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該死的錢幣,直教人生死相依

這該死的錢幣,直教人生死相依

(北宋·大觀通寶)

曾經,車馬很慢,書信很遠,

為了一枚錢幣,我們歷經艱辛。

曾經,坐而論道,百家爭鳴,

為了一枚錢幣,我們引為知己。

如今,信息互通,資源與共,

一枚心儀的錢幣,瞬息可以擁有。

如今,價高者得,為利者驅,

再沒有一枚錢幣,能讓我們付之真心。

這是信息化的時代,錢幣不再難以尋覓,

這是金錢化的時代,錢幣不再充滿情義,

這是定義化的時代,錢幣不再關乎水平,

在這個時代,

我們會吐槽抱怨,

我們會累覺不愛,

但只要錢幣還在那裡,

我們便始終,不離不棄!

這該死的錢幣,直教人生死相依

(歷代五銖)

1.

“錢幣又漲價了”前幾天泉友跟我抱怨道。

“一枚永曆小平,兩個月前200沒忍心,現在再問價,最低400起了。”

這還是稍冷的品種,熱門如南北朝綱目,王莽徽宗,大中洪武,黃亮清錢,一個月一個價,甚至一天一個價。

你無法想象曾泛泛如江鯽的五銖美品,也得一百多一枚,

更無法想象只是稍少點的隆慶與大明,好品動輒一萬起。

這該死的錢幣,直教人生死相依

(南明·永曆小平)

買不起,

更多的只剩話當年了,

當年五銖沒人挑,當年康熙沒人要,

當年貨布兩三百,當年雍正三五十。

自我寬解之後,終忍不住還是會掏腰包,

泉友抱怨完太貴,還是掏錢買了這個永曆,

我們又何嘗不是,

一邊說著買不起,一邊罵著沒良心,

一邊還是緊跟著行情,不斷的買進,

錢幣再貴,我們終不離不棄。

這該死的錢幣,直教人生死相依

(新莽·貨布等)

2.

“錢幣真是防不勝防了”朋友一不小心,又買到了瑕疵品。

隨著審美的提高,

我們對錢幣的要求也高了,

也就容不得瑕疵了。

可是完美的錢幣,在你不甘心天價,不願耗費時間之下,根本不會存在。

你對完美的過分追求,

反而給了造假者,牟利者以契機,

幾可亂真的高仿,

肉眼難辨的修補,

會讓你敗得一塌糊塗。

這該死的錢幣,直教人生死相依

(北宋·政和通寶)

可是那又怎樣,

我們仍不甘面對錢幣的毛病,

那個又買到瑕疵品的朋友,還是在與漏裂補翹磕做鬥爭,還是在追求心中的完美品,

這便是收藏的魅力。

我們會吃虧,會打眼,

可是我們對美品,不離不棄。

這該死的錢幣,直教人生死相依

(南宋·背紀年)

3.

“他們又在猥褻學術了”朋友拋來文章鏈接,然後與我吐槽。

“這種五銖典型郡國,卻標著三官”

“這種觀點通篇在臆測,卻言之鑿鑿不容置喙”

“這種題材的花錢只見於贛爐,卻標著蘇爐”

偽學術遍地即是,人們照例傳閱捧讀,

甚至國寶幫的文章,也有著自己的陣地。

人們不願去思考,不願去研究,

捧讀著博名者東拼西湊的文章,

相信著極端者言而不實的鼓譟,

在網絡發達的時代,已經見怪不怪。

其實何止是學術的盲目,

哪怕只是最基礎的版別,

最簡單的常識,

最通俗的認知,

人們都不願意花時間去學習,去普及。

這該死的錢幣,直教人生死相依

(西漢·郡國五銖)

朋友一邊與我吐槽完人心浮躁,自己卻並未隨波逐流,

他還是嚴謹的研究著自己的錢幣領域,

不斷的自我否定,自我增益。

很多人,莫不如此,

無論外界如何喧囂,無論名利如何鼓譟,

他們都還堅持著冷門研究,

堅持著學術的曙光。

紛紛亂象,他們終不離不棄。

這該死的錢幣,直教人生死相依

(半兩)

4.

“XX真特麼奸商”朋友受盡了某泉商的窩囊氣,此刻不吐不快。

“看中了他一枚錢幣,談好了價格,錢都轉去了,結果因為別人出價更高,硬是把錢給我退回來了,真是沒道德。”

有些泉商而無泉德,此時屢屢有聞。

諸如看人下碟,你沒錢時趕你出門,你有錢時叫你大神。

諸如坐地漲價,先是答應一個價,然後分分鐘健忘給你看。

諸如不容置喙,售假不能指摘,毛病不能點明,你說出來分分鐘翻臉不認人。

諸如背後黑人,搬磚掙差價,人前裝清高,背後使絆子...

這該死的錢幣,直教人生死相依

(清·咸豐元寶陝百)

面對這樣的泉商,我們往往恨之入骨,

發誓老死不相往來。

可我們又都很健忘,

那個受盡了窩囊氣的朋友,據我所知,後來還是在這個泉商手上買東西。

在錢幣中,我們看到了叵測善變的人心,

有些人,我們引以為知己,

有些人,明明知道他很渣,

卻還是違心的打著交道,

因為錢幣在那裡,我們便不離不棄。

這該死的錢幣,直教人生死相依

(唐·開元通寶)

這該死的錢幣,直教人生死相依

收藏錢幣,這是一個利弊兼具的時代,

我們會面對諸多的誘惑,

也會遇到無盡的難題,

或許我們會抱怨,我們會害怕,我們會厭倦,

但是正因為錢幣就在這裡,

無論外界如何的干擾,

我相信,我們不會放棄,

會始終與錢幣,生死相依。

這該死的錢幣,直教人生死相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