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迁户遭遇电信诈骗 中信银行帮助挽回50万

拆迁户遭遇电信诈骗 中信银行帮助挽回50万

这起电信诈骗中,诈骗分子掌握了姚女士的身份证号码等信息,就是她险些受骗的重要原因。(中信银行宜宾分行 供图)

6月5日下午5时左右,姚女士到中信银行宜宾分行办理定期存款提前支取和转账业务,金额50万元。银行值班人员在指导姚女士填单时,发现收款信息是山西省某银行的个人账户,用途为购房款。

看到姚女士年龄偏大,接听电话时一直在回避旁人,同时又是大额异地转款,银行工作人员警觉起来,以大额转款系统已关闭暂停办理业务为由,请姚女士次日再来办理业务。

但姚女士走到一边接听了一通电话,还想转款。银行工作人员以能够想办法继续为客户办理转账为由,用姚女士的手机和对方通了话。其中,一个细节让银行工作人员起了疑心——姚女士声称的转款用途是给她的表弟买房,但是在接听电话时,却唯唯诺诺地称呼和她通电话的人为“尹老师”。

“姚女士的种种反常表现,让我们基本确定她遭遇到了电信诈骗。当晚,我们银行就召开了紧急会议,把客户的情况传达到每一名厅堂人员和会计柜员。考虑到姚女士已开通了电话银行和网上银行,为了防止诈骗分子在夜间指导姚女士通过手机银行转款,我们立即按照相关程序向上级行运营管理部门报告,对姚女士在我行的账户紧急采取只收不付的监管措施,确保客户资金安全。”中信银行宜宾分行相关人士说。

6月6日早上9时,姚女士再次来到中信银行宜宾分行要求转款。银行工作人员将姚女士带到一旁,耐心地将过往发生的电信诈骗案例的基本特征、作案手段、套路向其详细讲解,并明确告诉姚女士,她可能遇到了电信诈骗,若她执意要转款,需要家人到场确认才能办理。

这时,戏剧性的一幕发生了:在电话的另一头,始终和姚女士保持通话的诈骗分子知道银行在劝阻客户后,要求姚女士到其他网点办理转款业务,甚至表示如果转50万不行,先转30万也可以……如此戏剧性的转变,也让姚女士起了疑心,遂打消了汇款的念头。

平静下来后,姚女士说起事情的来龙去脉——3天前,她接到一名自称是某“银行客户经理”打来的电话,对方告诉她信用卡逾期1.5万余元。因为从来没有办理过信用卡,姚女士不置可否。可当对方明确说出姚女士的身份证号码等信息,姚女士慌了。这时,该“银行客户经理”提醒她可能遇到了犯罪分子冒名开卡并恶意透支,建议姚女士报警,同时还热心地帮助姚女士“报警”。不一会儿,一名自称“叶警官”的人员联系了姚女士。“叶警官”在电话中告知姚女士,因其在某银行开立了非法账户,涉嫌洗钱犯罪,涉案金额216万元,同时向姚女士传真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上海市人民检察院刑事拘捕令 冻结管制命令》,以确保姚女士资金安全为由,要求她把自己的存款转到指定账户,由公安机关做进一步排查。“叶警官”还特别强调,此案涉案人员众多,涉案人员中有银行工作人员,千万不能告诉任何人尤其是银行工作人员,若泄密将承担刑事责任……姚女士信以为真,便按照诈骗分子的要求更换了手机、暂时居住在酒店,准备随时接受“执法人员”的询问。经过诈骗分子连环的恐、吓、骗,姚女士精神已接近崩溃。这才有了到银行转款那一幕。

“我都快70岁了,最近因为征地拆迁获得了一笔赔付款,这笔钱就是我们老两口的养老钱。如果钱被骗了,一家人的生活就毁了……幸好银行工作人员及时提醒。”姚女士说。

中信银行宜宾分行提醒各位市民,骗子的伎俩看似千变万化,但只要市民朋友静下心来,小心求证,尤其在涉及资金来往时,谨慎行事,一定能看破骗子的骗局。“出现疑虑的时候,可以第一时间拨打110报警电话,民警也一定会帮助大家甄别真假。”中信银行宜宾分行相关人士也表示,从近年来多发的诈骗案件来看,老年人是诈骗分子的重点目标,特别是孤独感较强的老年人更容易上当受骗,市民应多关心家里的老年人。同时,市民要提高对个人身份信息的保护意识,妥善保管各类身份证件及复印件。在这起电信诈骗中,诈骗分子掌握了姚女士的身份证号码等信息,这是她险些受骗的重要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