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光绪年间莱芜就种葱、姜、蒜

莱芜地处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光热资源充足,生物资源具有多样性,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明嘉靖《莱芜县志》载:“莱邑五谷百果,水育山生”。境内劳动人民辛勤耕耘,在长期的耕作实践中,形成了种植农作物的特色优势,创造了灿烂的农业文明。

莱族选育出了小麦

境内粮食作物有谷类作物、豆类作物、薯类作物三大类。谷类作物主要有小麦、大麦、玉米、谷子、高粱、稻子、荞麦、黍(shu)子、稷(ji)、甘薯10种。豆类作物主要有大豆、绿豆、红小豆、豇豆4种。薯类作物主要有甘薯(地瓜)、芋头2种。明嘉靖《莱芜县志》所载粮食作物,玉米、稻未列其中。清光绪《莱芜县乡土志》中谷属作物有“麦、粟(谷)、黍秫(高粱)豆、黍、稷6种。清宣统《莱芜县志》所载粮食作物,比前志增添了玉米和稻子。在粮食作物种植结构中,境内历来以小麦、谷子、高粱、大豆为主。1950年之后,玉米、地瓜面积增加。1970年起,粮食作物基本由小麦、玉米、地瓜构成。2000年后,农业结构调整幅度增大,小麦、玉米种植面积逐年减少,相继发展为生姜、大蒜等赚钱的作物。

小麦、玉米历来集中分布于瀛汶河、牟汶河沿岸,1970年后遍布各地,种植面积占总面积的80%。莱芜种植小麦历史悠久,古代生活在莱芜北部的莱族选育出了小麦,生活在莱芜东部的牟族则选育出了大麦。据历史记载,莱芜的小麦种植在春秋战国之前就成为影响农民生计的重要作物。

谷子、高粱、大豆历来分布广泛,1960年后平原地区逐渐减少。1980年后,谷子、高粱仅在山、丘旱地零星种植。1970年前后,全县大面积推广矮秸夏植高粱。大豆是境内粮、油兼用作物,境内豆类作物分为黄、黑、绿、青、扁、豇、赤等。

地瓜主要分布于山、丘旱作地,牛泉、高庄、颜庄、茶业口、苗山等乡镇为主要产区。

稻子主要在口镇、寨里、杨庄、方下、大王庄、雪野等乡镇和凤城街道小面积种植,品种分粳米稻、糯米稻二种,1990年后基本不再种植。

清末至民国时期,境内粮食作物产量低而不稳。新中国成立后,广大农民以极高的热情精耕细作,作物产量迅速提高。1978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121.32万亩,总产量30.94万吨。1993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103.57万亩,总产量45.39万吨。小麦、玉米、谷子、高粱、大豆、地瓜主要粮食作物亩产量,1978年分别是245.2、276.8、192.5、141.5、76.7、304.3公斤;1993年分别是372、562、244、224、258、594公斤。2013年,全市粮食种植面积84.22万亩,总产量35.3万吨。

花生是主要油料作物之一

境内经济作物主要有纤维作物、油料作物、林果作物三大类。纤维作物主要有棉花、大麻、黄麻、红麻4种。油料作物主要有花生、芝麻、蓖麻、油菜4种。林果作物(俗称上苗作物)主要有水果、干果两大类。其它经济作物如烟叶、中药材等。

棉花主要分布于山丘地区,新中国建立前夕至1975年,种植面积较大,后逐渐减少。2000年后,种植面积有所回升,2009年种植面积发展到1.07万亩,亩产皮棉提高到107.8公斤。2013年棉花种植面积1.39万亩,亩产98公斤,总产量0.14万吨。

大麻主要分布于瀛汶河、牟汶河沿岸平原,新中国建立后至1989年,为主要经济作物之一,常年种植面积在3万至4万亩,后逐渐减少。

花生集中于山区,苗山、茶业口、凤城、大王庄、辛庄、里辛等乡镇(街道),占境内种植面积的70%。1978年,种植面积突破7万亩,亩产111.5公斤。1990年后,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全部推广了地膜覆盖,产量大幅度提高,2003年全市9.43万亩花生平均亩产166公斤,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3倍。2013年花生种植面积9.41万亩,亩产178公斤,总产量1.67万吨。

果树栽培历史悠久

明嘉靖《莱芜县志》载,果有“杏、桃、李、枣、栗、柿、石榴、花红、葡萄、核桃、樱桃”等。

苹果有老品种、新品种两大类。新中国成立前栽培的皆为老品种苹果,有沙果、蜜果、花红、海棠果等,均属小型果,主要分布在高庄、牛泉、辛庄、茶业口、颜庄等乡镇(街道)。1953年首次引进苹果新品种,后陆续引进的品种有金帅、红星、红玉、大国光、小国光、青香蕉、祝光、伏魁、红鸡冠等,各乡镇均有分布。苹果产量1969年达到256.3万公斤,占果品总产量的15%。1986年,栽培面积6.2万亩、184.3万株,苹果总产量1130万公斤,占果品总产量的40.5%。1995年至2003年,引进红王将、新世界、优系红富士等20余个新品种,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低劣果园改造。2003年,苹果面积仍保持1986年栽培面积,总产量4658.5万公斤。

桃,境内栽培历史悠久,分布广泛、零星,多在山区、丘陵地区栽植。原有和引进品种主要有五月红、春金、秋白、水蜜、蟠桃、肥桃、冬桃、雪桃等12个品种。1998年引进曙光、艳光、华光等油桃品种。进入20世纪80年代,部分村和专业户集中成片栽培。1987年全市栽培20.5万株,总产量71.1万公斤。2003年栽培面积10.2万亩,总产量4376.1万公斤。

核桃、板栗境内栽培历史悠久,有莱芜盛产核桃、板栗的历史记载。主要产地为大王庄、雪野、茶业口、高庄等乡镇。1978年起,倡导农村多种经营,山区核桃、板栗栽培面积扩大,对老树进行良种嫁接换头技术,恢复结果。1987年全市栽植核桃、板栗分别为29.5、67万株,产量分别为6.5、29.5万公斤。2003年栽植核桃、板栗分别为0.32、4.9万亩,产量分别为38.9、611.7万公斤。

花椒有大红袍、小椒子等品种。明嘉靖年间大量栽培,之后一直不间断栽培,产地主要有牛泉、高庄、苗山、和庄、茶业口、雪野、颜庄等乡镇。1960年前后,全县年产椒皮3.5万公斤左右,后因外销各地,栽培量大增。1971年,莱芜被列为山东省花椒商品基地县。1995年,莱城区建成为全国闻名的“花椒之乡”。2000年,全市花椒栽培面积达到12.3万亩,椒皮产量539.1万公斤。2005年,椒皮产量691.2万公斤。

黄烟、中药材历来零星种植。1990年后个别乡镇有较大发展。黄烟种植面积2013年达到2.7万亩,亩产147公斤,总产0.4万吨。

2005年,全市经济作物面积69.9万亩,粮经作物比为50:50。其中占比例较大的生姜14.6万亩,大蒜15.2万亩。

蔬菜作物

蔬菜作物品类繁多,有12类、50多种。白菜类有大白菜、小白菜、苔菜、油菜等;甘蓝类有结球甘蓝、球茎甘蓝、花椰菜等;直根类有大萝卜、四季萝卜、胡萝卜、蔓菁等;绿叶菜类有菠菜、芹菜、芫荽、莴苣、茼蒿、茴香、藿香、叶甜菜、苦菜等;薯芋类有生姜、马铃薯、山药、菊芋等;葱蒜类有大蒜、大葱、韭菜、圆葱等;茄果类有茄子、番茄(西后柿)、辣椒等;豆类有豆角、芸豆、扁豆、青豆等;瓜类有黄瓜、冬瓜、西瓜、南瓜、北瓜、甜瓜、苦瓜、丝瓜、莴瓜等;食用菌类有香菇、平菇、草菇、木耳等;水生菜类有莲藕等;多年生菜类有黄花菜、香椿芽等。明嘉靖《莱芜县志》载“葱、韭、蒜……”等主要蔬菜12种。清光绪《莱芜县乡土志》载“葱、蒜……姜”等主要蔬菜9种。清宣统《莱芜县志》所载蔬菜作物有52种。这足以说明境内蔬菜作物一直以来就品类繁多。

1980年后,境内保护地蔬菜面积逐年增加,冬暖型日光温室栽培发展较快,许多乡镇建起了相对集中连片的大棚菜田生产区,主要栽培的蔬菜种类有黄瓜、西红柿、茄子、扁豆、莴瓜等,缓解了蔬菜生产淡旺季矛盾,同时蔬菜产值大大提高。2008年,全市蔬菜大棚发展到10886个。同年,全市蔬菜播种面积达到48万亩,总产114.8万吨。

生姜分布于有水浇条件的岗地、沙质壤土地和排水较好的平原地。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生姜面积逐年增加,外销各地的需求量不断增大,以致发展成为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之一。高庄、杨庄、寨里、羊里、大王庄等乡镇为生姜主产区,占全市生姜面积的60%以上。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地膜栽培等先进栽培模式在生姜生产中推广应用,使生姜产量大幅度提高。2006年,生姜种植面积14.5万亩,亩产2219公斤,总产32.3万吨。2013年,生姜种植面积9万亩,亩产2500公斤,总产22.5万吨。

大蒜、大葱多分布在牟汶河、嬴汶河两岸平原地区。方下、羊里、杨庄、寨里等乡镇为大蒜集中产区。牛泉、方下等乡镇为大葱主产区,大葱品种以莱芜鸡腿葱为主。20世纪80年代以来,大蒜栽培由传统秋播栽培推广应用大蒜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在大蒜高产栽培中发挥了巨大增产潜力。2005年,境内大蒜种植面积15.2万亩,平均亩产1337公斤,总产20.3万吨。2013年,大蒜收获17万亩,干蒜亩产1267公斤,总产21.6万吨。2005年,境内大葱种植面积5000亩。2013年,鸡腿葱种植面积2.3万亩,亩产2085公斤,总产4.7万吨。

莱芜生姜、大蒜、鸡腿葱“三辣”农产品,是全国蔬菜名特产和优良品种。莱芜生姜块大,皮薄,色泽鲜亮,丝少,肉细,辣浓味美,既是调味品,又是保健品。莱芜大蒜蒜头大,蒜薹产量高,蒜瓣皮薄,质地细,味浓,品质好。莱芜鸡腿葱葱白质地鲜嫩,生食甜脆香辣,辛辣味浓,营养丰富。1960年2月,全国八省二市姜、蒜、葱生产规划会议在莱芜召开,把莱芜生姜列为全国名贵产品,莱芜白皮大蒜获极高评价,鸡腿葱获省名优地方品种。次年,莱芜被列为省属生姜、大蒜、大葱商品基地。莱芜生姜和大蒜1962年曾外调出口,多年来外销全国各地。到20世纪末,境内生姜和大蒜产品已销往欧盟、美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东南亚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

莱芜物产丰富,拥有一批历史悠久、特点显明、知名度高的农作物特产,1997年以来先后被命名为“中国生姜之乡”“中国花椒之乡”“中国蜜桃之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