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的劣根性

我以前看魯迅林語堂柏楊的關於中國人劣根性的文章,總是被他們的才華吸引,有人竟能把人著得那麼透,又能表達得這麼貼切形象。那時的中國是受盡屈辱,處在艱難圖存的時侯。現在中國發展了,本著成王敗冠的原則,是否應該多說中國人的優良品質。

他們都鞭撻中國人的自私麻木自以為是妄自菲薄。通過他們的極具表達力的諷刺,讓每個中國人都感到羞愧。這正如一個失敗者的自省一樣,是痛徹心肺的。現在中囩發展了,是否應該認真去發現中國人優良的品質,或者我們的前輩太偉大,通過他們的吶喊,中國人巳經改掉了自己的劣根性。

幾千年來,中國文化都沒離開儒家思想要,也許中國人的劣根性更適合這秤思想,或者這種思想造就了中國人的劣根性。印在中國人骨子裡的那種特質是很難改變的,雖然經過那麼多人的吶喊,中國人對自己的缺點有了很深切的認識。文化都是正反兩面的,中國人都有強烈的野心,為了這種野心,能夠吃任何苦,十年寒窗苦,金榜題名時,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這些思想都深深地印在血液裡,讓他們有不可遏制的成為人上人的衝動,勤勞勇敢對任何悲慘絕望都敢說不。自私麻木來自於敢了直面血淋淋的現實,這種直面不是宗教的認命,而是韜晦式的忍耐,不寄希望於來世和救世主,有機會就會願意忍受任何苦難來改變自己的處境,世界上尤太人以聰明著稱,中國人以勤勞勇敢忍耐力強著稱,只要有華人的地方,都會創造一些經濟上的奇蹟。妄自菲薄也是一種不認命強烈野心的表現。

中國人都是實用主義者,只要對自己有利,什麼事都可以想可以做,是為了生存適應環境的典範。所以中國人什麼都吃,造就了輝煌的飲食文化,就象一個荒野求生的人,有著不可想象的求生手段。為了生存得更好,他們可以容納任何東西,是拿來主義的容納,韜晦式的忍耐。三國演義裡很多這種實用主義的智慧。

抗美援朝時,爬冰臥雪,在零下十多度的嚴寒裡埋伏一天-夜,大慨只有中國人能做到吧!改革改放四十年,就創造了這麼大的經濟奇蹟,大概也只有中國人能做到吧!沒有那些妄自菲薄有非凡忍耐力和強烈野心的千千萬萬勞動力,這些都是不可想象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