釀酒葡萄和鮮食葡萄的區別,你知道嗎?

釀酒葡萄和鮮食葡萄的區別,你知道嗎?

葡萄酒的品質源於葡萄的品質。葡萄酒則源於葡萄種植、釀造等環節,然而又不以灌裝、銷售為其“生命”的終點。葡萄酒通常分紅葡萄酒和白葡萄酒兩種。紅葡萄帶皮浸漬發酵而成;白葡萄酒是葡萄汁發酵而成的。在葡萄酒的詞典中,“最佳飲用期”的概念,就是葡萄酒生命綿長的很好證明。但這個“最佳飲用期”並非是葡萄酒的保質期。

釀酒葡萄和鮮食葡萄的區別,你知道嗎?

好葡萄酒“最佳飲用期”跨越數十年

一般來講,當葡萄酒真正進入銷售環節的時候,即釀酒師確認酒已基本達到了“最佳飲用期”。而葡萄酒的“最佳飲用期”,與食品中的保質期並不是一個概念。

中國農業大學葡萄與葡萄酒研究中心段長青主任表示,保質期是指食品的質量、安全保證,而葡萄酒的最佳飲用期,指的則是酒在這個時間段的感官質量最佳。超過最佳飲用期再去飲用葡萄酒,並不是說不能喝,有可能喝了以後也不會對人體產生任何不利影響,但是從感官上來講可能就比較差了。

市場上的葡萄酒,最佳飲用期一般能保持在多長時間呢?段長青主任介紹,葡萄酒的最佳飲用期有長有短,短的可能只有3個月,長的能到數十年。“目前,全世界尚沒有見過最佳飲用期在50年以上的葡萄酒。最佳飲用期在40年左右的酒就已經是現今最好的葡萄酒了。”可見,電影中常見的情節,比如從哪一個古建築中出土的歷史悠久的葡萄酒,可以喝但並不一定好喝。

段長青主任提出,葡萄酒的最佳飲用期還與酒體的儲存環境、溫度相關。比如葡萄酒隨船沉入海底,在海底零度左右的溫度環境中儲藏了100年,其可相當於在酒窖——常年12至14攝氏度的環境中儲藏了30年後的狀態。

釀酒葡萄和鮮食葡萄的區別,你知道嗎?

釀酒葡萄與鮮食葡萄區分嚴格

令葡萄酒保持“活力”的因素很多,原材料的選擇是重要一環。與人們平日接觸的鮮食葡萄品種不同,釀酒葡萄都是很小的果粒,在整顆果實中,皮和籽所佔的比例很高。這是因為葡萄的很多風味成分都蘊藏於籽和皮中,只有這兩部分所佔比例高了,葡萄的味道才能濃郁。特別是,當釀酒葡萄進入了釀造環節,糖被轉化成為酒精以後,葡萄酒風味的濃郁程度就要靠色、香、味覺來表現了。

而我們對平日吃的鮮食葡萄的“要求”,則首先要甜、要酸,還要帶有香味。再有,我們吃葡萄自然希望吃到更多的果肉,因此鮮食葡萄品種普遍果皮薄、無核。比如北方人喜歡的“玫瑰香”葡萄,當“玫瑰香”的味道與濃郁的糖酸搭配在一起時,人們品嚐起來就會有很愉悅的感覺,但如果經釀造過程葡萄中的糖進行了轉化,那麼口感的協調性就不好了。

因此,葡萄因用途不同,在原料上的分化是非常嚴格的:釀酒、鮮食、制汁、制乾的葡萄各有不同的品種。

釀酒葡萄和鮮食葡萄的區別,你知道嗎?

家庭自釀葡萄酒欠“正規”

如今,家庭自釀葡萄酒的方法在網絡上流傳頗廣。段長青主任提出,自釀葡萄酒的話題由來已久,不是不允許,但一定要科學、正規地釀造。

首先,要選擇釀酒原料,不能用鮮食葡萄,而要用專門的釀酒葡萄釀製。專門的釀酒原料在種植環節便得到了嚴格控制,便於對發酵副產物含量的控制;而鮮食葡萄種植過程就沒有考慮到這些轉化的問題,直接釀造可能會帶入較多的有害副產物。

其次,也非“攻略”中所述,要人工加入大量糖及食用酒精,家庭自釀葡萄酒與工廠、酒莊製作的方法是一樣的,只是說後者藉助了儀器、設備,而家庭自釀是純手工打造。“在國外,家庭自釀葡萄酒的普及率很高,但也都是按照正規的方式操作。”段長青主任表示,如果控制不好其間的環節,釀酒過程中的不安全因素就會很高。需要提醒人們注意的是,特別一些果園或農家樂自釀的葡萄酒,更需要慎重選擇。

釀製葡萄酒,安全的品質是排在首位的因素。“所有食品,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才能去談感官,有好的感官的時候才會去談營養。”

釀酒葡萄和鮮食葡萄的區別,你知道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