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愛時,我們為什麼經常想要作

前幾天朋友聚會,聊起一個話題,為什麼戀愛中的女人要那麼作?

有位朋友說,不僅女人作,男人也作,而且作起來更恐怖。於是,她講了自己和前任的故事。

(01)

有次,她和前任計劃去泰國度假,卻為買衣服的事情起了爭吵。她看中了兩條裙子,款式都差不多,但其中一條裙子是露背裝,非常性感。

她就問男友的意見,穿哪條裙子好看,男朋友說都好看。

她是這麼想的,在國內還不夠勇氣穿得那麼性感,那就選更性感的那件好了。另一方面,也不知道男朋友是否能夠接受,所以就試試問男友的意見。

看到男友也說好看,她就讓店員包好準備付款了。這時前任就問了一句:你真打算買這件?她覺得有點奇怪,你不是也覺得好看嗎?

於是,這名男朋友就生氣了,話也不說掉頭就走。

戀愛時,我們為什麼經常想要作

電影《前任》劇照

她說,當時她和店員都懵逼了,莫名其妙的站在那,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

後來才知道,前任生氣的原因。用前任的原話來說:“你挑這麼性感的裙子什麼意思,你就不擔心別人看著你的時候,我作為男朋友是什麼感受嗎?你有考慮過我的感受嗎?….”

朋友說,開始戀愛的時候,沒發現這人那麼作,戀愛一段時間後才發現,他比女生還要作。

(02)

為什麼戀愛才開始的時候,好像都還好好的,女的溫柔男的貼心,可戀愛之後,就開始作了?

這讓我想起網上有個婚禮的段子。

神父問新娘:你願意嫁給他,深入虎穴,成為他媽他姐的替身,接受他二十多年累積的憤怒和內疚嗎?

新娘:我願意。

神父又問新郎:你願意娶她,把你家變成主戰場,成為她爸她哥的替身,接受她二十多年累積的嫉妒和仇恨嗎?

新郎:我願意。

神父說:現在我宣佈,你們正式結仇!

一個平時不‘作’的人,在戀愛關係中卻變得越來越‘作’。很有可能是,你成了他很重要的客體,而他正在跟你呈現,他與客體的原始關係模式。

戀愛時,我們為什麼經常想要作

客體關係理論會這樣來理解,你和重要的客體建立了什麼樣的關係模式,是因為你童年的時候,和父母建立了什麼樣的關係模式。

我在文章《為什麼有人控制不住的暴飲暴食》也提到過,那些被制定了餵養計劃的孩子,長期處於要麼吃不飽,要麼吃到撐的狀態。孩子會有憤怒,有情緒,但又不能很好的表達出來。

這時候,有些孩子吃飽了就會開始吐奶,以此來表達自己,對媽媽又愛又恨的情緒:我需要的時候你為什麼不來,但是我又離不開你。

這種感覺,就很像我們平時看到的,在戀愛中很‘作’的女生。

比如,女生髮脾氣對男朋友說:我才不稀罕你呢,滾開,離我遠點。

男生可能會覺得女友在氣頭上,還是先避避風頭。但是當男友離遠點的時候,女孩可能又會說:你為什麼離我那麼遠,你就不能來哄哄我嗎?叫你滾你就滾…。

然後男生又會靠近一點,想再安慰女友,這時女孩又開始攻擊男友:你這個壞蛋,你這個沒有用的男人,你這沒良心的東西…。

戀愛時,我們為什麼經常想要作

大多數的時候,這個男生會很困惑,她究竟是想要我遠點還是近點,很難把握。男孩就會覺得這個女生很‘作’,隨著矛盾的增加,倆人之間的感情也會越來越脆弱。

(03)

有個測量嬰幼兒對母親依戀狀態的實驗,叫陌生情境測驗。

在媽媽離開後,有的孩子會表現出苦惱,但媽媽回來後,依然可以親近媽媽,安心的繼續玩玩具。

有的孩子,會表現出媽媽離開和在這裡都無所謂。

還有的孩子,對媽媽的離開表示強烈反抗,母親回來,孩子會去尋求與媽媽的接觸,但同時又顯示出反抗,甚至發怒,不能再去玩玩具。

戀愛時,我們為什麼經常想要作

這個實驗把依戀類型分成三類,安全型依戀,迴避型依戀,矛盾型依戀。

英國精神分析學家約翰·鮑爾比認為,依戀是一個持久的情感聯結。

依戀行為是人類“從搖籃到墳墓”一直髮展的行為系統,而成人的愛情和兒童對他的依戀對象所感覺到的愛,是非常相似的。兒童期孩子身上表現出來的依戀特徵,成年以後仍然會顯露出來。

我們之所以在戀愛的時候會變得‘作’,是因為我們把戀愛關係母嬰化。

(04)

作,是為了什麼?

有位來訪者說,每次回家的時候,一想到媽媽的身體靠近自己,就覺得難受。

媽媽有時候會對她抱怨,說為什麼女兒不和自己親近。但是不知道為什麼,媽媽主動來牽她的手的時候,她會很緊張,身體總是不由自主的排斥。碰到倆人一起出去的時候,她也會和媽媽保持一些距離。

她說,從小到大,媽媽都沒有好好的抱過自己。

小時候跟媽媽出門,媽媽從不牽著自己。有時候停下來買東西,或者要走另外一個方向的時候,也不會告訴她,她必須靠自己,不斷的看著媽媽的身影,生怕被媽媽丟下。

所以,媽媽靠近的時候,她會很難受。

戀愛時,我們為什麼經常想要作

這份難受,很可能是一種防禦,防禦自己對親近媽媽的渴望。因為從小想親近而不得,渴望變成了失望,變成了絕望。對媽媽的的依戀,也從愛,變成了恨和怨。

她說,後來遇到了她的先生,一開始她對這份感情好像沒有什麼投入,不冷不熱。後來對這份防禦有了覺知之後,她也開始‘作’了起來。

作,是因為對愛還沒有絕望,仍然希望在關係中得到愛。

作,既是對依戀對象的測驗,也是在尋找愛的證明。

(05)

作,就像是性格上的一道傷痕。

在親密關係把傷痕打開,‘作’給對方看,是件很需要勇氣的事情。

作,不過是想再找一個人,好好的愛自己,抱抱自己。無論自己怎麼樣,無論是哭,是吵,是打,是鬧,只希望他能抱著我,就好了。

戀愛時,我們為什麼經常想要作

每個人都有可能逐漸地從迴避型依戀,先變成矛盾型依戀,再變成安全依戀。

迴避型依戀,是對愛的絕望,根本不信任能建立深情,所以不敢嘗試;

矛盾型依戀,是仍然希望得到愛,但又極度恐懼失去愛,所以內心的矛盾在現實製作了衝突;

安全的依戀,是將穩定的客體納入了自己的內心,而不再恐懼失去愛與關係。

去看到自己的依戀模式,覺知自己對依戀的防禦和矛盾,也許可以改善你的‘作’,因為它不僅會影響你的親密關係,也會影響你的親子關係。

除了自我覺知,還可以尋求心理諮詢的幫助。好的穩定的諮詢關係,就好比吸收了新的客體關係經驗,這對自我的成長也是非常有幫助的。

那些很少被抱過的朋友,問問自己:你何時曾被父母好好的抱過?你是否還記得當時被擁抱的感覺?

如果你從小沒有得到過足夠的愛和擁抱,那麼不妨試試,多擁抱一下自己。也在心裡,好好的擁抱自己內在的孩子,告訴她,即使沒有人,你也會好好愛著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