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徵文05」劉海瑞|一生的痛,不會永遠

點擊上方“芝蘭園”關注我們

「征文05」刘海瑞|一生的痛,不会永远
「征文05」刘海瑞|一生的痛,不会永远

直到現在,50歲的人了,仍然在為青少年時期一次人生選擇而痛楚著。

往事不堪回首。或許是心血來潮,或許是讀書無用論,當時改革開放初期,社會上的萬元戶很是紅火。我當時思想可能激進,一副想要天下先的派頭,本來初中畢業時,以當時的學習成績,如果認真對待,考上小中專很有可能,沒想到居然連高中都失之交臂。後來賭氣就是不去複習了,還天真浪漫地決定,以後走自學這條路,一邊掙錢一邊自學,同樣可以達到人生目的。想像著萬元戶的富裕,光環,幻想著前方一片錦繡光明。

「征文05」刘海瑞|一生的痛,不会永远

就是在那幾年,著名作家路遙的長篇小說《平凡的世界》在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的小說連續廣播裡逐漸和世人見面。

命運無情地把你拋棄了,現實與理想的落差很大,幾乎傻了眼,那又奈何?不錯,那些年天天還有小說裡很多的人物吸引著我,他們的命運和我有很多相似之處,他們的苦樂人生在激勵著我。

貧窮苦難中的青年隊長孫少安,他曲折的愛情故事,走出窮家薄業的致富經歷,都浸透著苦和淚,愛和憾,畢竟命運對每一個人都是公平的,在苦水中浸泡的他終於組成了美好的家庭,創業也獲得了成功。

另一位人物更為豐滿,孫少平的奮鬥史,更是神化了,神化的讓人懷疑。一個在煤井下吃似乎是全世界上最多的苦的苦小子,哪能擠出很多的業餘時間去吃更大的苦抓緊時間來自學,然而孫少平做到了,學啥啥成功,又是在報紙上發表文章又是考上了礦上煤炭職工技校,他的骨頭夠硬了,錚錚的硬骨頭。

他的奮鬥歷程實實在在在影響著人。為此,常檢討自己,自己的骨頭為什麼那麼脆弱,頂不住一絲的風雨,又硬吃不下苦頭。自己那幾年身體免疫力差,動不動就感冒,而且不輕易好轉,要挑戰自我,人要變堅強談何容易,真不是喊喊口號就完事,要剔除劣根性,自己戰勝自己,就要決心苦苦地修一輩子行。

「征文05」刘海瑞|一生的痛,不会永远

在世上做真正的人吧,不屈的靈魂就不應向命運低頭。一輩子守著祖上的薄田矢志不渝,生活的全部內容就是上養老下養小的硬漢孫玉厚,雖然在漫長的貧窮中沒有什麼出息,但他無怨無悔地擔當起父親的角色為兄弟張羅媳婦,養出了兩個硬漢兒子,一個明牌大學的女大學生,他不折不撓的故事給人鼓舞,催人奮進,長時間像燈塔、像夜晚的明星給我指明瞭方向。既然不能像孫少平的女朋友田曉霞在採訪中勇救落水兒童獻出生命那樣壯烈,也不能像田福軍這樣的國家好乾部轟轟烈烈,那就默默地自己學著變得強硬吧。

硬著頭皮朝前努力是生活的唯一。

我常想,人生一帆風順也好,不幸艱難也好,都要認真努力去生活才能活出精彩。而那些不靠奮鬥獲得的財富不值得敬佩。在人生低潮期,不失尊嚴,不迷失方向猶顯可貴。李向前由於得不到田潤葉的愛情,一度消沉,而因為慘遭車禍,田潤葉人性中的善良閃爍出了耀眼的光芒,格外冷靜的她回到了他的身邊。這就是生活,從此有了情趣 ,有滋有味了。

而愛也照亮了我灰暗的角落,憂鬱、愁煩隨之減輕了。自己雖然人憨,儘管生活不如意,但把與生俱來的善良、正直都轉化成愛心吧。田潤葉的愛,使我看到了人生會有波瀾壯闊,蕩氣迴腸的可能。那就投入到生活的激流中,愛家庭,愛身邊的人,愛工廠,被真誠打動,為友愛添柴,為互相幫助而快樂,雖然是小事情,我覺得這就是生活的滾滾洪流,自己這樣生活也不枉為一世了。

「征文05」刘海瑞|一生的痛,不会永远

《平凡的世界》中眾多栩栩如生的人物不會在我腦海裡消失,就像活了四十餘歲的作家本人永遠定格在人們心裡一樣。感謝這本書陪我走了很長的路,我將它永遠珍藏在心上……


劉海瑞1968年生,林州市姚村鎮劉家崗村人,農民。自信人生五十始。喜愛文學。


「徵文05」劉海瑞|一生的痛,不會永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