騙子們盯上了區塊鏈,認清這7大陷阱套路避免往火坑裡跳

5月17日,國家互聯網金融安全技術專家委員會發布《高風險平臺系列報告(二)警惕假虛擬貨幣平臺詐騙陷阱》。文中提到,截至2018年4月,技術平臺累計發現假虛擬貨幣421種,其中60%以上的假虛擬貨幣網站服務器部署在境外,此類平臺難發現、難追蹤。

戴上了“區塊鏈”的帽子,看似“高大上”的項目實際上是“新瓶裝舊酒”的詐騙活動,讓人難辨真假,下面我們總結一下騙子們的那些詐騙套路。

陷阱一: 區塊鏈就是發幣圈錢

詐騙套路

區塊鏈是一項劃時代的技術變革,這是帶你通往財富自由之路的末班車。錯過了萬倍的比特幣,你還要錯過萬倍的×××幣嗎?×××幣比比特幣更牛逼,它的潛力無限大!今天,你們投資了我們的×××幣,就能快速實現財富自由。

真相

將“區塊鏈”與“發幣”等同起來,這是偷換概念。區塊鏈是一種技術,而發幣則是依靠區塊鏈技術衍生出來的一種行為。目前絕大多數以發幣、炒幣為主的區塊鏈應用都有非法集資嫌疑。

陷阱二:買幣許諾高收益

詐騙套路

錯過了萬倍的比特幣,你還要錯過萬倍的×××幣嗎?×××幣比比特幣更牛逼,它的潛力無限大!

真相

從直接建個網站賣幣收錢,到克隆比特幣後改個名字的垃圾山寨幣,再到所謂的ICO...近年來,騙子們也在與時俱進、技術升級。不過,這些套路的核心永遠不變——我能讓你一夜暴富。但關鍵是如果回報真有這麼厲害,早就悶聲發大財了,哪能輪到非親非故的你?你又不是他爹!

陷阱三:去中心化能解決所有問題

詐騙套路

加入我們吧,去中心化的區塊鏈將會改變世界!當下我們生活在一箇中心化的世界:你從銀行轉錢,需要從中心繫統劃轉;你給公司提建議,還需要先報到主管那裡...假如去中心化呢,你可以繞過中心直接去做你想做的事,不會再有中心來約束你,這不就是一個改變世界的方式嗎?

真相

去中心化是區塊鏈最有價值的特性之一,但是這種特性是靠犧牲其網絡效率達到的, 既去中心又提高效率,目前沒有完美解決方案。而且去中心化的應用並不適合所有領域,把去中心化“萬能化”是一種誤解,陷阱。

陷阱四:有了白皮書就是實際應用

詐騙套路

為了得到吃瓜群眾的信任,騙子經常會甩出一份白皮書,並且宣揚:“脫離實際的空想是沒有用的。我們是一個有實實在在的應用項目。並且我們已經發布了自己的白皮書。”

在其展示的白皮書上,創始團隊的成員個個擁有海外高學歷,獲得某某大獎;項目的技術被表述為非常成熟,已經獲得應用。但是白皮書大多內容用英文撰寫,一些技術術語也讓人晦澀難懂。

真相

陷阱五:名人站臺就是好項目

詐騙套路

有人說區塊鏈應用有難度,但是我們的項目跟其他人不一樣,要明顯優於其他項目,單從我們背後的後臺實力就可以看出來。你看這是著名的投資人×××和×××來,這是區塊鏈技術大牛,在業內很有知名度的。你可以到網上去查一下他們的資料,就知道他們有多厲害了。

真相

找名人站臺成為許多“區塊鏈騙局”的慣用詐騙套路。因為本身沒有多少實力,所以只能靠名人來“撐場面”。而且,也不排除名人被“碰瓷”的可能。

陷阱六:有礦機就能躺著賺錢

詐騙套路

大家除了可以購買我們的代幣,還可以購買我們的挖礦機,躺著賺錢。通過這臺挖礦機器可以生產我們的代幣,代幣流通到市場就可以等著升值賺錢了。

真相

首先,礦機挖礦是需要成本的,很耗電,電費成本很高。其次,雖然挖礦能得到一些代幣,但代幣的價格也會不斷波動,有可能虧掉很多錢。

此外,ICO已經被國家禁止,但為了達到發幣的目的,一些區塊鏈項目則想出通過賣礦機的方式讓投資者挖礦持幣。這種IMO的方式已經被定性為“變相ICO”,也是一種非法集資行為。

詐騙套路

有些人把自己的朋友圈打造得很有逼格,讓小白用戶感覺可信度很高,再裝作場外收幣的用戶並要求對方先轉token(代幣)再付錢,到手後就翻臉不認人,然後繼續找下一個獵物。

真相

由於當前的token地址並不能和用戶身份關聯起來,所以被騙後基本找不回來。而且虛擬貨幣並非法定貨幣,這樣的事情,即使報警都不會立案。

總結提醒

“高大上”的區塊鏈不是一般投資者玩得轉的。面對晦澀難懂的專業術語和天花亂墜的財富神話,要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增強自身防範意識。

而且,騙子的手法也是與時俱進的,會通過各種手段提升忽悠能力。投資者應該保持警惕,千萬不要被誇大的盈利回報和“名人效應”所迷惑,務必牢記:高收益有高風險,謹慎投資是王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