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害!这位江西老人在迪拜沙漠种出水稻!亩产超500公斤!

厉害!这位江西老人在迪拜沙漠种出水稻!亩产超500公斤!

厉害!这位江西老人在迪拜沙漠种出水稻!亩产超500公斤!

资料图

热带沙漠出现“人造绿洲”,而且还长出了中国水稻!

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带领的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团队近日对在迪拜热带沙漠实验种植的水稻进行测产,最高亩产超过500公斤。

这是全球首次在热带沙漠实验种植水稻取得成功,为沙漠地区提升粮食自给能力、保障全球粮食安全和改善沙漠地区生态环境再添“中国贡献”。

热带沙漠长出中国杂交水稻

今年1月份,他们选取几十个杂交水稻材料,在迪拜近郊沙漠进行小范围种植,对其抗旱性、抗碱性和抗倒伏性等性状进行测试。

经过5个月生长,首批水稻已近成熟。5月26日,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组织来自印度、埃及、阿联酋等国的专家进行产量测评,其中一个水稻材料产量超过500公斤/亩,还有两个水稻材料产量超过400公斤/亩。来自印度的测产专家伊什在电话中向袁隆平表示:“这样的测产结果让人非常激动,印象深刻。”

厉害!这位江西老人在迪拜沙漠种出水稻!亩产超500公斤!

资料图

6月下旬,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将对晚熟水稻再次测产。“根据测产结果,我们将从试种水稻中选取优势水稻材料,通过改良并研发适合当地气候环境的杂交水稻品种。”张国栋说。

中国海水稻技术

是沙漠种植水稻成功关键

迪拜沙漠昼夜温差达30多摄氏度,白天极端高温,地表温度达50多摄氏度,湿度在20%以下,还经常有沙尘暴。在迪拜热带沙漠实验种植水稻需要克服重重困难。而当地种植水稻最大的挑战是沙漠土壤有机质含量低,全是散沙,没有团粒结构,无法保墒,而且地下7.5米就是海水。

“如果从地表浇灌水稻,就需要大量淡水。当地淡水非常宝贵,主要依靠海水淡化,这种灌溉方式显然不具可行性。同时,淡水下渗与地下海水相汇,在高光照条件下,还容易引起地下海水上升,发生次生盐碱化。”张国栋说。

厉害!这位江西老人在迪拜沙漠种出水稻!亩产超500公斤!

网络图

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将海水稻种植研发的成果——“四维改良”技术引入迪拜。

其中,要素物联网模组是最关键的核心技术,它主要由两根搭载了多种传感器的管道构成:

第一根管道根据传感器反馈需求,将所需水肥自动送达水稻根系部,供水稻生长;

第二根管道是将土壤中渗出的多余水肥回收,运送至回收池供第一根管道循环使用。

此外,要素物联网模组在地表还有智能喷洒灌溉系统,能根据水稻不同时期需肥特点、土壤环境和养分含量状况,精确控制喷头和喷枪定时定量喷洒水分和养分。

世界粮食安全再添“中国贡献”

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执行主任刘佳音介绍,今年下半年,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与迪拜酋长私人投资办公室将启动100公顷实验农场,在更大范围对生产成本和栽培工艺稳定性进行验证,形成在沙漠地区水稻推广技术标准。

2019年,双方将启动建设100公顷标准农场,并从2020年开始快速复制,扩大种植面积,打造更多“人造绿洲”。

据了解,迪拜酋长私人投资办公室计划与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合作,通过资本、技术和土地合作,以覆盖阿联酋10%以上国土面积为目标,以10平方公里“人造绿洲”为单元,打造“绿色迪拜”和“生态迪拜”,大幅提升阿联酋粮食自给能力和粮食安全,并有效改善当地生态环境。

此外,双方还签订了共建中东及北非海水稻联合研发推广中心框架协议,致力于将“人造绿洲”推广到整个阿拉伯世界,改善沙漠地区生态状况,解决贫困和自然条件恶劣地区的饥饿问题。

厉害!这位江西老人在迪拜沙漠种出水稻!亩产超500公斤!

他出生于1930年9月7日,是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人,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中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是当代神农。50多年来,始终在农业科研第一线辛勤耕耘、不懈探索,为人类运用科技手段战胜饥饿带来绿色的希望和金色的收获。他的卓越成就,不仅为解决中国人民的温饱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贡献,更为世界和平和社会进步树立了丰碑。

袁隆平与家乡九江德安

厉害!这位江西老人在迪拜沙漠种出水稻!亩产超500公斤!

袁隆平院士的老家,位于江市德安县河东乡后田袁家山自然村。这位学界泰斗、当代神农令家乡的父老乡亲引以为傲!

九江市德安县在2012年3月成立江西袁家山科普教育基地,让更多的人向袁隆平院士学习。该基地主要由隆平科普教育展览馆、科普教育接待中心、超级稻示范基地、生态植物园实践基地四个部分组成。

厉害!这位江西老人在迪拜沙漠种出水稻!亩产超500公斤!

2015年9月13日,世界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来到九江德安袁家山,为江西省科普教育基地、院士工作站和江西农业大学实践教育基地揭牌。

厉害!这位江西老人在迪拜沙漠种出水稻!亩产超500公斤!

2016年10月21日,袁隆平院士再次回乡为杂交水稻科技教育示范园区揭牌并主持隆平超稻测产。

厉害!这位江西老人在迪拜沙漠种出水稻!亩产超500公斤!

该基地的主馆面积1320平方米,基地有读书室、书画室、放映室、展厅等。分上下两层,第一层为袁隆平院士成就展,第二层为杂交水稻的发展历程和相关科普知识。科普教育接待中心占地2000余平方米,主要由会客厅、休息区、饮食区组成,另新建稻米文化长廊及近2000平方米的游客接待中心等,为前来基地学习、实践、参观的各地人群提供了便利。科技展示主馆门前有百亩超稻试验田,主要种植最新超级杂交水稻,聘有专家以讲座、实地讲解的形式普及种植知识。生态植物园实践基地主要以种植葡萄和桑葚为主,兼有桔子、桃子采摘,另有20余亩水库养殖原生态鱼类。

厉害!这位江西老人在迪拜沙漠种出水稻!亩产超500公斤!

用自己知识和汗水创造财富、造福人类

给我们带来一次次震撼和惊喜

这样浑身充满“正能量”的人

就是我们心中的“国民男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