一个人的人生轨迹。我们在为高考中取得理想成绩的大部分考生发出由衷祝贺的同时,也绝不应该忘却那些因没有能够取得理想成绩而失意的同学们,而这部分考生尤其是值得全体社会成员和考生家长为之高度关注的对象。

2017年高考前夕,由中国失踪人口档案库寻人平台发出的一篇寻人文字《当年的高考状元哪去了》,一度引起了全国广大高考考生家长与失踪家庭的高度关注,其收视量当日突破2600万人次,创下了寻人平台单篇寻亲案例的历史之最,这从另外一个侧面凸显了所有家长们共同的关注焦点。

又是一年高考季,你准备好了吗?

在高考中取的成功固然值得欣喜,但一旦遭遇失败,也绝不应为之消沉,更不能以一种极端方式去面对,毕竟人生路是漫长的,人生是多彩的,高考仅仅是一个人走向人生的第一步,即使失败,尚有多种选择,条条道路通罗马,毕竟我们还年轻,在人生的长河中,这点挫折,这点伤,这点痛,到底又算得了什么呢?

历史浩瀚,才人倍出,以挫致进者举不胜举:司马罹难修《史记》,越王卧薪终复国,文王拘于囚室而推演《周易》,仲尼困厄之时著作《春秋》,屈原放逐才赋有《离骚》,左丘失明乃有《国语》,孙膑遭膑脚之刑后修兵法,吕不韦被贬属地才有《吕氏春秋》传世,韩非被囚秦国,作《说难》和《孤愤》,《诗》三百篇,大多都是贤人志士处于人生低谷之际发泄愤懑而作,尽观以上事例,不知诸位失意考生作何感想呢?

在缤纷的六月,希望所有的考生能调整好自己的心态,积极、客观、平和、理智地应对这次考试;也希望所有的家长能与孩子们永久站在一起,感知他们的呼吸,聆听他们的心声!

中国失踪人口档案库 云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