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運河文化帶發展應遵循區域協調發展導向

大運河文化帶要以區域協調發展為導向,突出大運河文化帶的發展的重要意義。

全國經濟地理研究會會長、中國人民大學區域與城市經濟研究所所長孫久文日前在出席“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的頂層設計與地方探索研討會”時表示,大運河文化帶的建設,是解決區域發展中不平衡與不充分的一個重要的舉措,與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和“一帶一路”建設具有同等重要的意義。

孫久文指出,黨的十九大報告在“貫徹新發展理念,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一章中,提出並重點闡述了“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他認為,我國當前的主要矛盾是解決發展的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區域發展的不平衡、城鄉發展的不平衡和社會發展的不平衡,前兩個都得靠區域協調發展去解決。

意義:大運河文化帶填補區域發展空白

談及區域發展戰略,被視為我國經濟地理基本劃分的胡煥庸線不得不提,即中國地理學家胡煥庸在1935年提出的劃分我國人口密度的對比線。實際上,這條線在某種程度上也成為目前城鎮化水平的分割線。該線的東南各省區市,絕大多數城鎮化水平高於全國平均水平;而這條線的西北各省區,絕大多數低於全國平均水平。

孫久文指出,幾十年來,我國區域空間格局的基本構成並未發生根本性的變化。就是說,我國經濟地理的基本劃分——胡煥庸線,並沒有根本性的變化。

孫久文說,從1999年西部大開發開始啟動,中間經歷了“東北振興”“中部崛起”和“東部率先發展”等國家級戰略的實施,到“十一五”時期正式形成中國區域發展總體戰略。同時,為了實現更加協調的國土開發,國家提出了主體功能區戰略,希冀通過確定主體功能定位來明確區域開發方向,控制開發強度,規範開發秩序,完善開發政策,逐步形成人口、經濟、資源環境相協調的空間開發格局。目前,形成國家戰略的三大經濟帶為:環渤海經濟帶(京津冀為核心)、長江經濟帶和絲綢之路經濟帶。

“大運河文化帶的提出,是對中國區域空間結構的優化。大運河沿線北京、天津、河北、山東、江蘇、浙江、安徽、河南等8省(直轄市),以大運河為紐帶,形成貫穿南北的水運動脈。”孫久文認為,從區域空間結構優化講,協調東中西,我們有很多手段,連結南北方,大運河文化帶是最有效果和最能夠進入操作層面的空間單元。他強調,我國當前的三大經濟帶:京津冀、長江經濟帶和新絲綢之路經濟帶(起自陝西),都沒有包括河南和山東兩個人口和經濟大省,大運河文化帶正好彌補了這個缺憾。

此外,大運河文化帶還開創了文化影響區域空間格局的新時代。孫久文表示,多年來,我們設計的空間格局,都是從人口、經濟、自然資源等出發的。大運河文化帶的提出,把文化作為影響區域發展的核心要素提出來,是繼長江經濟帶之後的又一個創新。

對於大運河文化帶的具體作用,孫久文認為,應把大運河文化帶納入到中國區域空間結構優化當中,立足國家戰略大格局,積極謀劃大運河文化帶與雄安新區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一帶一路”建設的對接。

一是發揮區域文化資源優勢。文化推動區域發展,關鍵是找到正確的打開方式。建設大運河文化帶,就是匯聚這些資源的具體舉措。

二是優化空間結構。“空間優化”是要求經濟與人口在一定空間趨於均衡,各地區獲得大致相同的發展機遇。大運河文化帶實現空間平等的目標任重道遠。畢竟,大運河通過的地區在東部地區,屬於落後區域。例如,山東大運河沿線的聊城、菏澤、濟寧等地區,與山東半島的發展差距,同樣是東部與西部的差距。

三是調整產業佈局。大運河文化帶的產業發展特點,是以文化為資源的旅遊產業優先發展。從大運河沿線文化遺產資源、運河功能和區域發展水平等方面,對大運河文化帶的基本情況進行系統梳理,解決資源環境、生態空間、合作機制等方面的問題,在分析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面臨的機遇和挑戰基礎上,打造大運河文化帶對於推動優秀傳統文化保護傳承、促進區域創新融合協調發展的作用,並將其作為運河文旅產業佈局的基本原則和依據。

建議:明確定位,促進發展理念落實

在孫久文看來,要以區域協調發展為導向,突出大運河文化帶的發展的重要意義。大運河文化帶的建設是新時代黨中央、國務院作出的一項重大決策部署,也是立足國家戰略大格局,實施區域協調發展的重大舉措。他認為,大運河文化帶與雄安新區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一帶一路”建設的對接,是研究和規劃大運河文化帶的首要任務。他建議,對於雄安新區,可將大運河作為白洋淀水源出口的設計;對於京津冀協同發展,可突出大運河在連接北京東部地區、天津、河北的廊坊滄州的樞紐作用;對於長江經濟帶,要強調大運河文化帶在長三角區域城市發展中的核心作用;對於“一帶一路”,可強調大運河與沿海地區的互動與補充的作用。

孫久文認為,作為一個以文化為引領推動地區協調發展區域設計,大運河文化帶應該秉承“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的發展理念,明確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的定位:即文化是傳承、生態是保護、利用是旅遊。孫久文認為,針對坊間把大運河文化帶建設成為新發展軸的想法是不可行的,至少是不準確的,“產業發展應當分佈在京滬高鐵到海岸的地帶,運河帶就是文化與生態。”

此外,孫久文還指出,大運河文化帶作為“文化共同體”,是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的一個核心內容,對大運河文化帶所展現出的文化內涵,具有十分重要的概括性意義。在此基礎上,需要把大運河文化帶拓展成為一個沿海地區的複合型發展帶,注重區域分工,發揮區域優勢。大運河沿線核心區應被設計為文化旅遊產業帶、生態修復帶。

而在促進大運河文化帶落實方面,孫久文認為,應以工程的形式促進發展理念的落實。一是文化遺產保護。大運河是中華民族的共同遺產,突出文化遺產要素資源保護傳承利用的意義和價值,是建設大運河文化帶第一位的任務。二是生態廊道建設。河道是大運河的主要載體,河道水系治理管護和生態系統保護修復,需要科學配置和優化調度水資源,加強岸線保護,加快恢復和提升大運河河道和岸線保護、防洪排澇功能。三是文化旅遊。推動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大運河。文化資源的優勢變為產業發展優勢,在今天就是文化與旅遊的融合。所以,要不斷完善基礎設施和配套服務,打造精品旅遊線路,體現高質量發展的要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