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刷新”度過你的“中年危機”

用“刷新”度过你的“中年危机”

最近,我被微軟的印裔CEO薩提亞·納德拉(Satya Nadella)圈粉了。既因為他帶領微軟成功轉型,也因為讀了他寫的《Hit Refresh》。

"當你點擊那個小箭頭或通過按'function+F5'鍵來刷新網頁瀏覽器時,網頁就會更新。它不會將所有東西都清除並重新開始,實際上會保留一些內容並替換其他內容。"這是薩提亞對書名的解讀。

在中國,互聯網行業喜歡用"顛覆"、"重構"這樣的字眼。然而,無論是對於人到中年的個體,還是成長壯大到一定規模的企業,"刷新"或許才是更合理的選擇。

【變革時代,必須改變自己】

有一種說法是,互聯網有三條最重要的定律:摩爾定律、吉爾德定律和邁特卡夫定律。

摩爾定律的意思是,每隔18個月,集成電路的複雜度(芯片上可容納的晶體管數目)增長一倍,因此在信息技術產業中,會在產品性能持續提高的同時,成本快速降低。

吉爾德定律的意思是,主幹網帶寬的增長速度,至少是運算性能增長速度的三倍。這就意味著,主幹網的網絡帶寬的增長速度大概是每八個月增長一倍,在催生各種新的網絡應用同時,網絡用戶的使用費用不斷降低。

麥特卡夫定律的觀點是:網絡的價值與網絡使用者數量的平方成正比,更多的用戶帶來更高的價值。

雖然這三大定律中的具體數值屢屢被質疑,但其描述的趨勢,卻得到了越來越多的認同,在實踐中不斷被驗證。

所以我們看到,各種各樣的新技術和新理念不斷出現,用戶在享受便利服務的同時,支付的費用也越來越低,信息產業越來越繁榮,但也越來越難掙錢了。

於是,互聯網和資本聯合在一起,四處尋找市場空間,哪裡有高利潤,哪裡就看到他們的身影。互聯網+喊著"顛覆"的口號衝了上來,按部就班循序漸進式的發展節奏被打破,要麼把市場空間拱手相讓,要麼改變自己,迎接互聯網的挑戰。

就像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這些前兩年還站在信息產業風口浪尖的"前沿領域",轉眼就已在區塊鏈面前,都成為了"古典互聯網"。

在這個時代,所有的技術都有被更新取代的可能,必須持續學習才能不落伍,必須持續演進才能活下來。一代新技術誕生,就意味著一批相對老舊的產品和能力被淘汰,即便你是現在的王者,也許過不了兩年就成為歷史。

以前學習過雲計算技術,真做起開發來才明白,彈性是雲計算架構的核心特徵,缺乏彈性的系統根本不能稱之為雲;

以前產品按照自己的節奏和習慣去演進,上線時要做到萬無一失,如今卻要給客戶提供並不成熟的產品,然後與客戶一起通過迭代和更新,在這一過程中逐漸完善產品;

以前提倡端到端的一體化解決方案,自主掌控核心,如今卻要將自己的產品納入到開源體系中,做自己最適合的部分,再以開放的方式和夥伴、客戶甚至在其他領域有競爭關係的團隊合作,才能形成完整的解決方案。

諸如此類,林林總總,你不主動改變自己,就會被迫改變,甚至被淘汰掉。

誰願意從自己嘴裡說出"失敗"這兩個字呢?不輕言放棄,就必須主動求變。

【轉身太快,容易傷到自己】

所謂光腳的不怕穿鞋的,互聯網創新者以"無產者"的身份殺入,即使失敗也沒什麼;但對於守城的一方來說,則往往會有許多顧忌。

不是因為背上了"想贏怕輸"的包袱,而是這場戰鬥與以往截然不同,讓他們不得不陷入既要保客戶,又要保收入的困局。

在傳統和常規的競爭模式下,一個領域的新進入者雖然在技術業務方面有領先優勢,但因為規模有限,單位成本更高,所以這個領域原有的企業,往往能在價格上佔據優勢。

然而,受互聯網衝擊的領域不是這樣的。新的信息技術性價比更高,新進入者容易獲得成本優勢,而且互聯網創新者進入新領域時,往往會祭起補貼甚至免費的大旗,背後還有投資者願意一起玩先賠後賺的遊戲,對用戶的吸引力極大。

要不要對價格挑釁應戰,對這一領域的傳統企業是極大的挑戰:如果針鋒相對地降價,自己的營收很可能大幅下滑;而如果不作回應,就會眼睜睜看著用戶被低價吸引走,長期來看,營收曲線還是一降不回頭。

有領導覺得,互聯網轉型就是要"免費",於是大腿一拍,砸鍋賣鐵也要把對手打死,趕跑之後再踏踏實實賺錢。結果趕走了這一波,下一批創新者又來了,或者價格競爭吊起客戶的胃口,不降價就吸引不來客戶,沒有被互聯網公司直接搞死,而是被自己折騰死了。

那麼,有的企業說,既然打不贏互聯網,那我索性擁抱互聯網,把自己互聯網化,這總行了吧?

然而,實施互聯網化轉型,既要打破原有框架,還要保持穩定,也遠非看上去那麼容易。

一個成熟企業,無論是文化制度還是管理規則,都是多年沉澱而成的。這其中有精華,也有糟粕,雖不完美,但既然存在了,往往就有合理性。

尤其是特色規則,貌似不合理,但若其長期存在,往往是一方面有歷史原因,另一方面有其他的規則與之配套,不但外人不一定看得清楚,時間久了,就連內部人都搞不明白。

企業實施互聯網轉型,就必須對組織規則進行優化、調整。然而什麼能動,什麼不能動,哪些進行互聯網化重構,真做起來,會發現每個組織都是牽一髮而動全身,容易改的早就優化完了,剩下的都是難啃的硬骨頭。真來個外行搞個"快刀斬亂麻",會讓參與者普遍感到不適應,失敗的風險極高。

傳統企業轉型遠沒有重建一個新企業來得痛快;然而在一個行業浸淫得越久,積累沉澱的優勢往往越多。

實際上對於傳統企業來說,互聯網轉身的關鍵在於人而不在於術,如果組織裡能同心協力,正視困難和問題,積極主動配合改革尋找改進空間,那麼轉型之後的力量會比一個新企業大得多。

就像一箇中年人,雖然學習能力和精力大不如前,但多年的歷練積累起的人生經驗是優勢,所以需要做的,是探索如何用新技術給傳統領域帶來價值,基於以往的經驗少走彎路不撞南牆。

反之,如果和年輕人硬碰硬地比拼新技術,即便是通宵達旦地熬夜也未必成功。

【轉型不易,不能一步到位】

轉型之路像點擊"刷新",每次更新一部分新內容,同時甩到一些不適合的內容。

然而,最重要的是:我們在刷新之後,應該保留下哪些過去積累的,有價值的東西?

試想下,如果刷新時丟棄了太多,就會喪失曾經的先發優勢和歷史經驗,讓自己在沒有經驗保護和歷史傳承的情況下,與強大的對手作戰,那勝算又有幾何?

每刷新一次,我們改變了多少?這個問題沒有量化統計過,但自己的體會是:每次只是變了那麼一點點,但一直在調整變化,假以時日,量變成了質變。

我們無法做到樹立一個標杆一步到位地完成轉型,因為跨度太大會讓所有人都不適應,即便最終的結果是正確的,但在達成結果之前,試圖這樣做的企業無一例外地都掛了。更何況在這個時代,誰又能確保這個所謂的標杆就是最佳實踐呢?

少年時我去爬山,憧憬著自己站在山頂,一覽眾山小。可真走上山路,才發現過程極其痛苦。每到達一個自認為的"終點"時,卻發現這只是攀越下一個山峰的起點,才明白剛才是視角和高度不夠,只能看到這裡。

等最終到達山頂時,心裡似乎沒了當初那種豪情,因為此刻的我明白了,爬山不是坐纜車,樂趣在於翻越一個又一個山峰,而不是簡單地直達目標。

類似的,我也曾經幻想過成功的企業是這樣的:他打敗了所有的競爭對手,穩定持續地為客戶提供服務,客戶沒有選擇也不需要變化,使用業務支付費用,大家一起過著快樂的日子。

但實際上,這是個不切實際的幻想,一旦失去了變化,企業也失去成長的動力,直到被顛覆拋棄的那一天。

就像《Hit Refresh》中指出的那樣,一些個人和機構有一個重大的刷新時刻,而其他個人和機構則經常進行刷新。不對自己放鬆放縱,高頻次、小幅度的刷新自己,或者才是在這個充滿變化的時代生存的最佳模式。

用“刷新”度过你的“中年危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