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比PE和PB更好的指標——估值偏離度

一個比PE和PB更好的指標——估值偏離度

從本質上來說,價值投資似乎是一個非常簡單直接的概念,即買入那些價格被低估的股票,然後等股票迴歸本來的價值,就賺到了錢。而這個問題的核心實質在於,如何衡量股票被低估的程度。

常用的指標當然是PE、PB等等,大家都會說PE或者PB太高的股票不能買,因為它們太“貴”了,但是到底多高的PE或者PB才算高,又成了一個眾說紛紜的問題。價值投資的鼻祖格雷厄姆把低估問題總結成了四個字——安全邊際,本質上它表示股票價格低於其內在價值的程度。那麼如果要衡量股票價格是否出現了低估,最簡單的辦法就是計算安全邊際的大小。

從這個角度出發,我們可以把股票價值與企業價值的關係表達如下:

一個比PE和PB更好的指標——估值偏離度

如果估值偏離度越高,股票價格就越高於內在價值,這樣的股票就說明被高估了。

當然上面這個公式是廢話,關鍵在於這個估值偏離度怎麼衡量。1995年時,美國學者Olson提出了一個計算的方法,這個思想其實是1961年由Edwards和Bell最早闡述的,所以這個計算方法後來也被叫做EBO模型。他們的具體方法是這樣的,不想看等式推導的少年們可以直接看結論:

一個比PE和PB更好的指標——估值偏離度

而剩餘收益為公司淨利潤與股東所要求的收益之間的差值

一個比PE和PB更好的指標——估值偏離度

在這裡r是一個固定的收益率,預期剩餘收益是未來所有的剩餘收益的和。假設淨利潤和賬面價值分別以一個固定的比率a和b增長,那麼當前內在價值就可以表示為:

一個比PE和PB更好的指標——估值偏離度

那麼很顯然,當前股票的價值就應該等於

一個比PE和PB更好的指標——估值偏離度

也就是說,一個企業的總市值可以由賬面價值、淨利潤和估值偏離度共同表示。從統計學角度,我們就可以建立一個如上所示的迴歸方程,其中的殘差部分,其實就是股票的估值偏離度,這個值越大,意味著股票價格被高估的成分就越高,股票未來的收益就應該越低。

於是我們在倍發科技投資研究系統(Betalpha BAR 1.0)中試著來構造這個偏離度的因子。我們選取全部A股的市值、賬面價值和淨利潤數據並全部進行對數處理(因為不同股票上述數據的初始值存在量綱級的差異)。建立上述迴歸方程後,提取回歸方程的殘差部分,即為我們使用的估值偏離度因子。

接下來我們對估值偏離度因子進行回測,回測範圍為2013年以來的全部A股,但是剔除了淨利潤小於0的股票、ST、*ST和PT股,換倉頻率為月度換倉。

一個比PE和PB更好的指標——估值偏離度

結果顯示,估值偏離度因子呈現非常明顯的線性變動趨勢,並且如我們所猜測的那樣,估值偏離度越高的股票收益的確是越低的。而與傳統上衡量價格偏離的指標PB和PE相比,估值偏離度因子多空組合的表現也是更好的。

一個比PE和PB更好的指標——估值偏離度

而我們以估值偏離度最低的50只股票進行回測(月度換倉),結果顯示,策略能取得27.88%的年化收益,年夏普比達到1.06。相比於傳統的估值類因子,偏離度因子對於股價低估或者高估的刻畫可能更為有效。

一個比PE和PB更好的指標——估值偏離度

本文使用的BAR語句:

residual_s (ln(Market_Value),ln(Total_Equity_Y),ln(Net_Income_Y),sample=all)

用股票的市淨值和淨利潤對股票市值進行迴歸,迴歸的殘差即為股票的估值偏離度因子,定義為DEV

rank_s(DEV,sample=all,A)<51

選取全部A股中估值偏離度最低的50只股票

風險管理工具 / 量化投資知識 / 金融大講堂——"有金有險"

(歡迎金融機構從業的朋友申請BAR系統的試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