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發白皮書談區塊鏈技術:將會開啟信任經濟時代

去年以來,區塊鏈技術引發了民眾、產業界的廣泛關注與討論。

關於區塊鏈,目前有兩種聲音,一種聲音認為區塊鏈技術目前唯一的應用是發行比特幣等數字貨幣,缺乏具體的應用場景。另一種聲音認為區塊鏈將會像移動互聯網那樣,引發新一輪的技術創新與產業變革。

筆者對區塊鏈潛心研究了半年時間,特別是今天,筆者參加了京東組織的一場內部媒體沙龍,前華為首席科學家、現京東副總裁裴健教授在本場沙龍上首次發佈了京東的區塊鏈白皮書。筆者有了一些新的收穫,分享給讀者朋友。

京東發白皮書談區塊鏈技術:將會開啟信任經濟時代

京東發佈的區塊鏈白皮書核心觀點是:區塊鏈技術將創造一個全新的數字化的信任經濟時代。

這是因為區塊鏈有著去中心化、點對點傳輸、透明、可追蹤、不可篡改、數據安全等特點,可以建立一套公正、透明、可信的規則,結合物聯網對現實世界數據的採集,以及搭建人工智能算法的自動交易和激勵系統,有望在未來形成一套無人值守的價值數據交換和交易體系,將人類社會帶向數字化的信任經濟時代。

早在2016年,京東集團就全面啟動了區塊鏈技術在京東業務場景中的應用探索與研發實踐,先後在數據交易、供應鏈管理、金融科技等領域落地了不同的區塊鏈應用,在此過程中積累了大量的區塊鏈部署經驗與底層技術研發能力。

歷經幾年時間的應用和探索,京東認為區塊鏈技術在以下三個方向存在將引領數字經濟變革的巨大的應用機會:

建立社會化共享的可信數據庫

區塊鏈具有存儲數據、共有數據、分佈式、防篡改與保護隱私、數字化合約5項核心特徵。基於這些特徵,部署跨主體間的區塊鏈聯盟鏈節點和橋接,用區塊鏈技術搭建一張社會化的共享數據存儲網絡,有機會以客觀的技術手段來解決跨主體的信任問題。

提升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

得益於上鍊數據本身具備多個交易主體相互背書和相互校驗的特質,基於區塊鏈智能合約等多種模式的商業交易可以大幅減少數據核實的環節和降低成本,同時又能保證商業交易的風險降低,交易更具確定性。傳統中心化的交易方式將發生改變,數據和價值的傳遞或轉移將變得更為順暢。

推動供應鏈創新

伴隨著中國政府將供應鏈創新與應用上升為國家戰略和居民消費的不斷升級,供應鏈風險控制和提升供應鏈透明度的訴求不斷攀升。區塊鏈技術可以搭建供應鏈全流程節點共同維護的聯盟鏈,在聯盟鏈中建立數據維護的參與規則與激勵機制,鼓勵供應鏈節點中的企業參與和維護供應鏈數據,促進供應鏈數據的協同和互通,進而提升整條供應鏈的透明度,同時也可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溯源和防偽提供技術支持。

京東發佈的白皮書也認為,區塊鏈的技術發展卻還沒有到達成熟階段,尤其在企業級應用方面,區塊鏈的交易併發能力、 數據存儲能力、通用性、完備性、 易用性都還存在明顯不足。

區塊鏈的另一個問題是目前已經成功落地的區塊鏈應用比較少,無論是技術還是業務都還處在摸索階段。

針對存在的問題,京東的區塊鏈團隊給出瞭如下建議:

一、政策與標準指導

區塊鏈規模化應用,需要跨企業達成一致的技術標準和行業監管標準,在這方面京東和各企業都積極擁護國家各級政府部門的政策指導,近期留意到工信部正牽頭籌建區塊鏈技術標準委員會,期待國家區塊鏈技術標準儘快落地,供各企業參考。在政策和京東區塊鏈技術實踐白皮書 標準方面,京東建議國內領銜的科技與互聯網公司積極組建區塊鏈技術聯盟,互通有無,共同推進技術的應用、分享和標準落地;

二、技術平臺的不斷完善

區塊鏈技術脫胎於比特幣公共網絡,據不完全統計,比特幣礦池每年消耗大量的電力資源,原因是完全公有鏈的區塊鏈部署形式實際上並不適用於全部場景。京東在實際應用區塊鏈技術的過程中,留意到讀寫性能、聯盟鏈動態組建、垂直應用API插拔化支持、快速部署等一系列亟待解決的技術難題,需要對區塊鏈技術應用支持的各方一同參與、交流和共同解決;

三、在應用中建立激勵機制和商業模型

比特幣作為區塊鏈的創始級應用得益於它搭建了一套非常完善的公有鏈模型和基於這個模型的工作和激勵機制。以供應鏈的防偽追溯場景為例,京東投入巨大的研發資源落地並面向社會免費開放了SaaS化的區塊鏈防偽追溯平臺,但在推動各品牌商接入平臺時,卻發現品牌商對於數據上鍊追溯的動力不足。如何通過商業模式建立較好的區塊鏈應用場景的激勵機制,讓各區塊鏈應用真正產生商業價值,是區塊鏈規模化應用的核心挑戰之一。

京東發佈的區塊鏈白皮書指出,一項偉大的技術從萌芽到規模化應用,都需要經過一個漫長艱辛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創新精神、協同意識是取得階段性勝利的必要條件。區塊鏈技術本身就是一項“去中心化”的技術,因此在其應用的過程中,必然需要各方夥伴的協同共進,建立技術共享和問題磋商機制。

京東的白皮書最後認為,隨著區塊鏈技術的成熟,未來必將迎來信任經濟的新時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