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死的時候,為什麼要在嘴裡含七粒米?

克拉克415

文/每日趣評

古人在寫書的時候是很有講究的,往往會參考許多禮儀習俗、周易八卦、星象占卜等內容。而周禮是最早比較系統的講讖緯之術的書籍。《三國演義》這本書在成書過程中,毛宗崗為了增加故事的可讀性,也運用了許多古代禮儀及星象之術,例如問題提到的諸葛亮死後口含七粒米的故事。

關於人死後口含器物,這種行為叫做飯含。顧名思義就是死後口含器物,得以在冥界好早日託生。關於飯含的禮儀,在《周禮》中最早是這樣記載的:

“君用粱,大夫用稷,士用稻”;

由此可見,最古老的飯含禮儀是不考慮器物的珍稀程度的。為什麼呢?因為周朝以德治國,崇尚玄老之術,無為而治。因此君和臣及百姓不講究身份的極大懸殊。

但是到了春秋戰國就不一樣了,孔子的儒學興起,而儒學講究君臣等級,人倫秩序等內容,於是飯含的習俗有了很大的區別:

天子含實以珠,諸侯以玉,大夫以璣,士以貝,庶人以谷實”。

下葬時天子口含珍珠,諸侯口含玉器,大夫口含扁珠,士人口含貝殼,普通百姓口含稻穀。

而諸葛亮在下葬時要求的是口含米,數量為七。這個可以參考《禮記》:

天子飯九貝,諸侯七,大夫五,士三

七這個數字可以理解為諸葛亮的身份,畢竟那個時候諸葛亮已經為丞相了,是劉禪這個皇帝之下官職最大的大臣,因此口含七顆米。

這是飯含這個習俗的由來,而具體到書中,作者為了突出諸葛亮通天徹地的能力,於是對於口含七粒米做出了匪人所思的解釋:

又囑楊儀曰:"吾死之後,不可發喪。可作一大龕,將吾屍坐於龕中;以米七粒,放吾口內;腳下用明燈一盞;軍中安靜如常,切勿舉哀:則將星不墜。吾陰魂更自起鎮之。司馬懿見將星不墜,必然驚疑。吾軍可令後寨先行,然後一營一營緩緩而退。

也就是說諸葛亮口含七粒米其實是為了鎮魂,而腳下的明燈一盞則是為了護星,燈不滅,將星不墜,能識別天相的人也算不到諸葛亮這時其實已經身死。

《三國演義》這本書其實通篇都充斥著這樣的讖緯之術,妖怪之論。究其原因是作者為了烘托出一個智似妖的諸葛亮形象,諸葛亮的形象豎起來了,司馬懿之類人的形象就遜色了。抑曹揚劉才是最終目的。

最後正面回答問題,諸葛亮最後死的時候口含七粒米,這樣的行為是符合古代周禮飯含禮俗的,而書中的解釋則是偏向於星象學,神話了這一古代禮儀,目的是為了烘托諸葛亮人鬼莫測、呼風喚雨的形象。


每日趣評

死諸葛走生仲達,臨死也要陰司馬

諸葛孔明,三國時蜀漢丞相,輔佐劉備經過多年征戰建立蜀漢政權。蜀漢建立後,被封丞相、武鄉侯,後領益州牧。可謂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忠貞不渝至死方休的,賢臣典範。


大家都知道為啦實現興復漢室的夢想,諸葛亮數次北伐,最後於蜀漢建興十二年在和司馬懿對決中,病逝於五丈原享年54歲。

據說去世後要求嘴裡放七粒米。這其中故事我們來說道說道。

這個說法源自《三國演義》第一百十四回

諸葛亮因為魏延失誤借壽無果,病入膏肓,臨死擔心蜀軍退路。

就在臨終之時囑咐楊儀“我死後不得發喪,作一個大龕,讓我屍身坐於其中,口含七粒米,腳點明燈,軍中必須安靜如常,切勿舉哀,如此做就能將星不落,我的陰魂自起,司馬懿夜觀天象也不會猜到我死。”

真是臨死也在為國操勞啊,敬個禮。

由此可見含米七粒,就是用術法把自己魂魄留住,在星盤上不露餡,讓司馬懿疑神疑鬼不敢大舉進攻。

為將者,上觀天文下知地理是必須技能。司馬懿也通曉八卦,必然觀星。上套就在所難免啦。

司馬懿夜觀天象,期盼中的將星隕落,沒有發生,疑神疑鬼的他果然上當。直到蜀軍退回漢中,才知道諸葛亮已經去世。後悔莫及。

被一生之敵給坑了最後一次。我要是他應該也會,哭笑不得感慨萬千。

還有一種說法,就跟古代喪禮禮節有關。

《後漢書.禮儀志》記載“登遐,飯含珠玉如禮”。
死者口中含東西這是古代喪禮之一,稱“飯含”,把珠,玉,谷,錢幣等放入死者口中。

根據死者身份不同,所放之物也不同。皇帝以玉,諸侯為珠,臣下飯米,士子飯貝。諸葛亮口含米飯就是因為此。

關於這一說法是否確有其事,我們後人經過千年的歷史,早已無法論證,根據考古發掘,找到的屍體可看出,這個說法是可信的。比如慈禧太后就口中含玉。

三國演義的作者羅貫中在這個事情上做了藝術化的加工,再一次驗證了諸葛亮的神機妙算,我們就以一種欣賞文學作品的態度去看待這件事情吧。


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臨死還在為國,實在是人臣楷模。


阿斗不傻

當然是為了死後也能噴王司徒!

說笑了,諸葛口中含七粒米,情節出自《三國演義》,他命楊義將屍體坐放於大龕中,口含七粒米,足下點長明燈,祈願的是將星不墜,能繼續鎮守蜀漢的江山。



而且前面還有“切勿舉哀,軍中安靜如常”的詞句,故而這一段有些神叨叨的情節,與後來五丈原詐屍嚇退曹軍的情節其實是相呼應的,表現了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一種情懷,提點了人物為了蜀漢江山嘔心瀝血的精神情操。



話說王司徒被諸葛村夫噴死之後,嘴裡肯定也是喊著米粒的。

中國人古來就有陪葬習俗,墳墓裡帶著吃的喝的玩的用的甚至使喚的僕人最愛的女人都不叫事兒。達官貴人嘴裡含個珠子、銅錢、寶玉下葬更不鮮聞。說白了就是不讓死人嘴巴餓著,得有個東西把嘴巴佔著,讓他到了陰間也能繼續享受榮華富貴。

比較突出的就是秦始皇這種,連軍隊都得準備好,陪著去打仗。



那麼含飯粒這叫鬧哪出呢?這肯定不是羅貫中瞎胡鬧。他也是有根據的。

《後漢書.禮儀志》雲:“登遐,飯含珠玉如禮”。

“飯含”,意思就是像吃飯一樣含著,把東西放進嘴裡擱著,這是一種自《周禮》中繼承而來的儀式,顯然在漢代也非常為人所重視,是重要的喪葬禮儀細節。



其實華夏人含東西下葬的年份可久遠了,從新石器時代就已經存在。殷商以後更加普遍,幾乎是一時之流行。某些地方至今普通人死了,也會弄個銅錢或者硬幣、玉石,讓他含著。

但是飯和含其實是兩個禮儀。一般來說,飯是置於舌頭上,含則是咬在口中。兩者是都需要按條件同時進行的。

關於含,劉昭注引《禮稽命徵》有云:"天子飯以珠﹐唅以玉;諸侯飯以珠﹐唅以璧;卿大夫﹑士飯以珠﹐唅以貝。"



這方面其實老王認為有些含糊,因為說啥的都有,一會兒說士大夫應該含貝,一會兒說應該含稻,總之後人的《周禮正義》對此也進行了表述,認為這禮法,飯什麼東西差別挺多的,但是含的東西從天子到士大夫基本都是玉。

《周禮•地官•舍人》雲:“君用梁,大夫用稷,士用稻”,故而諸葛村夫這種典型的士族門閥,可能是頗有古風的緣故,選擇了含稻。

至於村夫為啥選擇“七粒米”,呢?這是因為“七”這個數字在古代道家中是個“和”數,陰陽加上五行,天地萬物之本就是七也。



中國文化裡“七”佔有很多成分,例如“七仙女”、“北斗七星”、“頭七”、“七夕”、“七個葫蘆娃”等等,順嘴之餘,也暗合了天數。



所以諸葛亮塞了七粒米在嘴裡,除了符合中華傳統文化,也是呼應了《演義》中,將星不墜的神叨叨情節。同時深化了孔明這個“知天理,曉陰陽”的“妖人”形象。


王司徒老百科



謝謝!

從整部《三國演儀》的脈絡來實際分析,蜀漢丞相諸葛亮《後出師表》中言:臣受命之日,寢不安席,食不甘味……凡事如是,難可逆見。臣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至於成敗利鈍,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前出師表》言: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候。反映出文人勤勉而竭盡忠誠的一面。以一種輕鬆而有力度的方式方法去解讀諸葛亮,謂之位極人臣,一人之下,萬人之上,輔劉備助劉禪,團文臣幼武將,對上竭盡心力,對下明察秋毫,愛民愛兵如子。其忠誠與睿智才情百年難遇。然而,在五丈原對扶魏司馬父子時,心血耗盡,一場大雨使其心力憔悴,使諸葛亮火燒上方谷的計劃破滅!魏延進帳,滅了七星燈,使其迴天乏力,殫精竭慮,終是毀了諸葛亮禳星借壽的計劃。武鄉候終是在雨淚交替,蜀國慟哭聲中離世,臨終留遺言,交代主簿楊儀:屍體放於龕中,足燃明燈一盞。據《後漢書•禮儀志》記載,天子含玉,臣下含米。諸葛丞相去逝口含米,足燃燈是一種古人死後的葬禮! 從人文方面來解讀,諸葛亮精通政治軍事,從前後出師表來看,其在文化中的學識也堪稱一絕!所謂文化,從現代人的眼光學識來考證,可以稱謂為傳統文化!葬禮同屬於一種習俗,而習俗又是傳統文化的範疇!口含米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孕含著鮮明的文化形態!所以,其中的部分東兩也只能從諸葛亮的學識及意識來分析!其人的文化意識決定他的生活習俗,當然也包括百年後的葬禮的安置!

謝謝!



四面風行

雖然這是諸葛亮自己要求的,但是是出自《三國演義》一書,其實是為了“演義”的效果。而古人的書都比較嚴謹,肯定有借鑑依據。

其一、古代喪葬習俗。古書有云:登遐,飯含珠玉如禮。人死後,按照等級口含對應物品。書中又言:君用梁,大夫用稷,士用稻。

而諸葛亮是丞相屬於士大夫,口含米符合階級。

其二、如他自己所說。如此則將星不墜,陰魂自起鎮之。《三國演義》當中的諸葛亮乃神人,死後都要算計司馬懿。為了怕自己病死引起混亂,讓司馬懿有機可乘。

口中含米是代表著自己尚可吃飯,腳下點明燈代表著自己在思考軍務。自己死後,天上將星必定降落。為了讓司馬懿不敢追來,諸葛亮必須裝出來自己尚還在人間的假象。

其三、七為陰數。古人對於七特別看中,比如七月的鬼節。人死後的第七天是回魂夜,要為亡魂做最後的送別。做法事要滿七七四十九天,方可圓滿等等。

只能說諸葛亮為什麼要含七粒米,不是準葛亮“本人”的想法,而要看羅貫中怎麼想的。只能說之所以為七粒米,是因為當時的喪葬習俗還有神怪傳說,給了羅貫中一定的影響。


史之策

這是諸葛亮這個大法師使用的法術,可以保證自己死後,天上將星不墜,司馬懿根據星象認為諸葛亮人還活著,不敢輕舉妄動,蜀軍便可趁機全師而退。

《三國演義》第一百四回“隕大星漢丞相歸天,見木像魏都督喪膽”說到,病入膏肓的諸葛亮向老天爺借壽,因魏延踏滅了明燈導致借壽失敗。諸葛亮自知命不久矣,先給皇帝寫了上表交代遺囑,接下來考慮如何撤軍,他深知對面的司馬懿十分狡猾,一直在等著自己死,一旦死訊傳出,魏軍必定傾力進攻,蜀軍危矣。

諸葛亮囑咐楊儀說:“我死後不得大張旗鼓發喪。你們作一個大龕,讓我的屍體坐於其中,給我口中含米七粒,腳下點明燈一盞,軍中安靜如常,切勿哀哭,如此天上將星不墜,我的陰魂可以鎮之。司馬懿見將星不墜,知道我還沒死,必定驚疑不定,不敢輕舉妄動。

楊儀含淚點頭,諸葛亮繼續說道:

我軍可令後寨先行,然後一營一營緩緩而退。若是司馬懿率軍來追,你們不要驚慌,可以從容佈陣,回旗反鼓,把我之前雕的木像,安在車上,推出軍前,讓大小將士分列左右。司馬懿見後必定驚走,可保我軍無憂。”

後來的情節當然如諸葛亮所料,死後還威風了一把,真不愧神機妙算。這種說法屬於封建迷信,並不可信,但在古代卻很有市場。

古人有“事死如事生”的喪葬觀念,認為對待死者要如生前一般尊重,死者口中含的東西叫“口含”既可以是珍珠、玉石之類的貴重物品(一般是皇室、貴族或官員),也可以是穀物、錢幣、稻米(一般是平民百姓),這樣可以保證死者在九泉之下有錢花,有飯吃。

諸葛亮作為蜀國宰相,位高權重,為什麼口中含的是“七粒米”而不是玉石呢?《三國演義》把諸葛亮描述成一個“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半人半神,無所不能”的角色,特別擅長觀測星象,他死前的安排必定充滿玄機。

七天是月相輪迴的一個週期,北斗七星是天上最重要的星象之一。用諸葛亮自己的說法解釋,口含七粒米是一種法術,可以把自己的魂魄留住,保證天上代表自己的將星不落,製造自己活著的假象,達到掩護蜀軍撤退之目的。

真實的歷史雖然沒有這麼玄乎,但諸葛亮在北伐途中病死後,蜀軍確實是遵照他的遺囑秘不發喪,從而騙過司馬懿,從容退去。《三國演義》在史實基礎上加以渲染是很正常的,也是對諸葛亮“智近乎妖”形象的最後一次呈現。


狄飛驚

如果讀了【諸葛亮的終點】這本書,你自然明白。諸葛亮死前嘴裡的七粒,有詳細說明。諸葛亮死後嘴裡含有七粒米,這已經說明諸葛亮死前的慘狀,

諸葛亮的結局,來自揮淚斬馬謖,當時雖斬馬謖,最恨諸葛亮的是馬謖之妻劉娥,劉娥乃劉章之女,三國中,妻美當數馬謖,馬謖長期駐守在外,劉娥年輕貌美,青春虛度,老謀深算的諸葛亮,終於擁有了劉娥。劉娥根本沒有想到諸葛亮會斬馬謖。馬謖上有老母,下有嬌妻愛子,馬謖共五子,馬謖死時小兒子剛剛週歲。劉娥看到諸葛亮綠了馬謖,又無情斬殺,後悔莫及,悲憤之中,強顏歡笑,內心已有為馬謖復仇的打算。

華佗乃劉章故交,曾結為兄弟,華佗小劉章五歲,故劉娥常以叔叔相稱。馬謖死後,劉娥密令人找到華佗,說明其中的冤屈,一代醫聖,終於給劉娥配製出無色無味的【腦殘粉】。諸葛亮看馬謖被除,對劉娥更是隨心所欲,雖然諸葛亮懂藥性,還是不能識別專業醫家的奧妙,劉娥經常在諸葛亮茶水之中放入【腦殘粉】,又買通諸葛亮身邊的服務人員,一日三餐,諸葛亮飲食之中,皆有【腦殘粉】之毒。

諸葛亮最後一次北伐,【腦殘粉】之毒已入膏肓,忽然神經錯亂,胡言亂語,一定要吃孔融讓的梨,要喝曹操煮的酒,楊修滷的醬雞肋…………。服務人員一看諸葛亮神志不清,已經發瘋,征途之中,本來條件簡陋,就把大米直接放諸葛亮嘴中。諸葛亮已經無力反抗。諸葛亮終於死了,死後嘴裡還有七粒米。


白這個顏色

首先我們要知道“諸葛亮死後口含七粒米”乃是出自《三國演義》第一百零四回《隕大星漢丞相歸天 見木像魏都督喪膽》。



原文記載,“”孔明寫畢,又囑楊儀曰:‘吾死之後,不可發喪。可作一大龕,將吾屍坐於 龕中;以米七粒,放吾口內;腳下用明燈一盞;軍中安靜如常,切勿舉哀:則將 星不墜。吾陰魂更自起鎮之。司馬懿見將星不墜,必然驚疑。吾軍可令後寨先行, 然後一營一營緩緩而退。若司馬懿來追,汝可布成陣勢,回旗返鼓。等他來到, 卻將我先時所雕木像,安於車上,推出軍前,令大小將士,分列左右。懿見之必 驚走矣。’”



此番作為意在兩處,其一、以此掩蓋自身死亡,令司馬懿不敢輕易妄動,為蜀軍做權宜之計。其二、“而陰魂自起鎮之”也體現出諸葛亮對蜀國的忠心耿耿。



其實在作為正史出現的《三國志》中,並沒有這一段記載,所以,與其探討為什麼“諸葛亮要死後口含七粒米”,不如思考一下為什麼羅貫中要“諸葛亮死後口含七粒米”?



私以為原因有二。其一、便是上文討論的“諸葛亮”的用意,震懾敵軍、對蜀國表忠。這是在塑造諸葛亮的“智多近妖”、“鞠躬盡瘁”的人物形象。其二、其實這是一種禮節,由來已久。在羅貫中生活的年代也不例外,將死者話柄以物的喪葬風俗,古稱“含”,又稱“琀”。這就為書中這一大人物的死亡蒙上一層神秘的色彩,畢竟是“演義”。



所以,思考書中的情節背後的原因是掌握一本書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未馳

諸葛亮已經被神話的不行了,只要一談到三國,沒有哪一個不知道諸葛亮的,就連小孩子都知道,可謂是家喻戶曉,而演義裡的諸葛亮更是神乎其神,不但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而且對於治國之道、琴棋書畫樣樣精通,用現在的話說就是全能型人才。諸葛亮還沒有出茅廬就定下了三分天下的策略。死了還不讓司馬懿安心,死諸葛嚇死生仲達,相傳諸葛亮死後要求口含七粒米,這時為什麼呢?其實這個說法是《三國演義》裡面的情節,諸葛亮借陽壽失敗後,最後病死五丈原,但是為了能讓蜀軍全身而退,便下達了最後一道命令,讓楊儀在自己死後,絕對不能發喪,必須用一個大龕(kan)讓自己的屍體坐在裡面,並且交代在其嘴裡含七粒米,腳下再點一盞明燈。這樣整個蜀軍一如往常,沒有半點憂傷的氣氛。

眾所周知,古人在觀星術方面的經驗十足,諸葛亮更是將觀星術運用的淋漓盡致、遊刃有餘,然而諸葛亮讓人放七粒米在嘴裡的含義很明確,因為諸葛亮深知,司馬懿也懂天象,如果自己嘴裡含有米粒,就意味著自己還能吃飯進食,司馬懿觀星之時是看不出諸葛亮這個將星隕落的,這也就起到了矇騙司馬懿的效果,從而震懾了曹魏軍隊,也確實把司馬懿嚇半死。

那麼諸葛亮為什麼非要放七粒米?

這就要了解古代的神鬼一類的說法了,現在都有這些講究,說人死七天後自己的靈魂會迴歸,所以諸葛亮需要含七粒米。還有就是什麼北斗七星啊!七天是月亮的一個輪迴什麼的,反正都是虛無縹緲的說法。

那麼諸葛亮為什麼只含米呢?不能用別的嗎?

這一個除了是因為吃飯之外,就是另一個說法了,古代的人對於人死後嘴裡所含之物是有規定的,不能亂含,據說“天子含的是玉、諸侯含的是珠、大夫含的是米”。而諸葛亮的品階剛好是對應士大夫,所以只能含米了,諸葛亮自己肯定非常清楚。

(七星續命)

這些都是不切實際的,這個本來就是作者筆下出來的產物,而且也是和寫玄幻小說一樣,雖然以顯示為題材,但是難免會為了絢爛情節的氛圍而添加一些吸引人的噱頭,不然像《三國志》,你認為有幾個人會看?

【羽評歷史,歡迎右上角關注】


羽評歷史

因為他死後也要研究為什麼七出祈山沒出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