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霧霾,打好藍天保衛戰,第1季

深入霧霾,打好藍天保衛戰,第1季

《中國科學院院刊》: 您的研究組多年來一直進行大氣汙染物的監測,包括承擔“863”和“973”相關項目,對大氣灰霾研究積累深厚,公眾熟知的 2008 年北京“奧運藍”、2014 年北京“APEC 藍”的工作您都有參與,此間還多次通過《院刊》展示研究結果、提出治理政策建議。 2016 年底與 2017 年初,我國京津冀地區再次遭遇嚴重的灰霾汙染,而科學認識大氣汙染物來源是對其進行治理的前提和關鍵,根據您的源解析相關研究,此次汙染物來源情況如何?與此前有何異同?

王躍思: 我們研究組多年來一直進行大氣汙染物的監測和預警,並開展其源解析研究,尤其是針對京津冀地區。通過《院刊》平臺也多次發聲,有效及時地滿足了公眾和決策層的需求。“奧運藍”和“APEC 藍”我們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受到了民眾的歡迎,但長期來看,京津冀地區灰霾汙染依然存在。

我僅以北京、天津和石家莊為例,說明這 3 個城市的大氣細顆粒物(PM2.5)的來源。根據源解析結果, 3 個城市 2014—2015 年的大氣 PM2.5 主要來源狀況如下(表1)。

深入霧霾,打好藍天保衛戰,第1季

顯而易見,北京以本地的機動車對大氣 PM2.5 的貢獻最大,佔到了 29%;天津則是區域輸送的汙染物佔比最大,但比此前已經有明顯下降;石家莊則是燃煤佔到了30% 的高比例,若再將其與工業加在一起,則二者之和達 48%,已接近1/2,且二者的佔比還在進一步上升。

再講到上述汙染物來源構成與往年的差別及其原因,近些年來,京津冀地區大氣汙染物的結構有變化,但形勢依然嚴峻,我們仍以京、津、石 3 個城市為例。

深入霧霾,打好藍天保衛戰,第1季

(2)天津。 天津市機動車的貢獻佔比基本與往年持平,當然這些年來其市內機動車數量肯定是增加的,而其佔比卻沒有增加,這主要是因為天津市工業和燃煤貢獻的汙染物量也在同步增加,所以僅從表觀上來看,其機動車貢獻的佔比沒有變化。另外兩種來源的汙染物,揚塵和區域輸送在天津市都下降了。揚塵汙染物下降的原因誠如上述,而區域輸送汙染物的下降則源於氣候變化,即氣象條件更不利於汙染物擴散了,這也是 3 個城市的共性。

(3)石家莊。 石家莊地區與天津相似,也是源於機動車和燃煤的汙染物比例上升了,燃煤汙染物與鍊鋼、鍊鐵、水泥、平板玻璃等產業是直接相關的。


深入霧霾,打好藍天保衛戰,第1季

《中國科學院院刊》: 2017年1月9日,北京市衛計委在其官網發佈《灰霾防護常識十三問》,其中第12條提到的“灰霾天氣時家庭如何合理烹飪?”,指出煎、炒、炸等烹飪方式可瞬間產生較高的 PM2.5,引發了網友的熱議。餐飲是不是灰霾汙染源之一,您怎麼看灰霾與老百姓做飯的問題?

王躍思: 我想針對每一個網絡熱議話題,我們要從正面理解,從解決問題的方面出發。從一個科學家的角度來講,我們在 PM2.5 源解析中有一個源正是餐飲。在所有灰霾汙染源中,餐飲源的貢獻率是 5%—15%。

站在北京的居民樓樓頂能看到一個個公共煙道,且在排放汙染物。這是各家各戶油煙機的公共出口,如果市政能夠定期清理公共煙道,並加裝過濾裝置,我們認為這一項是可以降下來的。

據我所知,從技術上降低餐飲源是可以做到的。餐館後廚都有煙道,煙道連接油煙處理裝置。家裡的抽油煙機首先是油和煙氣的分離,油留下來,煙氣跑出去。餐館要做進一步的煙氣處理,油煙一步一步過濾,油濾掉,顆粒物濾掉,再用金屬網、耐熱纖維等製成的各種濾材分級過濾,並經常更換這些過濾材料,最後還要用活性炭去除有害氣體。所以,技術上是沒問題的。

從管理上講,在我國,環保部門會檢查核定,油煙排放合格餐館才可以開業,營業後主要由餐館自己管理油煙。在國外,往往是餐館根據油煙排放量交錢,這部分錢專門用於請專業的油煙處理公司幫餐館處理油煙,環保局只管檢查是否合格。美國、德國、日本,都是這樣分開管理的。

所以,關於這個問題,我通過《院刊》向公眾提 3點建議:(1)保證自家的油煙不直接排出,至少使用抽油煙機將油煙排進公共煙道;(2)路邊燒烤肯定是汙染環境的,每個人應從自己做起,拒絕吃路邊燒烤;(3)培養監督意識,看到哪個餐館直排煙氣就打環保電話舉報,至少做到不上“大眾點評”說它好。

我想每個人做到這 3 點,責任和義務就盡到了,5%—15%的餐飲汙染源就有希望降下去。

王躍思 中科院大氣物理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1961 年出生於北京,理學博士,大氣化學專業。國家傑出青年基金和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 Atmospheric Research雜誌副主編,最高人民法院環境資源審判諮詢專家,北京市人民政府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